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希那穆提在1934年曾經說過:「你為什麼只想做書本的學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門徒?若是能在週遭的環境裡發現孰真孰假,你自然會知道什麼是實相。」他不斷地指出,只有這本思想無法操縱的「生命之書」,這本永遠在變化、充滿活力的著作,才是值得閱讀的,其他的都只是二手信息罷了。無窮的經驗,深植於內心的恐懼、焦慮、痛苦、快樂及人類數千年來所累積的信念,全都在你的內心深處,你就是這本「生命之書」。

 

克氏在演講時通常以「聆聽」這個主題作為開場,接著便提出講者與聽者之間的關係,最後涉及的則是自然浮現的人生議題。本書便是按照這樣的順序編排的。1985至1986年間克氏的大限已近,這時他的講題開始轉向創造及全新的生活方式,本書也有跟這些主題相關的文摘。

 

他的視野涵蓋了人類所有的情境,人生的每一個面向在他的眼底都是息息相關的。本書呈現出每週七個不同的主題,讀者若想深入探索其中的任何一個主題,歡迎你查閱與它們相關的原始著作。

 

1929年克氏展開了他此生的公開演講,赫胥黎形容他的見解是「真正的大家之言」。他對於實相及自由本質的探討,結集成了暢銷數百萬冊的演說及對談錄,目前已經譯成四十國語言。

 

克氏雖然生性害羞與謙遜,卻不厭其煩地為大眾宣講了數千回沒有草稿的演說,其中最重要的主題就是:任何人都可能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情況下,發現每個當下的實相。他的演說涵蓋了個人及社會所有衝突的根由。完整而深入地覺察我們每個當下的行為,乃是轉化我們自己以及社會的必要行動。

 

有人曾經問他為什麼要演說,他想達成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他答道:「我想告訴你們的,或許只是去發現實相是什麼,但不是經由某種修行體系而達成的。若是能靠自己去探個究竟,那麼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生活裡展現出這最深的實相…實相是無法累積的,凡是能累積的東西總有一天會衰萎,而實相是不會衰萎的。

 

你可以在每一個剎那的思想、關係、言語、姿態、微笑及淚水中發現它。如果你我都能發現它,並且活出它來—活出它就等於是發現它—那麼我們就不會變成膚淺的傳教士;我們會變成真正富有創造力的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創造力的人。我想這就是我要演說的原因,或許這也是你們會來聽講的原因。」

 

「這些演說只提出問題,但不給予解答。因為瞭解問題就能得到解答。」人們經常向他提出問題,他的回答永遠是:「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這樣的方式往往能啟動人們探索的意願,而不是立即找到一個簡單的答案。對克而言,去推敲一個問題可以為探索帶來動力,因此本書的文摘應該被視為向讀者提出的問題,而非立即到手的答案。

 

克氏曾經說過:「這些演講的目的是為了與聽者交流,而不是灌輸一堆的觀念。觀念永遠無法改變我們的心,也無法帶來真正的領悟。如果我們可以在同一時間、同一層次上達到真正的交流,便可能出現超越傳教的深度理解…因此這些演說不是在有意無意地說服你們或勸阻你們。」

 

克氏演講的風格非常簡單,他既不想做上師,也不想做循循善誘的宗教導師,更不屬於任何組織或教派,但人們越來越渴望聽到他清晰而原創的教誨。他過世之前的演講對像已經遍及歐洲、北美、南美、澳洲和印度。

 

本書節錄了克氏1933至1968年間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演說、對談及著作。克氏的第一本暢銷書《教育與人生的意義》,是在加州歐亥的一棵老橡樹下完成的著作;第二本書《最初與最終的自由》,則是在1953至1954年間由哈珀與羅出版社發行的。

 

《生活導論》則是克氏在1949至1955年間以手寫的方式記載下來的,內文在出版時未更動過一字。這本書是克氏與前來探訪他的友人的對談日記,因此你會有一種和朋友一起無懼地探究人生的感覺。書中的這幾篇文摘,約略地描述了當時的地點、景觀和週遭的動物,從大自然的美景逐漸轉入對內在的困惑、焦慮及信念的探索。某些訪談錄並沒有收在《生活導論》的三本集子裡,所以在本書中它們是第一次出現。

 

《迎向人生》及《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都是由克氏的友人瑪麗?樂琴絲在1963至1964年間編撰的,負責發行的出版社也是哈珀與羅。這兩本書是克氏與年輕人的問答記錄,現在已經被視為宗教和文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在人們理解實相和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克氏從不認為自己的角色有多麼的重要和必要。某回他對聽眾說:「講者的話語本身並沒有什麼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聽者的心必須毫不費力地覺知自己一直處在理解的狀態。如果不瞭解,而只是聽一些表面的話語,那麼我們勢必會帶走一堆的概念,然後便根據它們而建立日常生活的模式,過著所謂的精神生活。」

 

1981年他曾經說過:「我們就像朋友一樣,在某個晴朗的日子裡坐在公園裡談人生,談內心的問題,探究存在的本質,並且嚴肅地問自己,人生為什麼困難重重?為什麼我們高度發展的心智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好像只是為了生存似的?每天的生活為什麼會變成一種折磨?

 

也許我們會上教堂、追隨一些政治或宗教領袖,但日常生活總是充滿著擾動;雖然某些時刻也會出現短暫的喜悅或快樂,但生活始終佈滿著烏雲。你和講者是本著朋友的情誼來探討這些問題的,因此彼此的心中有關懷,有誠摯的情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有沒有可能活在沒有煩惱的狀態裡。」

 

胡因夢

 

 

 

 


 
文章來自網路,內容有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摘自:生命之書-365天的靜心冥想
作者:克裡希那穆提 
譯者:胡因夢
轉載:http://book.qq.com/s/book/0/24/24196/index.shtml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