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九成的藥不用吃.jpg

內容簡介


日本醫療現況被冠上「藥罐子醫療」輕蔑之詞,而健保醫療給付居高不下的台灣,用藥浮濫的處境和日本不遑多讓。看完醫生就要領藥吃,已經成了天經地義的事。尤其上了年紀以後,身體稍有不適,就被開出大量的藥物,而且,總有遵循醫囑按時吃藥才是好病人的迷思,吃藥得一直吃到死為止。不禁令人質疑,這樣的醫療方式到底對不對?


受正統西醫教育的本書作者松田史彥,深刻反省自己身為醫生的職責與醫療的意義,他認為現代的社會壓力處境和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污染,造成過敏性疾病、免疫異常疾病、癌症、心理疾病等罹病人口爆增,而現代醫學的功能不足,以及對這些病症的不當治療,於是又衍生出更多的藥害和醫原病,這些才是最大的醫療亂源。


因此,作者早在2007年,毅然成立了全日本首創的「停藥專科門診」,從事其他醫生不願為患者做的減藥、停藥、排藥毒的診療服務。這十年來,他指導無數受藥害所苦的患者,從他們身上體悟到的事實是:「藥物的副作用是治不好疾病的大根源!」「世界上沒有要吃一輩子的藥!」


許多人會強烈質疑:「不開藥的醫生,還算是醫生嗎?」松田史彥一語道破醫生的價值與藥物的定位,他認為:所謂的醫生是引導患者改變生活習慣、調整生活作息,使人體「自癒力」充分發揮的指導者,而藥物充其量只是醫療上救急的輔助品而已,所以,真正幫助我們恢復健康的是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癒力」。


九成藥,幾乎不用吃!問題出在:健檢標準嚴苛、藥物副作用、新藥創新疾病


「膽固醇稍微高了一點!先吃藥吧!」「血糖值很高!是糖尿病沒錯,先吃降血糖的藥!」「睡不著?先開點安眠藥來吃!」;反之,當醫生只說:「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絕大多數的病人都相當錯愕,甚至還主動要求醫生開藥。


作者歸納了絕大多數的藥物為什麼可以不用吃的三大理由:


第一個理由→健檢數值造就了假病人。很多人明明沒有生病,卻被診斷為病人,尤其以三高疾病最多,像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檢驗項目,因為標準值訂得太過嚴苛,使得「假病人」的人數暴增,而且這些人都在吃也許用不著吃的藥。


第二個理由→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副作用。「藥極必反」,藥物副作用是如假包換的真疾病。因為所有的藥物就是毒,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反應會讓身體產生新的疾病,這些新疾病就被冠上「副作用」的名稱與服藥的人為伍,尤其是經年累月服藥的人,更容易出現副作用。例如靠藥物降膽固醇,反而會造成肌肉病變、肝臟損傷、憂鬱症、癌症等許多疾病增加。治療骨質疏鬆藥物會造成大腿骨折、下顎骨斷裂,甚至有致癌風險。


第三個理由→新藥開發所創造的新疾病。這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怪異現象,當我們週遭突然出現○○症候群、○○病等新病名,電視開始熱播某種新藥剛好可以治這些新的疾病,而也越來越多的人被診斷得了這些新的疾病,恰巧就配合這些新藥的推出。


「識藥毒性」是減藥、停藥、一輩子不吃藥的基本功


他所開設的「停藥專科門診」,首要目的在於解救多重用藥或過度用藥的高齡銀髮族、長期服用精神藥物的身心患者,以及長期使用抗過敏或類固醇藥物的病人,因為這些病人不論是用藥量或者是服藥時間,都遠比其他疾病還多,甚至吃了這些藥根本是治標不治本,還會造成病情加重。


作者並沒有全盤否定藥物的想法,只是想提醒藥吃多了可能飽受副作用之苦,吃越久副作用出現的機率就越高,不得不審慎。因此,作者在本書針對「隨手可及的成藥」、「用藥過度」、「長期用藥」、「吃藥才安心」的讀者,貼心用兩大章節分別例舉了「好轉了就可以停藥的疾病」,以及「就算醫生說要吃一輩子的藥,也可以慢慢停藥的疾病」等,做詳細說明。


作者尤其要提醒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西藥原料絕大多數都來自石油,那種藥物當然是毒藥!書中援引大量的醫療數據、臨床統計和研究,佐證「藥即是毒」、「不輕易用藥」的主張其來有自,對於現代醫療「為了賣藥而製造疾病需求」的商業操作毫不忌諱地加以批判,更明指醫療造成的「醫原病」,才是造成人類死亡原因第一位的真兇。


停藥比吃藥更難!但是,世界上也沒有要吃一輩子的藥吧?!


醫療行為的用藥風險始終存在,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不吃藥,後果不堪設想。」諸如此類的催眠暗示實在太強了,讓患者產生的不安感和恐懼心理遠遠凌駕在「應該停藥」之上,導致停藥變成一件艱鉅的任務。話說回來,能夠一步一步減藥,降低服藥劑量,直到停藥不再吃藥,是最好不過的事了。


作者列舉了高血壓、糖尿病、靠類固醇控制的慢性病患,以及失眠、發展遲緩等精神疾病患者,這些人不是被醫生告誡必須吃一輩子的藥,就是藥物成癮斷不了,在潛意識之中讓藥魔給箝制住,也因此必須更加小心且按步就班地遵循減藥、停藥指導,才能順利熬過減藥後的病情反彈等種種風暴。


本書特色  


(一)不是教你不吃藥!但先釐清自己是不是:健檢數據病人、副作用真病人、新藥物的假病人?


要想真正擺脫藥物的控制,必須以知識力為後盾,不被媒體和有心人操弄。本書直言不諱地公開當今醫療現況不能說的秘密,像是:健檢數值訂得太過嚴苛,造就了假病人,尤其是我們熟知的三高疾病;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副作用,副作用成了真疾病;以及新藥開發所創造的新疾病,尤其憂鬱症被形容是心靈感冒,其實暗藏著製藥廠商的廣告宣傳。還有很多都是連醫師都很難察覺的「造病法則,讓許多人成了不明不白地成了「藥罐子」。


(二)藥不只「治病」,也會「致病」!用藥過度只是現代不當醫療冰山的一角


作者大膽直言,日本隱藏版死亡原因的第一名,是醫療造成的。治療的真義在於「排毒不吃毒」,但醫療現場的許多過度用藥、多重用藥、藥物副作用層出不窮,從抗生素製造出超級細菌、膽固醇藥物造成肌肉病變到精神疾病、骨鬆藥物只會讓大腿骨更容易骨折、降血壓藥會吃出腦梗塞、類固醇竟引起久咳不癒、安眠藥的成癮性會導致阿茲海默症、治療過動症藥物讓孩子變成了活死人…。用藥過度只是現代不當醫療冰山的一角。


(三)疾病不必靠藥醫!「停藥專科」與「替代療法」將是醫療體系的必然存在


患者真正期盼的是一份安全感,如今,藥物不見得是患者獲取安全感的手段了。作者首創全日本的「停藥門診」,戒的就是醫生的處方藥物,很大膽也很冒險,但她絕不會是孤軍奮戰的一員。作者主張,醫療的本質必須從指導病人正確飲食與生活作息著手,因此他只不過回到當醫生的原點如此而已。


也因此,傳統的中醫藥、針灸、氣功、斷藥指導、矢追衝擊療法、溫熱療法、營養治療等等,運用統合醫療,全面性的支持身體自癒能力發揮作用。相信不久的將來,「停藥專科」與「替代療法」將是醫療體系的必然存在。


(四)好好過生活!這就是最好的自我減藥、停藥療法,更是健康生活的真諦


台灣的醫療過度與藥物濫用問題比起日本有過之無不及,大眾必須要對自己的病痛負起責任,從根本調整自己的心態、觀念和生活,而不是把健康問題丟給醫生,然後大把大把的藥物往肚子裡吞,天真地認為可以就此治好身心病痛。本書可說是良心衛教,能給予一般民眾乃至醫療從業者很大的省思空間。換言之,想要減藥、停藥成功,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紓壓、心靈充電等持之以恆的自我照顧才是成敗關鍵。


你真的需要吃那顆藥嗎?
 

醫生開的藥不就是要吃嗎?


當你到醫院求診,診斷結束時醫生完全沒有開出任何的藥物處方,只說:「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這時你會做何反應呢?我想大部分的病患應該會感到萬分錯愕,隨之產生滿滿的不安,有的人可能會對醫生提出要求:「不要說觀察什麼的,可以開個藥給我嗎?」


我們現在的醫療現場,已然形成「看病就是要拿藥、吃藥」的不成文規定。也就是說,在病患的潛意識裡,他們堅定地認為「替人治病的不是醫生,而是藥物」。


這是多麼大的錯誤認知啊,藥物充其量只是醫療上的輔助品而已,真正幫助我們恢復健康的是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癒力」。


醫師則是教導我們如何改變生活習慣、調整生活作息,使人體「自癒力」充分發揮的指導者,只有在必須協助「自癒力」撥亂反正、正常運作的情況下,或者事態緊急,必須立即解除人體所面臨的威脅、痛苦時,才使用藥物。這也才是用藥、服藥最初的目的。


正確的用藥觀念是服藥前必先質疑


目前的醫療現況又是如何呢?


只要跟醫生說身體哪裡不舒服,馬上就可以領藥、吃藥。健康檢查的檢驗值只是超過正常參考值一點點而已,得到的醫囑就是先領藥、吃藥再說。如果藥物真的能夠治療疾病,當然要吃藥。不過,如果問筆者對服藥的意見的話,筆者認為絕大多數的藥並沒有存在的必要,是不需要服用的。然而,我們現在的醫療實況是:


「膽固醇稍微高了一點!先吃藥看看吧!」


「血糖值很高!是糖尿病沒錯,先吃降血糖的藥看看吧!」


「睡不著?先開點安眠藥吃看看吧!」


「覺得悶悶的?吃點會讓心情開朗的藥看看吧!」


像上述這些例子一樣,只要病患一抱怨自己哪裡不舒服,醫生馬上開藥處置,醫生像極了藥房推銷藥品的店員。這就是現今的醫療常態。而病患也早已對這種有病就吃藥的醫療習以為常,人的生理和心理也就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無藥不成醫」的定見。


醫師當然需要大大的反省,不過,病患本身也應該改變一下用藥的態度,不要再「醫生說甚麼藥就吃甚麼藥」了。


「那顆藥真的需要吃嗎?」服藥之前存疑、質疑,只是恰如其分的做法而已。


高血壓是疾病嗎?


「血壓降下來就能夠健康長壽」,這句話只對了一半


我們在上一個章節裡講過,「高血壓是標準值製造出來的疾病」。如果讀者認同這句話的話,也許心裡會產生一個疑問。


「既然如此,那麼高血壓是疾病嗎?」


高血壓治療的最重要目的是「為了預防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腦中風、腦溢血等腦血管病變」。也就是說,「血壓過高會帶來一連串危及性命的併發症,所以才需要把血壓降下來。」


「血壓降下來就能夠預防疾病,健康長壽。」這句話當然不是胡說八道,只是,也不意味著健康長壽就等於血壓不高,血壓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不能用二分法簡簡單單的就下定論。


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曾經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就是最佳的佐證。該研究以一百六十三位、一百至一百零八歲的高齡者為對像進行調查,綜合包括飲食、如廁、洗澡、步行、失智症程度等生活自理能力做自立自主度評估。


結果顯示,自主度最高的族群,竟然是收縮壓落在「一百五十六至兩百二十」那一階的高齡者。在失智症程度方面,也顯示「血壓較高的人,認知能力較佳」的傾向。


為什麼血壓會隨年齡增加?


看到這裡,對深信「高血壓是奪命殺手」的人來說,不僅會感到震驚,同時也難以置信吧?血壓會隨著年齡增加是有它的道理的。


血壓是用來運送血液的,只有充分的血壓才能將血液送到包括大腦和肌肉在內的全身上下。就生理特徵來看,年紀愈大,血管壁會因為血管硬化變得越來越沒有彈性,血管內部也會變得越來越狹窄。這時心臟若要將血液輸出,就需要較高的血壓才能達到。


高血壓與年齡老化有關,實在是再單純不過的道理。假如我們硬是要將血壓降下來的話,會發生甚麼後果呢?關於這一點,筆者會在降血壓藥物章節中做詳盡的說明。


總而言之,我們不能說血壓稍微偏高是疾病。


如果正值三十、四十歲的青壯時期,血壓就飆破一百八十或兩百,當然要利用藥物做積極的治療,但話說回來,改善生活習慣,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有效控制血壓,筆者還是不建議吃太多血壓藥。


也有人因擔心、不安,動不動就量血壓,像這樣提心吊膽過日子,反而更容易讓血壓上升。


為什麼憂鬱症患者的人數突然暴增?


「你的心感冒了!」暗藏玄機的製藥廠廣告


據厚生勞動省的「患者調查(2014年)」報告,包括躁鬱症在內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總人數,由1996年的43萬3000人快速竄升到111萬6000人,近十八年來精神疾病人口成長了2.6倍。


讀者的週遭或許有一、兩位正在看憂鬱症等身心科門診的人,或許也有症狀嚴重到留職停薪在家休養或住院治療的人,不是嗎?是的,有情緒障礙困擾的人確實不少。


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之所以從1990年代開始快速增加,當然有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一是藥廠把憂鬱症比作是「心靈感冒」,重複不斷的舉辦盛大的造勢活動。這樣的廣告有效的降低了民眾前往精神科或身心科求診的心理門檻,「每個人的心靈都可能傷風感冒,當然要找醫生看病,哪裡丟臉了?」曾幾何時有煩惱就找醫生的觀念悄悄的在人們的心裡紮了根,不再諱疾忌醫。憂鬱症的宣傳活動可說是成功到位。


藥廠是營利單位,不是公益慈善團體,造勢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賣新上市的抗憂鬱症藥。除憂錠(Paroxetine)、百憂解(Fluoxetine)等被稱為SSRI的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剛好都在這個時期出現。


心病靠「時間藥」來醫,好的更快速


回過來看看比日本更早廣泛使用抗憂鬱藥物的歐美國家,如何看待憂鬱症呢?


在那個不使用抗憂鬱藥物作為憂鬱症的治療方式的時代,也就是以「典型憂鬱症」病患為主,憂鬱症尚未被擴大解釋的1960年代,報告指出:「整體來說,無論是否經過治療,憂鬱症、憂鬱狀態最後都會復原,是預後狀況最為良好的精神疾病之一。」


這是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NIMH)的報告。


無獨有偶的,十九世紀的德國精神科醫師埃米爾‧克雷佩林(譯註:EmilKraepelin,1856年到1926年。德國精神病學家、現代精神病學的創始人。精神官能症、精神病、阿茲海默症等專有名詞皆由其命名)就曾說過:「憂鬱症患者即使沒有經過治療,通常也都能夠在六到八個月內恢復正常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說:「不要把阿公阿嬤時代的事情拿出來講,醫學一直在進步。」


那我們就來看一份1995年的報告。1995年的時候,憂鬱症的定義已經放寬了,治療方式也加入了抗憂鬱症藥物,當我們看完了這份報告,應該就能夠瞭解了。這份報告同樣出自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報告上說:「憂鬱症患者當中,無法扮演好社會角色的可能性,接受藥物治療者比未接受藥物治療者高出三倍。無法就業工作的可能性則高出七倍。」也就是說,無論是「典型的憂鬱症」或是「擴大解釋的憂鬱症」,在不使用抗憂鬱症藥物的條件下,恢復正常的速度最快。


儘管如此,美國的精神醫學界並未正視該報告,仍然持續使用抗憂鬱症藥物。結果,美國境內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人數,從1955年的38200人翻了好幾番,來到了2008年的九百萬人。


日本彷彿不落人後似的,也製造出了超過一百萬名的憂鬱症患者。


「所謂醫療的進步」,暗藏了「疾病的定義改一下,服藥的人口多更多」的玄機,不是嗎?


這六十年來,精神醫學製造出超過三百種的精神病


線上就能做的量表評估根本包藏禍心


精神科的診斷幾乎取決於醫師個人的主觀判斷,說它欠缺科學根據一點兒也不為過。說的極端一點,只要評量表填一填、病歷表寫一寫,很輕易的就可以讓人變成病人。

 

相信最近大家應該常常聽到「發展遲緩」這個病名,按照遲緩障礙的性質,又被劃分為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習障礙等各式各樣的「病名」類型。


大多數的人對「發展遲緩」的理解,應該是發生在小孩子身上的疾病,但現在也有長大的成人被診斷為ADHD。


我們可以來看看以下這個例子。一位三十八歲的患者前來筆者處求診。起初她因為家中遭小偷入侵,受到嚴重驚嚇,精神出現極度恐懼與不安,因而到身心科就醫。醫生給她一張簡單的量表勾選,看完她填寫的內容後就說:「你應該是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然後開了SSRI類的Escitalopram(Lexapro立普能錠)和安眠藥佐沛眠(Zolpidem)給她,要她按時服用。患者驚訝不已,於是來到筆者的醫院。不用說,她當然沒有必要吃這些藥。


作為身心科醫師診斷依據的評估量表,實在是「包藏禍心,入人於病」的工具,讀者自己也可以試著做做看第四十八至第四十九頁的評估量表。


結果如何呢?是不是覺得有很多人會被診斷為「ADHD或疑似ADHD」?只要填了,人人有機會成為ADHD,筆者也不例外,也會被鑑定為成人ADHD。


孩子的情況又如何呢?我們的孩子應該通通會被診斷為「疑似過動兒」吧?


大家仔細看一看量表所列出的觀察行為,按照這種量表被貼上ADHD標籤的孩子們,充其量只是「一群小屁孩」罷了,不是嗎?


這一類評估量表都是從《DSM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簡稱DSM)》衍生而來。DSM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作為評估病人狀況的診斷準則。


「DSM」從1952年出版第一版至今,已經到了第五版。第一版收錄的精神疾病數量有112種,到了「DSM-5」增加到近500種,短短六十年就製造出超過三百種以上的疾病。


被診斷為病就鬆了口氣,多麼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


不可否認,校園裡確實存在著會做出病態問題行為的患兒,但從整體來看,仍然屬於少數中的少數。再者,大人要求孩童要專注、要集中精神、要沉著穩重,不是件很奇怪的事嗎?


儘管事實如此,但老師、家長在雙手難敵四拳的情況下,早因需要處理一群孩子而筋疲力盡,剛好趁著ADHD這個病名問世,把孩子的行為當成問題,通通帶去醫院丟給醫生處理。

 

投藥數量增加,引起副作用的機率必然增加


副作用才是如假包換的真疾病


包含市售的成藥在內,現代所謂的「西藥」,基本上都是由化學物質合成,如果說「沒有副作用的藥就不是藥」,可是一點兒也不為過。換句話說,為了治療某種不適的藥物,或多或少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尤其是冠上「抗○○藥」、「○○拮抗劑」、「○○阻斷劑」、「○○抑制劑」等名稱的藥物,副作用更是明顯。這些藥物的作用是使體內部份的酵素和神經傳導物質等被阻斷或被抑制,以中止症狀,達到檢查數值下降的目的。


當身體出現異常時,人體的自癒系統就會展開修復工作,在這康復過程中就會出現某些症狀。這是人體為了恢復健康所演化而來的一套機制。如果使用藥物強迫自癒系統停止,干擾它的運作,只會讓自癒力變成「軟腳蝦」。


有些藥物具有「選擇性」的特點,會針對危害身體的物質做攻擊。不過,實際上並不會這麼如人意。人體是從一個細胞開始反覆分裂組成的,藥被吃下肚以後,大量的化學物質隨即被腸胃吸收,同時被送到身體各部位。結果,藥在殺傷有害物質的同時,也對正常的組織細也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作用。


譬如降血壓的口服藥,服用之後,也會攻擊與血壓無關的其他臟器。


藥物一定附有使用說明書,鉅細靡遺地記載各種大大小小的副作用,這是因為藥物確實存在著引起副作用的可能性,而且有些副作用連藥廠、醫師、藥劑師都想不到。


身體的不適若因為服藥而獲得改善的話,無論是誰都會開開心心地喊:「有效!」如果從暫時解除痛苦的角度來看,當然有最好吃一下、吃了比較好的藥物。


筆者原本就沒有全盤否定藥物的想法,只是想提醒讀者,藥吃多了可能飽受副作用之苦,吃越久副作用出現的機率就越高,不得不審慎再審慎。

 

 

 

作者:松田史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93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CTuuXAdo8

 

 

 

 

 

 


友善提醒:閱讀文章時請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哪些是對自己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或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個活在永久和平、自由、繁榮與實現真善美之新世界的可能。感謝所有光愛存有們的付出,感謝一切美好的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NPeace 的頭像
    LoveNPeace

    LoveNPeace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