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之所以需要面具的遮掩,是因為面具能夠在許多方面保護我們的心靈。儘管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摘下面具,還原成真實的自我,但要達到這一目標,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楚面具的作用。

 

當那位僧人最終鑿開佛像外面的黏土外殼時,佛難道會說"終於解脫了!我對這層黏土實在是深惡痛絕"嗎?還是會為這層黏土賜福,因為有它保護佛像才不至於被敵軍掠走,背井離鄉?

 

我自己年輕的時候,總是把大大咧咧、滿不在乎的態度作為保護自己的黏土殼。似乎只要對自己說一句"這一切我都不在乎",什麼樣的事情都可以挺過去。當我開始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時,這層黏土就裂開了一條縫隙,讓我得以窺見裡面金子的顏色。然而,只有當我學會理解這層黏土存在的意義,以及它的具體成分-我用來保護自己的各種觀念和情感時,才能最終打破它,讓內心世界重放光芒。

 

你心中的黏土殼,就是你用來展示給別人看的那層面具。藏在面具之下的那些特質,就是你內心的陰影。陰影的內容往往與我們所展示的面具截然相反。有些人表面上無比堅強,內心卻非常敏感;有些人表面上風趣幽默,內心卻非常悲觀;有些人表面上和和氣氣,內心卻非常暴躁;有些人表面上聰明伶俐,內心卻總覺得自己非常愚蠢。許多時候,我們的面具實在太過完美,不僅騙過了別人,也騙過了我們自己。要想透過面具檢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們必須首先意識到這一點。當我們感到不滿意、不高興、不痛快的時候,這是我們的面具與內心陰影在相互衝突。

 

要想改變生活,你必須首先改變觀念。你必須承認面具本身的積極意義-保護你的心靈免遭傷害,而不是一味把面具當成妨礙你實現夢想的阻力。畢竟,面具也是你的一個方面,也是你內心世界的一部分。

 

當你找回真實而完整的自我時,自然也就不再需要面具的保護了。你用不著再偽裝成另一個人,用不著再掩飾任何東西。大多數人之所以很難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不願承認"自我"的客觀性,不願交出對自己生活和情感的控制權。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中曾說:

"我們記不起自己真正的身份-本性。因為狂亂和害怕,我們到處尋找,胡亂抓一個認同者,卻抓到一個正掉入深淵的人,這種虛假無知的認同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所謂的'自我'。"

 

 

 

文章來自網路,內容有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活出真實的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作者:黛比.福特
譯者:嚴冬冬
線上閱讀:http://book.qq.com/s/book/0/19/19213/index.shtml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