納斯卡-猴.jpg  

在秘魯共和國西南沿海伊卡省的東南隅,有一座名字叫納斯卡的小鎮。小鎮邊上有一片廣闊的荒原,人稱納斯卡荒原。

 

上世紀中葉,一支考古隊來到納斯卡荒原進行考察。他們在尋找水源時,意外地發現荒原上有許多"溝槽"。溝槽深度為0.9米,寬度有的只有15厘米,有的達20米。當時他們弄不清楚這溝槽是怎麼回事,稱這是一個不知為何建造的巨大而玄妙的工程。之後,考古學家從高空俯瞰,才發現這些溝槽是組成許多巨大圖案的線條。

 

這些巨大圖案內容豐富:有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和螺旋形之類的幾何圖案;有類似現在的飛機場跑道和標誌線的圖案;有許多動物和植物的圖案;有人形的圖案,其中有一個人形,只有一個頭和兩只手,且一只手僅有4個手指…這些圖案線條精確,互不交叉,畫面栩栩如生。這些圖案是什麼時候創制的?是誰創制的?創制這些圖案幹什麼?…半個多世紀以來,許多科學家都在探討這些問題。

 

有的科學家認為,荒原圖案可能是有實用價值的古地圖,一些巨畫標明寶藏的所在,但一般人無法讀懂密碼。 有的科學家認為,荒原圖案可能是古納斯卡人舉行盛大體育活動的場所,那些圖案為各項體育活動而設計的。 有的科學家認為,荒原圖案可能是古納斯卡人舉行宗教儀式的場地,那些圖案中的每個圖像分別為各個氏族的圖騰。 總之,納斯卡荒原圖案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納斯卡-蜂鳥.jpg  

納斯卡線是位於納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納斯卡沙漠是一座高度乾燥延伸80公里以上的高原,在秘魯的納斯卡鎮與帕爾帕市之間。於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Paul Kosok發現。雖然有些地方的人體石刻是以帕拉卡作為主題,但是學者認為納斯卡線是納斯卡文明於400年至650年間所創造它們被西元前200年至西元700年之間的納斯卡文化所創造。有數以百計的個別圖形,出自簡單的線條,以複雜排列構成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手、樹木、蜂鳥、猴子和蜥蜴...等。

 

納斯卡線必須從高空俯視才看得出其圖形。納斯卡人如何能從高空看見他們的作品,這個問題多年以來以來已經有許多關於建造者能力和行動方式的推測,另外有一種說法認為這些圖案可能在安地斯山的祈雨儀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納斯卡線在1994年被收錄入世界遺產。

納斯卡-鳥.jpg  

秘魯南部納斯卡地區,人跡罕至。

 

日本學者對其產生了興趣。在獲得秘魯官方批准後,來自於日本山形大學人文學科的學者從去年2月起,就駐紮在伊卡省高原地區。

 

1月18日,這批日本學者宣稱,他們在納斯卡地區發現了兩處直徑數米的地畫。它們描繪的是人類頭部和動物軀體。由此,被稱為世界10大未解之謎的納斯卡地畫的家族又添了兩名新成員。

 

1月中旬,山形大學考察隊介紹說,在秘魯納斯卡地區南部發現的人類頭部地畫長約4.2米,寬約3.1米,接近於橢圓形。

 

在分析地畫附近的陶器後,日本學者推斷它屬於納斯卡文明前期或更早時期的作品。另一處新發現的地畫描繪動物的軀體和腿部,它距人類頭部地畫只有30多米遠。它長約2.7米,寬約6.9米,具體創作時期有待考證。

 

南部發現地畫不尋常

 

山形大學考察隊領隊、文化人類學教授坂井正人表示:“發現納斯卡地畫,確實很不尋常。這裡通常不被人們重視。”坂井正人透露說,這兩處地畫位於納斯卡地區南部,附近有一座神殿。這裡向來不是考古學家樂於光顧的地方,它與分佈著較多地畫的納斯卡北部相距約10公里左右。

 

在距秘魯首都利馬東南400公里的納斯卡平原以北沿海荒漠上,有一組由一萬多條線組成的幾何和動物圖案分佈在幾百平方公里乾燥沙質地表上,其中還有三角形、螺旋形以及蜂鳥、卷尾猴和魚等地畫。據考證,這些地畫可能產生於西元前200年至西元600年間的納斯卡文明時期,因此被稱為納斯卡地畫。1994年,納斯卡地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新發現地畫有點小

 

在坂井正人教授看來,如果不是山形大學的調查隊進行了長時間的實地考察,可能也不會發現這兩處新的地畫,因為此前在大家的意識中,納斯卡地畫的覆蓋面積都是十分龐大的,因此主流的研究方法是乘坐飛機從空中進行調查,而空中調查的局限在於,不會對直徑只有數米的小地畫有著清楚的看法和認識。

 

日本學者發現的納斯卡地畫十分模糊,同此前被發現的納斯卡地畫有差異,於是引發網路爭論。有懷疑者發問:山形大學考察隊發現的究竟能不能算作納斯卡地畫?

 

山形大學考察隊則稱,他們的發現是嚴謹的。這兩處地畫明顯帶有人類活動的印記,因為納斯卡地區的土壤通常為黑色,而圖案雖然有些被破壞,但是還能找到並還原當初描繪它們時的白色痕跡。

  

日媒廣泛報道新發現

 

日本媒體廣泛報道了本國學者發現納斯卡新地畫的消息。《每日新聞》指出,山形大學發現的描繪人類頭部的地畫,很可能在納斯卡南部屬於首次發現。

 

山形大學是研究納斯卡地畫的日本先行者。早在2004年,一批學者就前往納斯卡地區進行考古。山形大學人文學系主任渡邊洋一表示:“在納斯卡地區南部很難發現描繪生物的圖案,而描繪人類頭部的圖案在整個納斯卡地區都十分罕見。”

 

早在2006年,當時尚是助理教授的坂井正人就帶領考察隊,在納斯卡地區發現了100處新地畫,轟動一時。

  

納斯卡地畫意義成謎

 

媒體稱,日本科學家之所以執著于研究納斯卡地畫的重要原因就是,從發現這些地畫至今,無人能確切解釋它們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有何實際意義。特別是,由於地畫的範圍巨大,往往橫亙數百米,乃至上千米,如果不是從相當高的地方俯視,單憑地面上的人,根本不可能創作出這樣有規律且形象生動的畫卷。因此,地畫也就成了不解之謎。

 

有人解釋說:數千年前的人類,可能建造了類似熱氣球和大型風箏等能在空中飛行的工具,從而監督地面巨型圖案的繪製工作。

 

也有人認為,類似動物和植物的巨型圖案,可能是古人的某種圖騰崇拜。

 

不過,地面上一些長長的線條仍讓科學家們迄今無法領悟其中的確切含義,因為古人不可能將這些抽象的線條當作偶像來崇拜。

 

於是各種猜測又接踵而至,例如線條被理解為人類祭祀用的通道標記等等。更有奇思妙想者,將這些巨型圖案和線條同外星人聯繫在一起。

 

長期研究和保護納斯卡地畫的德國著名天文學家瑪麗亞·賴歇認為,那些線條可能是一種日曆或是描繪恒星或行星的運行軌跡。例如,在一個猴子圖案中,捲曲的尾巴看上去非常類似于太陽系軌道線。

 

賴歇曾說服秘魯空軍支援其研究納斯卡地畫。1998年,賴歇去世後就葬在納斯卡地區。(張樂)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王佳

納斯卡-蜘蛛.jpg  

基本資料

名稱:Nazca(英文/西班牙文); 納斯卡(中文)。

位置:位於秘魯南部,在首都利馬東南約 450 公里,離 Ica 則約 141 公里。【地圖】

歷史:一般相信這些圖案於二千多年前左右便已存在,因當地人跡罕見,氣候十分乾燥,又四季無

風,故地上圖案能一直保存。至於它們是何人所畫,為何而畫,怎樣畫成,至今仍未有定論,有人甚

至認為是和外星人有關呢!

特點:世界聞名的古文明遺跡,充滿神秘感;大多數人一輩子只會看一次,因為暈機情況嚴重,看完一次可能便不會再有興趣看第二次了。

納斯卡-alien.jpg  

 

 

相關資訊:

你可能不知道,地球上曾經出現這幅巨大的人形地畫!

【巴夏】納茲卡線條(星際九宮格)

秘魯納茲卡地線再找到50幅驚人地畫,距今有近2000年歷史

神秘的納茲卡地線─給星際人類的信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