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到60年代的初期,要想見到克里希那吉還是很容易的事,那一段時期有很多人前來參訪他。通過散步、私下晤談和書信往來,他和這些訪客建立了深入的關係。從1948年的6月到1960年的3月,他和一位身心受創的年輕人一直保持書信往來,信中流露出罕見的慈悲和洞見。教誨和治療同時展現,界分與距離消失無遺。信中的文字流暢無比,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治療和教誨同時運作著。信的內容如下:

 

讓自己的心保持柔軟。力量不在強硬而在柔軟中。能伸能屈的樹木才能抵得過狂風。為自己建立一個敏捷的心智。人生很奇妙,許多事都不是我們能預料的,只是一味地抗拒,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無限柔軟和真誠的心。人生如剃刀邊緣,我們在其上行走,必須十分小心,並且要心懷柔軟的智慧。我們總是懷著一顆空洞的心去面對有這麼多豐富寶藏的人生;我們不知道如何用人生的寶藏來豐富我們的內心。

 

我們的內心是這麼貧窮,我們拒絕接受人生提供給我們的豐富寶藏。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它是能帶給我們完整快樂的唯一革命。有能力愛的人太少,渴望愛的人也太少。我們總是以自己定下的條件去愛,我們把愛變成可以交易的東西,一件互惠的事。愛能解決人類所有的問題,我們卻拿著一個小瓢去汲取愛的泉水,所以人生才變得如此渺小與俗不可耐。

 

我們這個地球是個多麼可愛的地方,它是那麼美,那麼壯麗,充滿著不朽的美景。我們卻總是陷在痛苦中,即使有人為我們指點出路,我們也不願從其中解脫。

 

我只知道心中燃燒著愛,這是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焰。心中有這麼多的愛,你想把它分給每一個人,於是你就這麼做了。它如同滾滾河水一般滋潤了每一個鄉鎮。雖然人們時常把髒東西倒進河裡,污染它,但河水很快就能淨化自己,繼續往前流。沒有一樣東西能毀掉愛,所有的東西都被它溶解—不論善惡,不論美醜。愛的本身就是永恆。

 

大樹是那麼莊嚴,它們對於人類的柏油路和交通是那麼無動於衷。它們的根部深深扎在土壤裡,它們的頂部向著天空伸展。我們人類的根雖然也扎在大地上,但是我們不需要執著或匍匐於大地。只有少數人能飛向青天,他們是唯一具有創意和快樂的人。其他人在這塊美好的大地之上,不斷彼此傷害,不斷以閒言閒語破壞對方。

 

讓自己保持開放。如果你不得不活在過去,那麼就不要與過去的一切掙扎;過去的記憶一旦升起,你就立刻面對,不要把它推開,也不要太​​執著於它。多年來的經驗,其中的傷痛與喜樂,那些令人厭惡的打擊,你所瞥見的分裂感與孤立的感受,這一切都豐富了你的生命與美感。你的心中有些什麼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其中充滿了愛,你就是一切,也擁有了一切。

 

對自己的思想和感覺要永遠保持警醒,不要讓任何一個感覺或思想溜走,你要加以覺察,而且要全神貫注於它們的內涵。全神貫注的對象,不只是一些字眼而已,而是把思想、情感的所有內涵都看清楚。就像進入一個房間,立刻就能把這個房間的氣氛、內容完全看到。如果能認清和覺察自己的思想,你就會變得非常敏感、柔軟和機警。不要譴責或批判,只要保持機警。純金是通過分離殘渣而產生的。

 

要想看到本來面目確實是很辛苦的事。河水遇到阻礙是不會停止的,河水以自己的重力來突破眼前的障礙。它可能從障礙物上方、下方或旁邊流過;河水永遠不會靜止,它一直不停地流動。我們可以說河水永遠能智慧地隨機應變。我們也必須智慧地隨機應變,並且以智慧來面對本來面目。

 

要想覺察本來面目,我們就必須具有應變的智慧。要想不錯失內心的真相,我們就必須多少具有一些智慧;但是一般來說,我們太急於想得到我們渴望的東西,於是我們猛烈地攻擊面前的障礙;我們不是把自己傷了,就是弄得精疲力竭。認清繩索即繩索,並不需要什麼勇氣,但是誤把繩索當毒蛇,然後再加以觀​​察,就需要勇氣了。

 

我們必須質疑,不斷地尋找答案,如實認清錯誤所在。通過全神貫注,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真相。我們必須不斷採取解脫的行動。河水從不停止​​流動,它永遠都是活躍的。我們必須處在消極無為的狀態,也就是採取解脫的行動;消極無為的本身就能帶來積極的行動。我認為重點就在能否認清事實,這種覺察的本身,就是解脫的行動。一旦有了圓融與彈性,就沒有所謂對錯的問題了。

 

我們的內心必須了了分明,如果能做到這點,我保證你每樣事都會順利。心中如果了了分明,你不必造作,事情就會順利。不過這裡所謂的順利,並不是慾望得以實現的意思。

 

我們必須進行徹底的革命,不只在大事上,連日常瑣事都是如此。你的內心已經有了革命,不要就此滿足,要保持下去,讓鍋裡的水繼續沸騰。

 

希望你有個美好的夜晚。從你的窗戶望出去,可以欣賞到日出的愉悅景象​​,還有就寢前天空寧靜的繁星。我們是如此不懂得愛,不懂它那非凡的柔軟和力量。我們在使用“愛”這個字眼時是如此輕率;將軍使用它,屠夫使用它,有錢人使用它,年輕的男孩和女孩也使用它。然而他們對愛的認識卻如此有限,他們並不了解愛的寬廣、不朽與深不可測。

 

愛就是覺察永恆。

 

關係真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我們總是輕易陷入某一種特定的關係中,然後把所有的事都視為理所當然。我們不假思索地接受這樣的情況,而且不能忍受任何變動;我們不敢面對未知,即使連一秒鐘都不能。每一件事都得按照規矩進行,我們活得如此安全,如此動彈不得。我們根本沒有機會使自己煥然一新,我們嗅不到春天的清新氣息。

 

以上種種就是我們所謂的關係。如果我們密切地加以觀察,關係應該是更微細的東西。它應該比閃電更迅捷,比大地更寬廣,因為關係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各種的衝突與矛盾。我們總是把關係弄得粗糙、生硬和便於處理,於是它就喪失了美感與芳香。因為我們心中沒有愛,這些現象才會發生。愛當然是最偉大的東西,因為你必須徹底放棄自我。

 

人生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永遠保持新鮮,否則人生就變成了例行公事和習慣;然而愛並不是一種習慣,一件乏味的事。大部分人皆已失去對生命的驚喜感,他們把一切事物都視為理所當然。這種安全感摧毀了內心的自由和對未知的驚喜。

 

我們總是喜歡脫離當下這一刻,而投射未來的遠景。全神貫注的領悟永遠在當下這一刻。全神貫注之中永遠有一種緊迫感。要想了了分明自己的意圖,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心中的意圖就像火焰,它不停地催促我們去了解。如果能了了分明自己的意圖,事情自然能順利進行。我們只需要了了分明當下的真相,不過這件事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必須先清理心田,以便播下新的種子。新的種子一旦播下,它自己的活力就會創造出果實和種子。外在美永遠無法持續,缺少了內心的喜悅,它很快就會毀壞。我們總是培養外在而忽略了皮相底下的東西;然而能克服外在問題的永遠是我們的內心。使蘋果腐敗的通常是蘋果裡面的蟲子。

 

男女之間相處需要極大的智慧才能忘我,而又不被對方支配。關係是人生最難處理的事。

 

人總是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我們需要友善的關懷和溫暖的照料。在這種環境中,我們才能自由自在地得到發展。非常少的人擁有這樣的環境,因此大多數人的身心在成長時都受到了阻礙。我很驚訝你在那種環境中長大,居然沒有被扭曲。

 

我知道你為什麼沒有被摧毀、污染和扭曲,因為就外在而言,你盡全力快速地調整自己,就內心而言,你讓自己沉睡,以免受到傷害。內心的遲鈍、無感拯救了你。如果你讓自己保持敏感,保持內心的覺醒,你可能會受不了,進而產生衝突,崩潰,留下創痕。然而如果能保持內心的覺醒和了了分明,你就不會和環境產生衝突。造成扭曲的其實是這種衝突。如果你能一直保持內心的機警和覺醒,而且能適切地調整自己與外在事物的互動關係,你就永遠不會留下創傷。

 

外在的替代品很快就會凋​​萎。一個人即使只擁有一兩件東西,他還是可能很俗氣。任何形式的權力欲,包括因苦行禁慾而得到的權力,或是金融家、政客與宗教家的權力,這些都是世俗的。渴望權力一定會助長無情和自我的重要感,這種自我膨脹的侵略性,就是世俗的本質。謙虛即是率真,刻意培養的謙虛卻是另一種世俗的形式。

 

很少有人能覺察內心的變化、障礙、衝突和扭曲,即使他們能察覺,他們還是想擱置或逃避這些問題。我想你應該不會這麼做。不過太密切地觀察自己的感覺和思想,也是一件危險的事。我們在覺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時,不應該有焦慮和壓力。你的人生已經產生了真正的革命,你應該已經能清楚覺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讓它們出來,不要刻意檢查它們,也不要壓抑它們。讓它們湧上心頭,不管是溫柔的或暴力的,你只要加以覺察就對了。

 

如果你有任何慾望,就讓它充滿你的心。這世界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地方,然而我們卻總是透過崇拜、祈禱、愛與恐懼去逃避它。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貧是富,我們從不深入內心去發現本來面目。我們只活在膚淺的層次,小小的事情就能讓我們快樂或不快樂。我們瑣碎的心智中,總是有一些瑣碎的事情、瑣碎的煩惱和瑣碎的解答。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這樣度過的。我們的心中沒有愛,即使有了愛,也總是伴隨著恐懼、哀傷和渴望。

 

我在想,擁有一顆天真的心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經驗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人生就是一連串的經驗,然而我們的心不需要擔負自己累積的慾求。它應該可以抹掉每一個經驗,讓自己保持天真,沒有任何負擔。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我們的心就永遠無法清新、機警和柔軟。至於如何才能保持心智的柔軟,這並不是問題所在。“如何”暗示著尋找某個方法,然而方法永遠無法使我們的想法天真;它只能使我們的心智有板有眼,卻無法使它天真而富有創意。 

 

昨天下午開始下雨,夜裡下得更厲害。我從沒聽過這樣的聲音,就像天開了一樣。雨聲靜得非凡,那是一種具有重量的靜謐感,這巨大的重量傾注到大地之上。

 

要想保持單純和了了分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個世界崇拜成就,成就越大越好;觀眾越多,講者就越偉大;到處都是摩天大樓、轎車、飛機和人。簡樸已經不存在了。然而有成就的人並不是可以建立嶄新世界的人。要想做個真正的革命者,必須徹底改變自己的情感和心智,然而鮮有幾人願意解放自己。要想把平庸和追求成就連根拔起,我們就需要超越名相、方法和各種的衝動。這樣的人很少,但他們才是真正的創造者,其他的努力都是徒勞無益的。

 

我們總是不斷與別人比來比去;我們和那些較為幸運的人相比,或是以自己的本來面目和應有面目相比。這種比較確實會扼殺人心,使人墮落,扭曲我們的觀察。然而我們都是從比較中長大的,我們的教育和文化都以比較作為基礎,因此我們永遠奮力想變成另外一個人。了解自己的真相,就能展露創造力,反之,比較則會助長競爭、殘酷、野心之類被我們認為會帶來進步的東西。到目前為止,所謂的進步僅導致了更多無情的戰爭和不幸。教導孩子不再比較才是真正的教育。

 

寫這些非必要的東西似乎很奇怪。重要的事情就在這裡,而你卻在那裡。實相永遠是一樣的,既不必寫也不必說;說和寫都會扭曲、破壞它。人們寫了那麼多和實相無關的東西,這種追求滿足的衝動燒毀了不知多少人。我們以各種方式來滿足這種衝動,但是滿足以後,更深的東西也就消失了。這是在大部分人身上所發生的事,不是嗎?

 

慾望的滿足是如此渺小的一件事,雖然它能帶給我們享樂。不斷滿足慾望的結果造成了例行公事和厭倦感,於是真相就消失了。如果我們不產生想要滿足慾望的念頭,而只是看到事物的實相,奇妙的事就會發生。我們很少有獨處的機會,我們永遠喜歡和別人在一起,心中擠滿了思想和一些未滿足的期望,或是一些悔意。要想不受染著不受影響,就必須獨處。然而大部分人都沒有時間獨處,他們永遠有太多事情要做,太多責任要負。但是我們必須學習安靜,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讓我們的心得到休息。從這種孤獨中,就能產生愛。保持單純、了了分明、安詳,心中的火就會燃燒。

 

求生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們要求得愈多,我們就愈恐懼痛苦。雖然我們周圍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在企圖影響我們,我們還是應該保持單純不受影響。要想去除情緒的波動和需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建立起深刻寧靜的生活,所有的事都是徒勞無益的。

 

藍天是多麼清澈、寬闊、永恆與無限。距離和空間是心智的產物;從這裡到那裡的距離是事實,但是它們卻又變成了充滿慾望的心理上的事實。我們的內心充滿著奇怪的現象,它是那麼複雜,卻又那麼簡單。使它變得複雜的,其實是那些心理上的衝動,是它們造成了衝突、痛苦、抗拒和貪求。要想覺察它們,任由它們生滅,而又不被它們糾纏,確實是非常困難的事。人生就像流動的河水,而我們的心卻想網住或拋棄這河水中的東西。這個網子根本不該存在。這個網子是由時空所織成的,它製造了此岸和彼岸、快樂和不快樂的分別。

 

驕傲是個很奇怪的東西,不管令我們感到驕傲的是小事或大事;譬如我們的財物、成就、美德、名望和家族,我們的能力、長相及知識。我們拿這些東西來助長我們的驕傲,反之,我們又變得謙卑起來。驕傲的反面不是謙卑,因為那仍然是驕傲,只不過冠上“謙卑”的名稱罷了。意識到自己謙卑,就是一種驕傲的形式。我們的心總是有所執著,它永遠不能處在空無的狀態,如果空無是一種嶄新的經驗,我們的心就必須擁有這種經驗。然而企圖進入空無,仍然是另一種形式的貪求,我們的心必須超越所有的努力,然後才能…

 

我們的日子過得如此空虛,裡面充滿著各種活動—做生意、投機、冥想、痛苦和享樂等。即使有這些事在進行,我們的心還是空虛的。除去一個人的權力、地位或金錢,他還剩下什麼?他展示了那麼多外在的東西,內心卻是空虛、膚淺的。我們不可能同時擁有內在和外在的財富。內在的財富遠比外在的財富重要。外在的財富很可能被別人奪走,任何一個事件都可能摧毀我們小心經營的基礎;然而內在的財富是不會被毀壞的,因為它們不是心智的產物。

 

想得到滿足的慾望是這麼強烈,人們不惜一切代價去追尋它。人們賴以為生的就是這種滿足感。如果某個方向不能再得到滿足,人們就嘗試另外一個方向。然而有所謂滿足這件事嗎?滿足可能令人感到某種程度的滿意,但是它很快就消失了,於是我們又得繼續追尋。一旦了解慾望的本質,追求滿足的慾望就停止了。慾望就是努力想變得不同,一旦不再想變成什麼,我們也就不再努力想得到滿足。

 

高山必須獨自聳立。雨水落在山中,雨滴落在平靜的湖面,都是十分可愛的景象。雨水落在大地上會散發一種氣息,接著你會聽到陣陣蛙鳴。赤道地區下雨時有一種奇妙的魅力。每一樣東西都被洗淨:葉子上的塵土沖走了,河水也活了起來,發出潺潺的聲音;樹木生出嫩綠的新芽,荒蕪的土地長出新鮮的野草;不知從哪兒冒出了成千上萬的昆蟲。雨水餵飽了飢渴的土地,它顯得滿足而安詳。太陽似乎不再具有穿透力,大地變得碧綠;這真是一個美好而又豐饒的地方。人類繼續製造自己的不幸,大地卻再一次變得豐富,空氣中充滿著迷人的氣息。

 

很奇怪大部分人都想被人賞識讚美,他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詩人或哲學家來助長自我感。滿足和被人賞識除了能助長一個人的虛榮,填滿一個人的荷包之外,還能怎麼樣?它會使人產生界分感,而界分感又會不斷助長各種問題。被人賞識也許會令人滿足,但是它並不是目的。然而大部分人都渴望被人賞識,得到滿足和成就。如此一來,失敗和不幸便是難免的。徹底擺脫成就和失敗才是最重要的事。從一開始就不去追尋結果,而是去做自己愛做的事。愛是沒有賞罰的,有了愛,一切就變得非常單純了。

 

我們很少注意觀察自己。我們是那麼自我中心,充滿著擔憂和私慾,所以才沒有時間觀察和了解自己。我們的心逐漸變得遲鈍、疲倦,充斥著挫折和痛苦,接著我們又想逃避那痛苦。一個人只要充滿著自我中心的活動,一定會疲倦、遲鈍、飽受挫折。人們陷入瘋狂的競賽,陷入自我中心的痛苦中。這種痛苦就是嚴重的不體貼。體貼和警醒就是從苦中解脫。

 

河真是可愛,一個國家如果缺少了寬闊、豐饒的河,就根本不算是一個國家了。坐在河岸上,看河水流過,看著那輕柔的漣漪,聽著河水輕拍岸邊的聲音;觀察微風吹過河面造成的圖案;再看看燕子落在水面捕捉昆蟲的景象;寂靜的黃昏,遠遠傳來說話聲或小男孩吹笛子的聲音。此刻心中的雜念完全安歇了下來。河水似乎能淨化一個人的心,清除塵封的記憶,令人們的心回復原本的純淨。河水能容納萬物—污水,屍體,城市的污垢。雖然如此,它在幾裡之內就能淨化自己。它容納萬物,仍然能自持。它既不關心,也不知道什麼是純淨或不純淨。然而那些小池塘很快就污染了,因為它們不像寬闊清香的河水那麼流暢活躍。我們的心智就像小池塘一樣,很快就不純淨了。這個被稱為心智的小池塘不斷地批判、衡量、分析,然而它還是一個充滿重擔的小池塘。

 

念頭的本身就是問題的根源。我們的心必須不斷地反應,否則它就死寂了;問題的重點是不要讓這些反應延伸到未來。念頭是一定會升起的,覺察它並且立刻加以止息,這才是重點。思考自己的念頭是什麼,檢查它,延伸它或與它戲耍,都是在讓它根深蒂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念頭再加上思考,就是對真相產生反應,而反應就是痛苦之類的煩惱。開始感覺痛苦,考慮未來,算日子,這些都是在使思想變得根深蒂固。然後我們又思考如何把它們連根拔起。思考未來就是在無常的土壤中紮根。

 

讓自己真的獨立自主,不再有昨日的記憶和煩惱,真的獨立而快樂。沒有任何內在或外在的衝動,也就是不讓內心受到干擾。心中要懷著一份對花草樹木的愛,如果我們不愛自然,我們就無法愛人類。我們信仰的神已經變得渺小而瑣碎,我們的愛也是如此。我們的生命是如此平庸,天地卻是那麼豐富無限。

 

你必須有一個了了分明不受侷限的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有任何恐懼,你就無法擁有一個了了分明、透視真相的心。恐懼會障礙心智,如果心智不能面對自己的問題,它就不是一個明白而有深度的心。面對自己的特質,覺察內心深處的衝動,不要有抗拒。這樣的心不只是機靈而且是明察秋毫的。明察秋毫的心是緩慢的、遲疑的;它不是一個急著下結論、批判或公式化的心。明察秋毫是最重要的。心智必須懂得聆聽、等待,和心靈深處遊戲。這樣的心必須一開始就具足,不是最後才擁有。你必須給它充分的機會開花結果。

 

深入於未知中;不要把任何事視為理所當然,不要做任何假設,以自由的心去發現真相,然後才能產生深入的了解。否則我們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重要的是,不要對一個觀點贊同或不贊同,而是去發現真相。

 

當存在的只有本來面目時,我們就能看到企圖改變的念頭和改變的真相。本來面目無​​別於思想者。思想者就是本來面目。思想者和本來面目是無二無別的。

 

心中有任何對於未來的渴望,都不可能安詳。痛苦會隨著渴望而至。大體而言,人生是充滿著渴望的;任何一個渴望都會導致接二連三的不幸。要想讓自心從渴望中解脫,需要全神貫注地活。即使了解自己是有慾望的,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一旦發現自己有慾望,就不要讓它變成問題。讓問題生根就是在拖延它,不要讓它生根。慾望的本身就是唯一的痛苦,它會使生活陷入黑暗,使你充滿挫折與苦悶。你要覺察它,並且化繁為簡。

 

有一條小溪穿過這片土地。它不是那種安靜而祥和地流向大河的小溪,而是一條喧嘩歡騰的小溪。這附近的鄉間到處都是丘陵,小溪形成許多瀑布,某個地方甚至有三道強度不同的瀑布。較高的那一道發出的聲音最大,另外兩道比較不重要,音調也屬於短調。這三道瀑布佔據不同的空間,發出持續的聲響。但是你必須注意聽,才能聽出其中的妙樂。那是在開闊的天空中演奏的交響樂。你必須去發現,去聆聽,你必須和流水結為一體,才能聽到這奇妙的音樂。你必須和天空、大地、聳立的樹木、翠綠的田野及流水完全合一,才能聽到這奇妙的音樂。

 

然而這對你來說都太麻煩了,你寧願買一張票,坐在大廳裡,周圍都是人,然後聽交響樂團演奏或聽某一個人演唱。他們替你把所有的事都做完了;有人譜歌譜曲,另外的人演奏或歌唱,而你只需要買票聆聽就夠了。除了少數的事情之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二手、三手或四手的—譬如我們所崇拜的神明、詩詞、政治或音樂。因此我們的人生才變得那麼空虛。我們想用音樂、神明、愛和各種形式的逃避,來填補這種空虛感。然而填補的本身就是使人空虛的原因。

 

美是無法買到的。很少有人渴望美和良善。人們只對二手貨感到滿意。把二手貨全部拋棄,才是真正的革命,然後才能產生實相的創造力。

 

很奇怪人為什麼堅持讓每樣事都延續下去;譬如關係、傳統、宗教或藝術。人類不懂得停止,也不懂得更新。如果沒有書籍,沒有領導者,沒有可以模仿的人或追隨的人,如果一個人必須徹底獨立自主,並且擺脫所有的知識,他就必須從頭開始。當然徹底拋棄一切必須是自動自發的,否則一個人可能會變得瘋狂,變成一個精神有問題的人。

 

因為只有少數人能徹底獨立自主,所以這個世界不斷在繼承舊有的傳統—譬如藝術、音樂、政治以及各種神明崇拜—它只能不斷地助長不幸。這就是世界正在發生的事。其中毫無新意可言,存在的只有敵對。宗教界繼續沿用恐嚇和教條之類的老法子,藝術界則不斷想創新。然而我們的心智並不是嶄新的,它還是同樣地陳腐不堪,背負著傳統、恐懼、知識和經驗,企圖找到嶄新的東西。我們必須充分剖露自己,新的東西才會產生,這才是真的革命。

 

風從南方吹來,黑云密布,接著下起雨來,萬物都在迎接雨水的潤澤,使自己得到更新。

 

這裡有位農夫,他有一隻美麗、活潑而好動的兔子。農夫的女人抱著兔子來到他的面前,另外一個女人說:“我不敢看。”不久這個農夫就開始宰殺那隻兔子。幾分鐘後,眼中閃耀著光芒、仍然活著的兔子,被在場的幾個女人剝了皮。這裡的人如同其他地方的人一樣,時常宰殺動物,宗教並沒有禁止他們殺生。多少世紀以來,南印度的婆羅門總是告訴小孩不可以殺生,殺生是一件殘酷的事。許多兒童長大之後被迫在一夜之間改變他們的修養,他們開始吃肉,他們變成軍隊裡的士官,他們殺人同時也被殺。一夜之間他們的價值觀就改變了。延續多少世紀的某種特殊的文化,就這樣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新的文化。

 

人們是如此渴望安全感,這種渴望控制著人心;它願意適應任何一種模式,來得到這種安全感。但是安全感這件事根本不存在;一個人若是了解了這一點,截然不同的事就會發生;它會創造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是無法思議或模仿的;我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了解並且覺察想要得到安全感的各種手段。然後才能得到解脫。

 

大地是如此美妙,你愈是注意它,它就變得愈美。它有各種不同的綠色、黃色和其他的色彩。當你獨處時,你會發現這個地球有多麼神奇,不只昆蟲、鳥兒、花草、樹木、岩石和色彩的變化令人驚奇,同時思想的本身也是如此。我們從不與任何東西獨處,包括我們自己和大地。和自己的慾望獨處是輕而易舉的事,你既不用意志力去抗拒它,也不逃避它,不縱容它,不責難它,也不替它辯護,只是和它獨處,這樣就能帶來和意志力無關的境界。因為製造衝突和抗拒的就是意志力。和慾望獨處,就能轉化慾望。以輕鬆的心情和自己的慾望遊戲,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我們所謂的教育到底是什麼?我們讀書,寫字,學會謀生的技能,接著就被放逐到社會上。從小,大人就支配著我們的行動和思想。社會和環境的影響,造成了我們內心根深蒂固的捆綁。

 

我們能不能既教育人類外在的知識,同時又讓內心保持自由?我們能不能幫助人類得到內心的自由,永遠的自由?只有處在自由中,他才能活得快樂並且具有創意,否則人生就變成一件折磨人的事,其中充滿著內在和外在的爭戰。要想得到內心的自由,需要驚人的智慧和專注,但是很少有人認識到它的重要。我們關心的總是外在的事物,而不是創造力。要想改變這個現象,至少得有一些人了解這件事的必要,並且真的帶來內心的解放與自由。這確實是一個奇怪的世界。

 

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造成無意識的突變。任何出自意志力的行動,都無法觸及我們的無意識。因為意志力無法觸及無意識的追求、渴望、衝動等,所以思考的心必須安靜下來,而不要想以任何模式的方法來強迫無意識。無意識有自己的活動模式,它總是在自己的框框中運作。任何一種外在的行動都無法打破這個框框,而意志力就是一種外在的行動。一旦認清這一點,思考的心就會安歇下來。沒有了抗拒之心,你會發現那所謂的無意識,便開始解脫自己的侷限。有了這種突變,人類才能完整地存在。

 

尊重自己是非常稀有的品格。一般總認為顯赫的地位能帶給人尊嚴,然而那就像披上外衣一般。外衣、服裝、地位和頭銜能帶給人尊嚴,但是一旦把這些東西拿走,人們很少能因為什麼也不是而得到內心的解放與自由。很少有人能從這種自由中得到尊嚴,人人都渴望成為重要人物。做一名重要人物能帶給他眾人所尊敬的社會地位。我們總是把人分類成聰明的、富有的、聖人、物理學家等。如果一個人不屬於社會認可的類別,他就是一個奇怪的人。尊嚴是無法假裝、無法培養的。如果自己覺得很有尊嚴,其實就是瑣碎渺小。做個什麼都不是的人,就是從這個概念中解脫。不刻意處在任何狀態,便是真正的尊嚴。這樣的尊嚴是不會被奪走的,它永遠都健在。

 

允許生命自由地流動而不留下任何殘渣,即為真正的覺察。人的心智如同一個篩子,它總是保存某些東西而漏掉其他的東西。它所保存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慾望。慾望不論多麼深切、博大與神聖,其實都是瑣碎渺小的,因為慾望還是心智的產物。不保留,不抑制,不選擇,讓生命自由地流動,這就是徹底的覺察。我們永遠都在選擇或執著。我們選擇那些重要的事,然後不斷地執著於它們,這便是我們所謂的經驗。我們把多重的經驗稱為豐富的人生,然而真正豐富的人生是從累積的經驗中解脫。貯存任何經驗,都會阻礙我們進入未知。已知的東西都不是寶貝,然而我們的心卻執著於它們,因此破壞或褻瀆了未知。

 

人生真是一件奇怪的事。什麼都不是的人,才是快樂的。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情緒的動物,很少有人能逃脫得了。有些人是因為身體情況造成的,另外有些人則是因為心智的情況造成的。我們喜歡那種起起伏伏的狀態,我們認為情緒的波動就是存在的一部分。我們總是從一種情緒轉換到另一種情緒,很少有人不陷入這種活動,不掙扎著想要變成什麼。內心的穩定是不能透過意志力加以培養的,它也不是因專注而產生的。只有當意志力完全停止時,它才會出現。

 

錢確實會腐化一個人。富有的人都有一種傲慢,只有極少數例外。在任何一個國家裡,富有的人經常給人一種感覺—即使上帝都可以用錢買通。有錢人不只擁有財富,還有能力做很多事。這種能力使人有一種奇怪的自由感,使人覺得自己是不同的,是凌駕別人之上的。這一切都帶給他一種優越感。他袖手旁觀別人的困窘不安,他忘了自己的無知和心中的黑暗。金錢和能力很容易使人逃避這種黑暗。逃避其實就是某種形式的抗拒,它會助長各種問題。人生真是一件奇怪的事,什麼都不是的人才是快樂的。

 

以輕鬆的態度面對事物,但是要保持內心的圓滿和機警。每分每秒都要充分覺察內在和外在的事,也就是對每一樣事都保持敏感。只對美敏感而抗拒醜陋的事物,這種態度會帶來內心的衝突。如果你觀察過自己,你會發現心智總是在批判—這是好的,那是壞的,這是黑的,那是白的—它總是在批判、比較、衡量和算計。我們的心永遠不停地產生波動。它能不能只是觀察而不產生批判和算計,只是覺知而不定名?看看自己的心能不能做到這點。

 

不要勉強自己,以遊戲的心情來觀察自己的心智。大部分想過簡樸生活的人,總是著重外在的事物,他們拋棄物質享受、出家,等等;但是他們的內心仍然十分複雜。如果內心能保持單純,內外自然一致。保持內心的單純,就是不再渴望更多,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對本來面目已經感到滿意。不再渴求更多,就是不再想要任何進展或達到任何狀態。單純就是讓你的心從所有的結果中解脫,讓心中的衝突空掉,這才是真正的單純。

 

人心不斷在美醜之間交戰,他執著於其中的一面而推開另一面。這種衝突使得心智麻木和排外。企圖在美醜之間找到未加定義的立場,也還是落入二元。思想無法從二元對立之中解脫。思想的本身製造了美醜和善惡,它無法從自己的活動中解脫,它只能靜止下來不再揀擇。揀擇就是衝突,於是心智又再度陷入自己的困境中。心一旦安靜下來,便超越了二元對立。

 

世界上有這麼多事令人不滿,人類試盡各種方法想要壓抑它,限制它,但是不滿永遠存在。人們總認為不滿是錯的,可是卻無法消除它;其實你必須了解它。要想了解它,你就不能加以譴責。你要真的深入觀察,而又並不想改變它。你要覺察不滿在一天中如何運作,試著去面對它。

 

心智一旦能獨立自主,它就解脫了。以遊戲的心情試著讓你的心安靜下來,不要把這件事弄得太嚴肅,也不要太​​過於努力,你只需要覺察,讓心念安靜下來。

 

人只要追求滿足,一定會有挫折。追求滿足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慾望。我們渴望這種快樂能持續不斷。這種快樂一旦停止,挫折與痛苦便產生了,於是我們的心又朝著不同的方向追尋,接著它又會遭遇挫折。這種挫折是一種自我的活動,也就是孤立、分裂和孤獨。接著我們的心又想藉著另一種形式來逃避這種狀態。努力想得到滿足,必定導致二元對立的衝突。心智一旦看到追求滿足的真相,看到其中永遠充滿著挫折,它就不再逃避孤獨了。如果心智能毫不逃避地處在孤獨的狀態,它就能從其中解脫。想要得到滿足,一定會產生分裂;挫折即是分裂。

 

不要讓心中產生任何衝突,即使是短暫的。這些心理上的反應會影響身體,造成不良的後果。讓內心保持堅強、穩定和了​​了分明。不要只試著想讓自己圓滿,而是要活在圓滿中。不要依賴任何人、事、經驗或回憶。回憶不論多麼愉快,都會阻礙當下的圓滿。保持完整的覺察,即使只能維持一分鐘。

 

睡眠非常重要,睡眠時我們似乎能接觸到未知的底層。那是清醒時的心無法接觸和經驗的。我們也許無法記得超越意識或無意識的不可思議經驗,但是它仍然影響我們的整個意識。也許我說得不夠清楚,你讀一讀,玩味一下就行了。我覺得有些事是永遠無法說清楚的,沒有適當的字眼可以形容它們。無論如何,它們是存在的。

 

對你而言,下面這件事特別重要,那就是要保持身體的健康。你必須輕鬆自然地放下所有愉悅的記憶和意象,讓你的心保持自在,它才能自由無染。請務必記得這句話。每一個經驗、每一個思想升起時,都要加以止息,我們的心才不會替未來紮根。這是最重要的事,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解脫。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有依賴。依賴會帶來痛苦,影響我們的身體,助長內心的抗拒力。如你所說,抗拒會製造煩惱,使我們想得到成就,想變得完美。

 

追尋之中一定有奮力的成分,而奮力一定會造成挫折感—我想要某樣東西,或者我想變成某某人物。努力想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渴望更多。我們渴望的東西永遠不在眼前,因此我們永遠有一種挫折感,於是痛苦就產生了。接著我們又轉向另一種形式的滿足,其後果又是不可避免的。

 

奮力暗示著這麼多東西,我們為什麼還要追尋?人心為什麼不停地追尋,令它追尋的又是什麼?你知不知道,有沒有覺察自己在追尋?如果你有追尋的目標,是不是每個階段都不一樣?你有沒有認清追尋背後的含義,它的挫折和痛苦?人心在追尋令自己滿意的東西時,其過程充滿著享樂和恐懼,還有想要變成什麼的心態,於是就停滯了。假設你察覺自己正在追尋,你的心有沒有可能不再追尋?如果你的心不再追尋,它會立即產生什麼樣的反應?

 

自己去發現把玩一下,不要勉強,不要強迫自己的心產生任何特殊的經驗,否則它一定會替自己製造幻覺。

 

我最近去見過一位垂死的人。我們對死亡是如此恐懼。我們恐懼的其實是生活;我們不知道如何生活,我們只知道痛苦,而死就是最終的痛苦。我們把人生劃分為活的和死的,如此一來死亡就成了不可避免的苦事,因為其中有分離、孤獨和獨立。生與死其實是一個活動,它們不是分開的兩種狀態。生活就是死亡,每天都要大死一番,然後又再生。這不是一個理論,而是要真的去體驗它。

 

意志力不斷想讓自己健在,它徹底破壞了單純的存活。這裡所謂的存活和追求滿足、顛倒夢想及理性的結論是截然不同的。在這樣的存活狀態中並沒有自我感。通過藥物、興趣、專注、徹底的認同都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狀態,但是這其中仍然有自我感。真正的存活是意志力的停止,把玩一下這些想法,快樂地實驗看看。

 

這是一個無雲的清晨,時間還很早,天空是那麼純潔、柔和、蔚藍。所有的雲朵似乎都不見了,也許等一下又會出現。寒流和風雨過後,春天突然來臨。雖然寒風凜冽,春天的腳步仍然緩緩行進著。每一個葉片和花蕊不久將歡欣鼓舞。這個地球真是可愛,岩石、小溪、花草、樹木,它生出這麼多美好的東西。

 

只有人類是可悲的,他毀滅了自己的族類,他剝削自己的鄰人,他施虐並破壞一切。他是最不快樂、最痛苦的,同時也是最有發明頭腦,能夠超越時空的征服者。不管他有多大能力,不管他建造了多少廟宇、教堂、清真寺,他仍然活在黑暗中。他的上帝就是他的恐懼,他的愛也就是他的恨。如果沒有這些戰爭,沒有這些恐懼,我們這個世界該多麼美好。但是假想是無用的。

 

人類的不滿才是真相。這不可避免的不滿其實是個稀世珍寶,然而我們卻害怕它,消耗它,並且利用它來得到某種結果。人類恐懼它,然而它是真的稀世珍寶。試著與它共處,日復一日地觀察它,而不加以干涉。然後它就會燒盡所有的殘渣,剩下無價與無住的東西。把這些話深入地思考一下。

 

富者擁有的過多,而貧者終其一生都在和飢餓奮鬥。一無所有的人反而更能體會生活的豐富和創意;什麼都不缺的人卻逐漸地耗弱、衰萎。有的人你送他一塊地,他會讓這塊地美麗而豐饒,另一個人卻忽略這塊地,任其荒蕪,如同他自己的死亡一般。我們在各方面都擁有無限的潛能,我們能發現超越名相的東西,也能在地球上製造一個煉獄。但不知為何人類寧願助長仇恨和敵意。仇恨和敵意總是比愛來得容易多了。整個社會都紮根於無盡的需求,因此人類很容易便落入各種形式的貪得無厭。人類不斷使奮力合理化,並且視為一件神聖的事。

 

無限豐富的人生是存在的,其中沒有奮力,沒有意志力,也沒有選擇。但是我們整個文化都是奮力和意志力的產物,因此這樣的人生幾乎是不可能的。對大部分活著的人而言,缺少了意志力,就等於死亡,缺少了野心,人生就失去了意義。

 

沒有意志力、沒有選擇的人生是存在的。意志力一旦止息,這樣的人生便出現了。希望你不介意這些話。如果你能不介意,那麼就讀一讀,懷著愉快的心情聽一聽。

 

太陽企圖穿透雲層,也許它等一下就會出現。這裡的氣候有的日子像春天,次日又成了冬天。氣候象徵著人類的情緒,它起起伏伏,有時晦暗,有時出現短暫的光明。你看人類真是奇怪,我們那麼渴望自由,我們做的每一件事卻都在捆綁自己。我們已經失去了所有創新的才能。我們仰仗別人來指導我們,幫助我們變得慷慨和安詳。我們仰仗上師、指導靈、救世主以及有禪定功夫的人。

 

有的人譜出偉大的樂曲,有的人加以詮釋和演奏,而我們則坐著聆聽、享受,並且論長論短。我們觀賞演員演戲,看足球明星比賽;別的人寫詩我們閱讀,別的人畫畫我們張口凝視。我們的心中是那麼空洞,因此才需要別人來娛樂我們,激發我們的靈感,領導我們或拯救我們。現代文明愈來愈摧毀我們的創造力。因為我們的內心是那麼空虛,我們才仰仗別人來豐富我們的人生,於是我們的鄰人才乘機剝削,我們有時也佔別人的便宜。

 

你一旦開始覺察仰仗別人的各種含義,那種自由的本身就是創造的開始,那種自由的本身就是真正的革命。它和社會及經濟上的改革是不同的。後者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束縛。我們的心智喜歡替自己建造安全的城堡,我們想讓每一樣事都得到保障。關係、成就、希望和未來都要有保障。我們建造了這些內心的監獄,任何人干擾到我們,都會令我們苦惱。很奇怪,我們的心總是不斷在追尋一個沒有衝突、沒有干擾的地帶。我們的生活就是不斷地摧毀和重建,也就是進入各種不同形式的安全地帶。於是我們的心智逐漸變得遲鈍、衰萎。自由和解脫之中是沒有任何安全感的。

 

一個寂靜而完全沒有波動的心是非常驚人的。當然這裡所指的不是一片死寂的心,也不是透過意志力而靜止的心。我們的心能不能徹底處在深刻的寂靜中?如果我們的心能處在這樣的寂靜中,那才是最驚人的事。在那種狀態下,所有認知和辨識的活動全部停止,心智直覺的追求和記憶也都終止了。有趣的是,你會看到心智盡其所能地透過思想、名相和觀想去抓住那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是要想讓思想自動止息,你就必須大死一番。沒有一個人想死,因此無意識的奮力仍然進行著。這奮力就是所謂的生活。很奇怪大部分人都想留給別人深刻的印象。他們通過成就、聰明、書本等各種工具去肯定自己。

 

一切可好?你的日子是不是忙碌得像織布機的梭子一般?還是你的每一天都像一千年那麼長?很奇怪,對大部分人而言,他們的日子真的很乏味;他們必須有事可做,不是讀書,忙廚房的事、孩子的事,就是忙上帝的事。否則他們就得面對自己,對他們而言,那是很乏味的事。當他們面對自己時,他們會變得自我中心,糾纏不清,心神不寧或失去幽默感。一個不被佔據的心是非常愉悅的,它有無限的可能。這裡所指的不是那種頑空的心,而是一個機警、無為、徹底掏空的心。思想是缺乏創意的,令人疲倦的,而且相當遲鈍。思想也許很聰明,但是聰明猶如利器,它很快就會變得遲鈍,這也就是聰明的人為何遲鈍的原因。

 

在不刻意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心空掉,讓它自然發生,而不要加以鍛煉。仔細閱讀這些話,然後試著讓它發生。閱讀或聆聽有關空無的心是很重要的,如何閱讀、如何聆聽也是很重要的。

 

正確的運動,良好的睡眠,過有意義的生活,也都很重要。但是人很容易就會陷入例行公事,然後就在自我滿足的簡單模式中活動,或是在自我模式中運作。所有的模式不可避免都會導致死亡和緩慢的衰竭。如果我們的日子過得很豐足,沒有衝突,沒有恐懼,沒有比較,沒有衝動,而只有覺察,這樣的生活就是具有創意的。

 

我們很少有機會能感受到這些。我們的人生大部分都充滿著腐蝕人心的記憶、挫折和徒勞無益的事,因此真實的東西就被忽略了。要想穿透烏雲見到光明確實不容易,只要認清這點就夠了,不要企圖讓自己單純。這企圖的本身只會助長複雜與不幸。企圖就是變成,而變成就是慾望,裡面充滿著挫折。

 

擺脫所有的情緒和心理上的衝突是非常重要的,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以僵硬的心來面對生活的挑戰。這些衝突會逐漸助長抗拒之心,進而影響身體,帶來各種不同形式的毛病。人生就是一連串的事件(包括我們渴望的和不渴望的);只要我們還想保留什麼或排除什麼,二元對立的衝突就是不可避免的。

 

一連串的抑制會使我們的心變得無情,這是一種自我封閉的過程,因此我們會覺得痛苦。沒有揀擇,沒有任何特殊的活動,而只是允許生命自然地流動,要做到這點需要極大的覺察。這不意味著你必須刻意隨時覺察自己,那太累人了。你只需要認清覺察的必要,然後你就會看到,這必要的感覺將在不勉強的狀況下促成你的覺察。

 

一個人可能到世界各地旅行,在最好的學校受教育,擁有最好的美食、教養和時代思潮,憑著這些就能造成智慧嗎?你也許認識這樣的人,但是他們有智慧嗎?天主教徒企圖控制和塑造人類的心智。塑造心智確實有顯著的效果,它會變得比較有效力,達到某種程度的機警和快速反應,但是這些都不能形成智慧。飽學之士擁有充分的知識,科學家受到完整的科學訓練,他們有智慧嗎?

 

你認不認為智慧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它其實是從恐懼之中解脫出來的?如果把道德建築在任何形式的安全感上,那就不是道德了。因為有恐懼才會要求安全,恐懼帶來的壓抑,就是我們所謂的道德,這其實根本不是道德。智慧是從恐懼之中徹底解脫。智慧和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無關,它也不是透過恐懼培養成的各種美德。一旦了解了恐懼,就會產生和心智的公式截然不同的東西。

 

能夠在認同上做實驗是很好的。我們該如何做實驗?從最簡單到最複雜。我們時常說這是我的拖鞋、我的房子、我的家庭、我的工作和我的神明。有了認同,我們一定想奮力抓住,於是擁有就變成了習慣。任何會破壞這個習慣的干擾,都會造成痛苦,接著我們又奮力克服痛苦。這種從自我感中產生的認同是一直持續不斷的。

 

如果一個人真的在做實驗,也就是不加以改變或選擇地覺察,他一定會在自己身上發現許多驚人的事。我們的心智就是過去的傳統和記憶,它是認同的基礎,它能不能不在認同的過程中運作?試著以遊戲的心情去發現它,在日常瑣事和最抽象的事物中去覺察認同的活動。我們會發現很奇怪的事,我們會發現思想如何消失,如何捉弄自己。

 

讓覺察力在心智的長廊中追踪思想的起落,不要揀擇,只是追踪罷了。

 

我們已經被設定不能有慾望,因此當我們渴望某樣東西或某件事時,我們的心中就會產生責難。不論我們心中產生什麼束縛,慾望、渴望、比較仍然持續不斷。我們永遠都在渴望更多或更少,我們希望快樂能持續,痛苦能避免。有趣的是:我們的心智為什麼要製造一個自我中心,而所有的活動都圍繞著這個中心?人生有千百種外來的影響,還有無數的壓力。在這些壓力和影響中,我們揀擇一些,排除其他,於是我們逐漸製造了一個自我中心。我們無法讓這些壓力和影響從旁流過,而不受干擾。

 

每一個影響,每一種壓力,都會影響我們。我們稱之為好的影響或壞的影響,我們似乎無法觀察,無法覺察壓力,也不能做到既不抗拒,亦不迎接。這種抗拒或迎接製造了自我中心的活動。我們的心智能不能不製造這個自我中心?答案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找到,但不是通過任何形式的肯定或否定。自我中心的活動一旦停止,你就真的解脫了。

 

人確實會焦慮、恐懼和波動,這些事情是可能發生的。它們是人生中的意外,生命中的陰天。前幾日還是陽光普照的好天氣,現在卻陰雨綿綿;這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變化。焦慮和恐懼會突然湧上心頭;如果你有一點覺察力,你就會找到原因,不管這原因是隱藏的還是明顯的。重要的是我們要覺察這些意外和事件,不要給它們紮根的機會。我們的心智一旦產生比較、辯解、譴責或默認,就會使問題變得根深蒂固。我們在面對內心問題時要小心,但不要緊張。一想要結果,緊張就產生了,接下來的念頭,又會製造更多的緊張。你必須突破這個現象,讓生命保持流暢。

 

我們對任何挫折、不適或令我們滿意的事,都很容易習以為常。我們很快能適應一種情況,不論是苦行禁慾或精神錯亂。我們的心智喜歡在窠臼和習慣中運作,這樣的活動便是所謂的生活。我們一旦認清這點,就能擺脫這一切。試著去過一種沒有意義、沒有嗜好、沒有停泊之處的生活。一個人如果不很機警,嗜好會使他落入舊有的模式。在這些模式中,你會看到意志的運作,它想要存在,它想變成某某人物等。

 

意志就是那個喜歡揀擇的自我,只要意志存在,我們的心智便只能在習慣中運作。最重要的就是擺脫意志。我們總是玩各種自欺欺人的把戲,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擺脫了意志、自我中心,其實只不過是換了不同的名字,披上不同的外衣罷了。你一旦認清習慣的真實含義,認清選擇、定名、追求某種嗜好的真相,奇蹟就發生了,也就是意志停止了運作。實驗看看,每分每秒都不帶任何目的地覺察這一切。

 

南方的天空和北方的天空是那麼不同。倫敦這邊的天空蔚藍無雲,高聳的大樹開始展示新綠,春天剛剛降臨。這裡的人不像南方人那麼開心,他們的臉上總帶著嚴厲的表情。

 

一個機警而又寧靜的心就是至福;它如同地球那麼豐富,擁有無限的可能。一個不再比較和譴責的心,才能示現無量的寶藏。

 

不要讓瑣碎的事物熏染你的心,不要讓那火焰熄滅。你必須不斷地摧毀,捨棄,永遠不要紮根,不要讓任何問題生根。你要立刻解決它。每天早上醒來,你都是煥然一新,天真無邪的…

 

以智慧和堅決的態度處理你的健康問題;不要讓情緒或情感干擾到你的健康和行動。太多的影響和壓力不斷地鑄造你的心智和情感,你要覺察它們,穿透它們,不要讓自己變成它們的奴隸。奴隸是平庸的。保持清醒,讓心中的火焰燃燒。

 

面對恐懼,迎接它,不要讓它突然出現在心頭。你要勤於追踪它。我希望你一切安好,不要害怕,也許我們可以治好它,不要讓它嚇到你。

 

你的內心深處可能已經逐漸衰萎;你也許沒有覺察,或者並不介意。退化的能量永遠快我們一步,不管誰都是如此。要想超越它或如如不動地面對它,需要極大的能量。只有在心中沒有衝突時,這股能量才會出現。讓自己保持清醒。

 

不要讓任何煩惱生根,你要快速穿透它們,就像穿透黃油一般。不要讓它們留下任何痕跡。煩惱一從心中升起,就要加以了結。你不可能沒有煩惱,只要能立刻結束就行了。

 

你的內心已經產生明顯的變化,你已經有更深刻的活力和明澈的智慧。你要保持它,讓它運作,讓它有機會變得更深更廣。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要被外在的情況染著,包括你的家庭、你的健康狀況。攝取恰當的食物,經常運動,不要怠惰,你已經達到某種境界,繼續下去,不要停止在原處。記住,不進則退,你在自己的心海中乘風破浪多年,現在你必須擴大自己,出去結識更多的人。

 

近來做了很多冥想的功夫,我希望你也在這麼做。你可以開始覺察每一個念頭,每一份感受,包括自己的神經系統和腦子,然後逐漸安靜下來。你不能通過控制而達到這種狀態,這才是真正的冥想。徹底做到這點。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要讓身體影響心智的本質。你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吃得要正確,白天要給自己幾個小時獨處。不要落回舊有的模式,也不要變成外在情況的奴隸。保持清醒。

 

 

克里希那穆提傳

作者:普普爾·賈亞卡爾

譯者:胡因夢

出版社: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轉載自:http://lz.book.sohu.com/lz_info.php.bookid=7561

 

文章僅供參考,需要更詳細的內容訊息,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原版書籍,謝謝!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歡迎轉載~ 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