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普朗克在研究黑體的時候,偶爾發現了一個普適公式,但是,他卻不知道這個公式背後的物理意義。

 

為了能夠解釋他的新公式,普朗克已經決定拋卻他心中的一切傳統成見。他反覆地咀嚼新公式的含義,體會它和原來那兩個公式的聯繫以及不同。我們已經看到了,如果從玻爾茲曼運動粒子的角度來推導輻射定律,就得到威恩的形式,要是從純麥克斯韋電磁輻射的角度來推導,就得到瑞利|金斯的形式。那麼,新的公式,它究竟是建立在粒子的角度上,還是建立在波的角度上呢?

 

作為一個傳統的保守的物理學家,普朗克總是盡可能試圖在理論內部解決問題,而不是顛覆這個理論以求得突破。更何況,他面對的還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麥克斯韋電磁理論。但是,在種種嘗試都失敗了以後,普朗克發現,他必須接受他一直不喜歡的統計力學立場,從玻爾茲曼的角度來看問題,把熵和幾率引入到這個系統裡來。

 

那段日子,是普朗克一生中最忙碌,卻又最光輝的日子。20年後,1920年,他在諾貝爾得獎演說中這樣回憶道:

 

「...經過一生中最緊張的幾個禮拜的工作,我終於看見了黎明的曙光。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景象在我面前呈現出來。」(|until after some weeks of the most intense work of my life clearness began to dawn upon me,and an unexpected view revealed itself in the distance)

 

什麼是「完全意想不到的景象」呢?原來普朗克發現,僅僅引入分子運動理論還是不夠的,在處理熵和幾率的關係時,如果要使得我們的新方程成立,就必須做一個假定,假設能量在發射和吸收的時候,不是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

 

為了引起各位聽眾足夠的注意力,我想我應該把上面這段話重複再寫一遍。事實上我很想用初號的黑體字來寫這段話,但可惜論壇不給我這個功能。

 

「必須假定,能量在發射和吸收的時候,不是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

 

在瞭解它的具體意義之前,不妨先瞭解一個事實:正是這個假定,推翻了自牛頓以來200多年,曾經被認為是堅固不可摧毀的經典世界。這個假定以及它所衍生出的意義,徹底改變了自古以來人們對世界的最根本的認識。極盛一時的帝國,在這句話面前轟然土崩瓦解,倒坍之快之徹底,就像愛倫‧坡筆下厄舍家那間不祥的莊園。

 

好,回到我們的故事中來。能量不是連續不斷的,這有什麼了不起呢?

 

很了不起。因為它和有史以來一切物理學家的觀念截然相反(可能某些偽科學家除外,呵呵)。自從伽利略和牛頓用數學規則馴服了大自然之後,一切自然的過程就都被當成是連續不間斷的。如果你的中學物理老師告訴你,一輛小車沿直線從A點行駛到B點,卻不經過兩點中間的C點,你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開始懷疑該教師是不是和校長有什麼裙帶關係。自然的連續性是如此地不容置疑,以致幾乎很少有人會去懷疑這一點。當預報說氣溫將從20度上升到30度,你會毫不猶豫地判定,在這個過程中間氣溫將在某個時刻到達25度,到達28度,到達29又1/2度,到達29又3/4度,到達29又9/10度...總之,一切在20度到30度之間的值,無論有理的還是無理的,只要它在那段區間內,氣溫肯定會在某個時刻,精確地等於那個值。

 

對於能量來說,也是這樣。當我們說,這個化學反應總共釋放出了100焦耳的能量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潛意識地推斷出,在反應期間,曾經有某個時刻,總體系釋放的能量等於50焦耳,等於32.233焦耳,等於3.14159...焦耳。總之,能量的釋放是連續的,它總可以在某個時刻達到範圍內的任何可能的值。這個觀念是如此直接地植入我們的內心深處,顯得天經地義一般。

 

這種連續性,平滑性的假設,是微積分的根本基礎。牛頓、麥克斯韋那龐大的體系,便建築在這個地基之上,度過了百年的風雨。當物理遇到困難的時候,人們縱有懷疑的目光,也最多盯著那巍巍大廈,追問它是不是在建築結構上有問題,卻從未有絲毫懷疑它腳下的土地是否堅實。而現在,普朗克的假設引發了一場大地震,物理學所賴以建立的根本基礎開始動搖了。

 

普朗克的方程倔強地要求,能量必須只有有限個可能態,它不能是無限連續的。在發射的時候,它必須分成有限的一份份,必須有個最小的單位。這就像一個吝嗇鬼無比心痛地付帳,雖然他盡可能地試圖一次少付點錢,但無論如何,他每次最少也得付上1個penny,因為沒有比這個更加小的單位了。這個付錢的過程,就是一個不連續的過程。我們無法找到任何時刻,使得付帳者正好處於付了1.00001元這個狀態,因為最小的單位就是0.01元,付的帳只能這樣「一份一份」地發出。我們可以找到他付了1元的時候,也可以找到他付了1.01元的時候,但在這兩個狀態中間,不存在別的狀態,雖然從理論上說,1元和1.01元之間,還存在著無限多個數字。

 

普朗克發現,能量的傳輸也必須遵照這種貨幣式的方法,一次至少要傳輸一個確定的量,而不可以無限地細分下去。能量的傳輸,也必須有一個最小的基本單位。能量只能以這個單位為基礎一份份地發出,而不能出現半個單位或者四分之一單位這種情況。在兩個單位之間,是能量的禁區,我們永遠也不會發現,能量的計量會出現小數點以後的數字。

 

1900年12月14日,人們還在忙活著準備歡度耶誕節。這一天,普朗克在德國物理學會上發表了他的大膽假設。他宣讀了那篇名留青史的”黑體光譜中的能量分佈”的論文,其中改變歷史的是這段話:

 

為了找出N個振子具有總能量Un的可能性,我們必須假設Un是不可連續分割的,它只能是一些相同部件的有限總和...(die Wahrscheinlichkeit zu finden,dass die N Resonatoren ingesamt Schwingungsenergie Un besitzen,Un nicht als eine unbeschr?nkt teilbare,sondern al seine ganzen Zahl von endlichen gleichen Teilen aufzufassen|)

 

這個基本部件,普朗克把它稱作「能量子」(Energieelement),但隨後很快,在另一篇論文裡,他就改稱為「量子」(Elementarquantum),英語就是quantum。這個字來自拉丁文quantus,本來的意思就是「多少」,「量」。量子就是能量的最小單位,就是能量裡的一美分。一切能量的傳輸,都只能以這個量為單位來進行,它可以傳輸一個量子,兩個量子,任意整數個量子,但卻不能傳輸1又1/2個量子,那個狀態是不允許的,就像你不能用現錢支付1又1/2美分一樣。

 

那麼,這個最小單位究竟是多少呢?從普朗克的方程裡可以容易地推算出這個常數的大小,它約等於6.55×10^-27爾格*秒,換算成焦耳,就是6.626×10^-34焦耳*秒。這個單位相當的小,也就是說量子非常的小,非常精細。因此由它們組成的能量自然也十分「細密」,以至於我們通常看起來,它就好像是連續的一樣。這個值,現在已經成為了自然科學中最為重要的常數之一,以它的發現者命名,稱為「普朗克常數」,用h來表示。

 

請記住1900年12月14日這個日子,這一天就是量子力學的誕辰。量子的幽靈從普朗克的方程中脫胎出來,開始在歐洲上空遊蕩。幾年以後,它將爆發出令人咋舌的力量,把一切舊的體系徹底打破,並與聯合起來的保守派們進行一場驚天動地的決鬥。我們將在以後的章節裡看到,這個幽靈是如此地具有革命性和毀壞性,以致於它所過之處,最富麗堂皇的宮殿都在瞬間變成了斷瓦殘垣。物理學構築起來的精密體系被毫不留情地砸成廢鐵,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公理被扔進垃圾箱中不得翻身。它所帶來的震撼力和衝擊力是如此地大,以致於後來它的那些偉大的開創者們都驚嚇不已,紛紛站到了它的對立面。當然,它也決不僅僅是一個破壞者,它更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建設者,科學史上最傑出的天才們參予了它成長中的每一步,賦予了它華麗的性格和無可比擬的力量。人類理性最偉大的構建終將在它的手中誕生。

 

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已經到來,一場最為反叛和徹底的革命,也是最具有傳奇和史詩色彩的革命。暴風雨的種子已經在烏雲的中心釀成,只等適合的時候,便要催動起史無前例的雷電和風暴,向世人昭示它的存在。而這一切,都是從那個叫做馬克斯?普朗克的男人那裡開始的。

 

*********飯後閒話:連續性和悖論

 

古希臘有個學派叫做愛利亞派,其創建人名叫巴門尼德(Parmenides)。這位哲人對運動充滿了好奇,但在他看來,運動是一種自相矛盾的行為,它不可能是真實的,而一定是一個假相。為什麼呢?因為巴門尼德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唯一的「存在」,既然是唯一的存在,它就不可能有運動。因為除了「存在」就是「非存在」,「存在」怎麼可能移動到「非存在」裡面去呢?所以他認為「存在」是絕對靜止的,而運動是荒謬的,我們所理解的運動只是假相而已。

 

巴門尼德有個學生,就是大名鼎鼎的芝諾(Zeno)。他為了為他的老師辯護,證明運動是不可能的,編了好幾個著名的悖論來說明運動的荒謬性。我們在這裡談談最有名的一個,也就是「阿喀琉斯追龜辯」,這裡面便牽涉到時間和空間的連續性問題。

 

阿喀琉斯是史詩”伊利亞特”裡的希臘大英雄。有一天他碰到一隻烏龜,烏龜嘲笑他說:「別人都說你厲害,但我看你如果跟我賽跑,還追不上我。」

 

阿喀琉斯大笑說:「這怎麼可能。我就算跑得再慢,速度也有你的10倍,哪會追不上你?」

 

烏龜說:「好,那我們假設一下。你離我有100米,你的速度是我的10倍。現在你來追我了,但當你跑到我現在這個位置,也就是跑了100米的時候,我也已經又向前跑了10米。當你再追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又向前跑了1米,你再追1米,我又跑了1/10...總之,你只能無限地接近我,但你永遠也不能追上我。」

 

阿喀琉斯怎麼聽怎麼有道理,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個故事便是有著世界性聲名的「芝諾悖論」(之一),哲學家們曾經從各種角度多方面地闡述過這個命題。這個命題令人困擾的地方,就在於它採用了一種無限分割空間的辦法,使得我們無法跳過這個無限去談問題。雖然從數學上,我們可以知道無限次相加可以限制在有限的值裡面,但是數學從本質上只能告訴我們怎麼做,而不能告訴我們能不能做到。

 

但是,自從量子革命以來,學者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空間不一定能夠這樣無限分割下去。量子效應使得空間和時間的連續性喪失了,芝諾所連續無限次分割的假設並不能夠成立。這樣一來,芝諾悖論便不攻自破了。量子論告訴我們,「無限分割」的概念是一種數學上的理想,而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一切都是不連續的,連續性的美好藍圖,其實不過是我們的一種想像。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曹天元)

 

線上閱讀:http://www.haodoo.net/?M=m&P=J090721:0

 

感謝好讀網站,支持好讀的夢想 http://www.haodoo.net/?M=hd&P=donate

 

 

 

 

 


友善提醒:多一分的了解就少一分對未知的恐慌,對訊息無須批判分析,知悉即可。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哪些是對自己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困擾、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 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