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到你這裡來,是想弄清楚為什麼我和妻子或其他的事物,甚至和自己都是分開的。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發現這個界分,不只在自己身上,每一個人都是如此。人們講了一大堆有關眾生一體和兄弟愛的事,但是我懷疑我們真的能解脫這份界分感嗎?我可以在智性上假裝沒有界分,我可以對我自己解釋這些界分的起因—不只存在於人跟人之間,而且也存在於理論、神學和政府之間。但是我很清楚我的心中存在著無法解決的分別心。這個鴻溝隔開了我和其他人,我永遠覺得我站在河的這邊,而其他人站在河的對岸。我們之間存在的是那深幽的河水。這就是我的問題。為什麼這個鴻溝會存在?


克:你忘了提到思想與思想之間、感覺和感覺之間、行動和行動之間以及生與死之間的差異、矛盾和隔閡。把這一些都提出來之後,我們的問題應該是: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為什麼會有界分或分歧?為什麼人會活在二元對立的狀態?為什麼我們要把人生弄得四分五裂?我們是想找出原因,還是想超越因果?我們是不是想進入分析的活動,還是想瞭解不再有分別的心是什麼狀態?要想瞭解這樣的心,我們必須觀察思想的開端,必須覺察思想的升起和結束。


思想就是過往的一切,過往的一切就是思想。當我們說必須覺察思想的升起時,這句話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覺察那個思想的真意,而不是僅知道有個思想在發生。思想的活動就是過往的一切,如果缺少了意義,思想就不存在了。一個思想就像一塊布上的一根線。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覺察這整塊布,也就是整個心念的活動。我們只想控制、鑄造或瞭解某根線的內涵,某根線也就是某個思想。整個思想的活動到底以什麼作為基礎?它以什麼內容作為基礎,那內容又是什麼?它的基礎是不是更深的思想,還是空無一物?這塊布的質料是什麼?


問:你提出的問題太多了。這些問題我從來沒想過,所以我必須慢慢消化。


克:思想是不是生活中所有分歧的起因?思想是由什麼構成的?我們所謂的心智—這塊複雜的布—它的每一根線的內容是什麼?思想就是物質,甚至是可以度量的。它來自累積的記憶,也就是儲存在腦子裡的物質。思想的源頭存在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當思想從過去升起時,我們能不能覺察—過去指的是過往的記憶和思想的活動。在過往的牢牆之外的是什麼東西?我們能不能覺察得到,這並不意味我們要回溯到更早的過去,而是要覺察到那個不被時間或記憶感染著的空間。如果我們無法發現它,我們的心除了思想之外就什麼也看不到了。你不能以思想來看思想,以時間來看時間。因此思想無論怎麼造作,怎麼否定,仍然局限在自己有限的範圍內。


在回答以上這些問題前,必須先回答另一個問題:思想到底是什麼?思想者和思想是分開的嗎?經驗者和經驗之間有差別嗎?觀察者有別於他所觀察的東西嗎?如果觀察者有別於他所觀察的東西,那麼分歧和矛盾將永遠存在。要想超越這個裂痕,我們就必須瞭解觀察者是什麼。很顯然是它製造了這個分歧。在你和你的妻子或你和那棵樹之間,製造分歧的就是這個觀察者。


那麼這個觀察者、思想者、經驗者,到底是什麼?觀察者就是永遠在活動、永遠在覺察事情、覺察自己存在的生命體。他所覺察的就是他和人、事、物及各種觀念的關係。觀察者就是思想的機械活動,他既是觀察的本身,也是神經系統和感官的知覺。觀察者就是他自己的名字、他的局限以及那份局限和生命之間的關係。這些都是觀察,更是他對自己的觀念—從過去、傳統、局限所建立的意象。


觀察者一直在思考和行動,他的行動永遠是依據他對自己和對這個世界的意象。這個觀察者在關係中的活動助長了分歧,這樣的活動是我們唯一瞭解的關係。這樣的活動和觀察者是沒有分別的,它就是觀察者本身。那個在談和這個世界的關係的就是他自己。他無法看到他的關係就是他自己的活動,也就是他自己。因此製造分歧的就是觀察者的活動,觀察者就是劃分觀者與所觀之物的活動,也就是分歧和矛盾的肇因。


我們生活中的分歧就是思想的結構,也是那個認為自己是分開的觀察者的活動。他進一步把自己想成了有別於思想的思想者。但沒有思想哪來的思想者,因此兩者是一體的。他就是經驗者,然後他又把他和經驗分開。觀察者、思想者、經驗者無別於所觀之物、思想和經驗的本身。這並不是一個口頭上的結論。如果是一個結論,它就會把這個結論及繼之而起的活動分開。當你看到了這個真相,界分就不存在了。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重點。


觀察者和所觀之物之間的戰爭,就是心中的衝突。這才是最需要瞭解的事。只有在當下,我們才能回答我們的問題;只有在當下,我們才能超越時間和記憶的牢牆,因為只有在當下,思想才停止,只有當下,思想才不助長分歧。還有另一種思想是可以溝通、可以活動、可以工作的,它不會造成關係中的分歧。正道就是活在沒有觀察者的行動中。


問:思想到底奠基在哪裡或什麼東西之上?


克:它奠基在沒有觀察者的行動之上。了悟到這一點就是大愛。我們一旦瞭解觀者即所觀之物,這份了悟就產生了—而這就是冥想。

 

愛的覺醒
https://www.facebook.com/KeLiXiNaMuTiaiDeJueXing?hc_location=timeline
http://san23.pixnet.net/blog/category/1429074

 

友善提醒:多一分的瞭解就少一分對未知的恐慌,對訊息無須批判分析,知悉即可。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哪些是對自己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歡迎轉載~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