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探入內在的恐懼,往往會發現我們的整個社會結構就是奠基在享樂主義之上的,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享樂,但只要人們追求享樂,就一定會滋生恐懼。恐懼與享樂是如影隨形的,這是很明顯的一件事。

 

能夠聆聽是最重要的事,不只是聽講者的話,還要覺察自己內心的反應,因為講者並不想處理任何哲學議題,也不代表印度或印度的任何一派哲學。我們關切的是整體人類的問題,而不是什麼哲學或信仰上的議題。我們關切的是人類的痛苦,我們大部分人的痛苦、焦慮、恐懼、希望與絕望,以及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失序情況。

 

我們必須為這些失序的情況、為越戰負責,因為這所有的混亂都是由我們造成的。身為不同國家及社會裡的一份子,我們必須為正在發生的事負責。我不認為我們真的認清了這份責任有多麼重大。有些人或許已經感受到這份責任而想做些什麼,譬如加入某個特定的組織或特定的信仰,將一切都奉獻給這份理想或行動。但這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也不能卸除掉我們的責任。

 

因此,我們首先必須試著去了解人類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而不是該怎麼去解決;那是以後的事。

 

大部分的人都很想做點事,我們都想致力於某種改革的行動,但不幸的是,這往往會導致更大的混亂、困惑與蠻橫。我認為我們必須從整體而非局部來看待這些問題,包括生活中的上班、家人、愛、性、衝突、野心以及對死亡的了解等等;此外還有所謂的“上帝到底是什麼”或者什麼是真理等等的問題。

 

我們必須從整體來看這一切,不過對我們來說這可能有點困難,因為我們已經習於對煩惱採取立即的行動與反應,故而看不到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是相依相生的。因此,在心理上產生革命,似乎遠比經濟或社會革命─譬如建立某種體制,不論是在美國、法國或印度─都重要得多,因為人類的問題絕非成為社會運動者,加入某個團體,退避到寺廟裡去冥想、習禪、練瑜伽,所能解決的。

 

在你們還未向講者提出問題之前,首先讓我們檢視一下這個問題。這可不是聽完一個多小時的演講回家後就忘得一乾二淨的那一類問題。我們現在要談的是全人類的問題。你我今晚勢必要下一點功夫來探索它才行。你們來這裡並不僅僅是在蒐集一些可以被讚同或不贊同的觀念,也不是要弄清楚講者將說些什麼。

 

你們會發現他想​​說的並不多,因為我們必須共同檢視這些問題,不是去下任何定論而是去了解這些問題;了解就能帶來屬於自己的行動。因此請容許我做個建議─只要聽就夠了,不要下任何結論。聆聽但不要有任何偏見或成見。因為多少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在玩文字遊戲、概念遊戲,以及讓我們原地踏步的各種意識形態,所以我們仍然在受苦、仍然處在騷亂中。我們仍然在追尋非同至樂的享樂。

 

我們已經說過,我們關切的是整體人生的問題而非其中的一個局部,因此我們要先弄清楚我們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而不是如何去解決它們,如何對治它們。因為一旦了解了問題是什麼,那份了解的本身就能帶來屬於自己的行動,我認為這是必須先弄清楚的事。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帶著結論及假設在看問題,我們的觀察之中缺乏自由,我們無法自在地去看眼前的事實。然而一旦有了觀察的自由,探索問題的自由,從那份觀察或探索之中就會產生了解。這份了解本身就是一種行動,但不是從結論中產生的行動。我們將一步步地深入探討,或許逐漸就能了解彼此了。

 

你們知道嗎,無論走到哪裡,人都是大同小異的。他們的態度、舉止以及外在的行為模式或許有所差異,但是在心理上,他們的問題都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充滿著困惑,這是我所觀察到的第一件事。

 

由於不確定感及不安全感,人不斷地向外追尋、求取,想找到一條脫離混亂的出路。因此他去找老師、瑜伽士或上師,甚至哲學家;他四處尋求答案,而這很可能也是你們會來這裡的原因,因為我們都想找到脫離這個陷阱的方式,可是卻不知道造成這個陷阱的就是我們─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

 

我們身處的社會及世界就是我們本身,這個世界跟我們是沒有分別的。我們是什麼樣子,世界就什麼樣子,而我們都很困惑、野心勃勃、貪婪,追求權力、地位與威望。因為我們殘忍、好競爭、充滿著攻擊性,所以才會建構出一個殘忍、暴戾、充滿著攻擊性的社會。

 

對我而言,我們的首要責任就是去了解自己,因為我們就是這個世界。這並不是一種自我中心的受制觀點,一旦開始深入於這些問題,你自然就明白了。

 

當我們去觀察外在世界與內心時,我們看到了什麼問題?是經濟問題,黑白種族問題,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問題,某個宗教對抗另一個宗教─難道是這些問題嗎?還是,真正的問題比這些都要深得多,而且大多屬於心理層次的問題?很顯然問題並不在外面,它們大多屬於內在問題。

 

如同我們所說的,人類的本質就是殘忍的、好競爭的、富攻擊性及掌控性的;如果去觀察自己,你就會發現這些真相。請容許我做個建議,今晚及接下來的三個晚上我們要說的東西,將不會是一系列觀念上的灌輸。講者真正想講的是一些你可以在自己身上觀察到的心理事實,因此你可以利用講者的話來做自我觀察。你可以把講者當成一面鏡子來如實地觀察自己,不帶任何扭曲地覺知自己的真相。

 

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去覺知你自己,不是依據某個專家的觀點,而是真的去觀察你自己。然後你會發現你就是這個世界:仇恨、恐懼、國家主義、宗教的分歧、相信這個不相信那個等等。透過對這些問題的觀察,我們就會覺知到自己的真相。

 

然而我們每一個人面臨的問題究竟是什麼?是某個獨立出來的問題,譬如經濟或種族問題,或是特定的恐懼、精神官能症、相不相信上帝或隸屬於某個宗派之類的問題?你是把人生看成一個整體,還是只鎖定其中的某個問題,然後把所有的能量及思想都都傾吐在上面?

 

我們能不能從整體來看人生?人生包含了經濟上的壓力、宗教信仰及教條、國與國的分裂與種族偏見。人生就是這些恐懼、焦慮、不確定感、折磨與痛苦。人生也包含了愛、享樂、性、死亡,以及人們不斷在質疑的那個問題: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實相,某種“化外之境”,某個可以藉由冥想而發現的東西?人類一直在質疑這件事,所以我們不能把它撇到一邊,只關心日常生活裡的事,就好像它沒有任何正當性似的。

 

我們很想知道是否有一個永恆的東西,一個超越時間的實相,這一切都是我們思考的議題,因此存在的不只是某個特定的問題。當你觀察到這一點時,你會發現所有的問題都是相依相生的。如果你徹底了解了某個問題,自然會了解其它的問題。

 

因此,從人的角度來看人生地圖,你會發現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恐懼。不是特定的恐懼,而是所有的恐懼:譬如對生活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對無法滿足或失敗的恐懼,對被掌控、被壓制的恐懼,對不安全的恐懼,對孤獨或不被愛的恐懼。

 

一旦有了恐懼,就會有攻擊性。恐懼會令人變得非常好動,不只是想逃避恐懼,而是恐懼本身就帶會帶來具有攻擊性的行動。如果你願意的話​​,不妨自己去觀察一下就知道了。

 

恐懼乃是人生最主要的課題之一,但是它該如何解除呢?人能不能一勞永逸地解除恐懼,不只是在顯意識的層次,同時也包括內心隱密的層次?這份恐懼能藉由分析而解除嗎?它能透過逃避而掃除掉嗎?因此真正的問題是:一個害怕生活,害怕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心,要如何才能從恐懼之中徹底解脫出來?

 

它如何能一點一滴地解除掉恐懼,這是首先要探索的問題。一個認為自己必須花時間藉由分析或內觀來解除恐懼的受制之心,要如何一步步地擺脫掉恐懼?這是傳統所採取的方式。譬如某些人有暴力傾向,卻強調無暴力的理想。他們說:“我們將逐漸達成無暴力的狀態,到那時心裡就完全沒有暴力傾向了。”

 

但這需要時間,也許得花上十年,甚至一輩子才能達到這種狀態,可是在過程中你一直都是暴戾的;你一直都在種下暴力的種子。因此必定有一個方式可以立即止息暴力;不必透過時間、不必透過分析而達成,否則我們人類就注定要暴戾一輩子了。同樣的道理,恐懼是否也能徹底止息?心能不能徹底從恐懼之中解脫出來?不是等到生命終結時,而是現在?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曾經問過,你可能會說:“這怎麼可能達得到”或“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做”。因此你一直活在恐懼中,你一邊帶著暴力傾向在生活,卻又一邊想培養勇氣,或者去抗拒它、壓抑它、逃避它,追求某種非暴力的理念。

 

其實所有的理念都是愚蠢的,因為當你在追求某種理念或理想時,你就是在逃避真相,而當你在逃避真相時,就不可能了解真相是什麼了。

 

因此若想了解恐懼,第一件事就是不逃避,這可以說是最困難的一件事了:不試圖藉由分析來逃避它,也不試圖藉由喝酒、上教堂或其它各種的活動來逃避它。其實不論是藉由酒精、藥物、性交或上帝來逃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能不能停止逃避,這是在了解恐懼和解除恐懼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認清的一件事。

 

你們知道嗎?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自由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我們只想從某個特定的事物之中解脫出來,例如從當下的壓力或強求之中解脫出來。然而自由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東西;自由並不是為所欲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自由需要極高的紀律,但不是軍人的那種紀律,不是壓制或臣服式的紀律。

 

“紀律”這個字意味著覺察,這個字的字根指的就是覺察,若想覺察某個東西─不論是什麼東西─勢必需要一些紀律,而覺察本身就是一種紀律;並不是先建立起紀律然後才去覺察什麼。其實覺察的活動就是紀律,它能幫助我們擺脫所有的壓抑和模仿。因此你能否從恐懼之中解脫出來,從宗教與國族的界分、我的家族與你的家族之間的界分解脫出來?

 

當你認出恐懼時,你會發現它是個很可怕的東西,它會讓一切事物變得暗沉,你的心會失去清明度,看不見人生的真相是什麼,或者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因此我認為,首先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是否真的能從恐懼之中解脫出來,包括生理與心理的。

 

當你的身體面臨危險時你會產生反應,這是一種本能智慧;這並不是恐懼,否則你很可能會讓自己毀滅掉。然而當心理上產生恐懼時─對未來、過去以及當下的恐懼─智慧就無法運作了。

 

如果我們探入內在的恐懼,往往會發現我們的整個社會結構就是奠基在享樂主義之上的,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享樂,但只要人們追求享樂,就一定會滋生恐懼。恐懼與享樂是如影隨形的,這是很明顯的一件事。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7c8dcb0101gzl2.html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