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五點鐘,我們都聚在了寺廟的平台上。禮貌性地打過招呼之後,我們坐成一圈。按照慣例,人們要朗讀經書中的一些段落。這天早晨,所讀的段落選自這座寺廟中的文獻。賈斯特將其翻譯給我們聽。我們驚訝地發現,第一篇引文正與聖約翰所傳的《福音書》第一章相符,而第二篇則與聖路加所傳的《福音書》第一章相符。我們要求查閱我們的《聖經》以做對比。人們痛快地答應了。賈斯特幫我們進行了對照,而我們都對這兩種經書的相似性感到驚奇。


我們剛做完這件事,早飯的鐘聲就敲響了。我們都回到了裡面。飯後我們準備到下面的村子裡去,便不再想著對照經書的事了。在那個村子裡,我們看到聚集了附近的很多人。賈斯特告訴我們說,這些人主要是牧民,他們在夏天把畜群趕到高處的牧場上來,而現在回到下面山谷中去的時候就快到了。每年這些人都要在快離開時聚在一起,這是個習俗。


我們穿過村子時,遇到了埃彌爾的那個外甥。他向我們提議午飯前去散散步。我們高興地同意了,因為我們很想瞭解一下周圍的情況。在散步時,他把遠處山谷中的幾個村莊指給我們看。那些村莊顯得別有一番風味。它們的名字一翻譯過來,聽上去很像《聖經》前幾章的名字。但直到後來,在我們返回村子裡、吃了午飯並參加了集會之後,我們才明白這一切事物的真正含義。


當我們在寺廟中結識的那幾位朋友出現時,這兒聚集了大約200人。埃彌爾的外甥朝兩個男人走去,他們手裡拿著一樣東西,像一本厚厚的書。當他們打開它時,我們看到那是一只書形的盒子。盒子裡裝著一沓沓的紙,像是書頁。埃彌爾外甥的父親從中選出了一沓,然後人們把那個盒子放在了地上。他把這一沓紙交給第一個男人。那個男人打開了它,並把那些紙一頁一頁地遞給埃彌爾外甥的父親。他朗讀過這些紙頁之後,將它們交給第二個男人,而這個男人把它們放回到了盒子裡。


在朗讀紙頁時,賈斯特為我們做翻譯。我們很快便注意到,所讀的故事與聖約翰的《福音書》驚人地相似,只是內容要詳細得多。接下來的紙頁與路加的《福音書》相似,再後面的與馬可的《福音書》相似,最後面的則與馬太的《福音書》相似。


朗讀過後,聽眾們聚成一小群一小群的。而我們則和賈斯特一起去找埃彌爾,請他就這一切做出解釋。他告訴我們說,這些文獻在每年的集會上都要朗讀,而這個村子從前就是當地朗讀這些經書的中心地點。我們請他注意這些經書與《聖經》所述故事的相似性。他對我們說,《舊約》中的許多故事就出自我們剛才看到的那些文獻,而較晚的一些故事,比如耶穌受難的事,則是發生在別的地方。不過,這些文獻的核心是關於基督的誕生及其生活,其主題是在人自身之中尋找基督,力圖向那些偏離、遠離了這個典範的人指出,基督始終活在他們自身之中。埃彌爾甚至說那些事發生在哪兒並不重要,因為大師們的願望主要是使這些事的靈性意義流傳下去。


我們把這一天剩下的時間和第二天用來做對比、記筆記。由於篇幅有限,我無法在這裡複述那些內容。讀者重讀《聖經》中的章節,便可瞭解那些紙頁所講故事的靈性含義。我們發現埃彌爾外甥的父親—就是朗讀紙頁的那一位—是施洗約翰之父的直系後裔。他的家族有這樣的傳統,就是由一位家族成員在這樣的集會上朗讀那些文獻。我們所住的那個寺廟曾是約翰和撒迦利亞(即施洗約翰之父—譯注)崇敬的地方。


我們的幾位大師朋友表示想離開我們去做他們的一些事情。我們最後說定賈斯特留下和我們在一起,其他人離開。第二天我們讀完了那些文獻。到第三天,我們也要走了。儘管是在一大清早,但幾乎所有村民都起了床來祝我們一路順風。


●作者:[美國]Baird Thomas Spalding (英文版於1921年出版)
●法文版譯者:[法國]Louis Colombelle (法文版於1946年出版)
●廬影譯自此書法文版,原書名為:《大師們的生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0b07e0102v9c7.html
《靈修大師們的生活與教導》
http://san23.pixnet.net/blog/category/1415040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歡迎轉載~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NPeace 的頭像
    LoveNPeace

    LoveNPeace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