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實在是一件複雜的工作,除了勇氣,還需要彈性與判斷力。在追求全然誠實的同時,也能在適當的時機保留真相;而在為自己負責任的同時,也要能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為了追求有效率的組織生活,必須能隨時留心不逞一時之快,放眼未來;但為了生活的愉快,我們又必須為現實生活,適時採取行動,換言之,紀律本身還是需要約束,我稱這種約束為平衡。
平衡是一種彈性的紀律。以生氣為例,當我們發現外界侵犯我們的生理、心理領域或令我們失望時,我就會生氣。它一種求生的反擊方式,人不會生氣就永遠受欺壓,直到被消滅為止。只有靠生氣才能繼續生存。但是我們往往發現,別人侵犯的動作其實並非故意,或者即使是故意,但由於種種考慮,直接跟他們衝突對我們更加不利。這時,大腦較高層次的中樞(判斷力)就必須約束較低中樞(情緒)稍安勿燥。要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成功,不但要有生氣的能力,也要有生氣而不表達出來的能力。
更甚者,還要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要委婉,有時要直接,有時該力持冷靜,有時卻不妨暴跳如雷。我們不但要認清生氣的場合,表達的方式也必須合適宜,所以得建立一套複雜而有彈性的系統。由此可知,一般人要等成年,甚至中年以後才學會怎麼生氣,實在不足為怪,而一輩子都無法掌握生氣訣竅者大有人在。
必須在各種互相衝突的需要、目標、責任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才有成熟健康的心理,這需要不斷的調適。平衡的最高原則是「放棄」。我永遠記得我九歲時學會的一次教訓。那年夏季,我剛學會騎自行車,高高興興的去練車。我家附近有個陡坡,下坡有個轉彎。那天早晨,我疾馳下坡,速度帶給我極大的快感。當時我覺得踩剎車減速會剝奪這種快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自我懲罰,因此我決定到山下轉彎處減速,硬轉過去。結果幾秒鐘後,我被拋出好幾英尺,躺在樹叢裡,身上破了好幾處,傷口在流血,而我的自行車撞上一棵樹,前輪整個變了形。我失去了平衡。
「放棄」的哲學
平衡被視為紀律的一部分,就是因為放棄某些東西會帶來痛苦。我不肯用放棄速度的快感換取轉彎時的平衡,結果發現去平衡比某種程度的放棄更痛苦。人生歷程中,我透過其它形勢重溫這一課。每個人通過人生的急轉彎時,都必須放棄自己的一部分。
唯一逃避這種放棄的方法就是永遠留在原地,哪兒都不去。說來令人詫異,但大部分人卻真的選擇了這個變通的辦法。如果你認為他們的行為奇怪,那是因為你還不了解放棄的痛苦有多深。降低下坡的速度、少發一頓脾氣都不過是次要的放棄形式,若放棄人格的特徵、放棄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意識形態或整個人生風格,就令人無法等閒視之了。但是一個人要在人生旅途上不斷前進,早晚都會面臨這些重大的關頭要抉擇放棄。
最近有天晚上,我打算多花點時間親近我十四歲的女兒。她要求我陪她下棋已經好幾星期了。我一提議下棋,她就欣然同意。我們棋力不相上下,第二天她得上學,下到九點時,她要求我加快速度,因為她上床的時間到了。我知道她自小養成準時就寢的習慣,但我認為應該由她這方面做犧牲,所以我說:「急什麼?晚點上床有什麼關係,早知道下不完就不要下,何況我們正玩得高興。」
我們又下了十五分鐘,她愈來愈顯得不安,最後她哀求說:「拜託啦,爹,快點下啦!」我回答::「不可以,下棋是場嚴肅的遊戲,要下得好就不能急,如果你不打算好好下,那就根本不要下。」她愁眉苦臉地又下了十分鐘,突然大哭起來,叫著她情願認輸,直奔上樓去。
我立刻覺得自己又回到了九歲的時候,遍體鱗傷的倒在樹叢裡。顯然我又犯了一個錯誤。很明顯的,我又忘了下坡轉彎應該減速。我一開始是要陪女兒開心,但九十分鐘後,她氣得直哭,連話都說不出。出了什麼差錯?答案很清楚,可是我拒絕正視它。我在痛苦中踱了兩個多小時,終於承認我允許贏棋的慾望壓倒女兒開心的念頭,搞砸了這個晚上。
我覺得非常沮喪。我怎麼會如此失去平衡,鬥志過於高昂?我漸漸覺悟,自己必須放棄一部分贏棋的慾望,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一輩子都求勝心切,這種態度為我贏得很多東西,下棋不想取勝,怎麼可能?我做任何事都一定要全力以赴才覺得安心。全力以赴的下棋,就不可能不嚴肅,不以求勝為目標。可是我必須改變,因為我知道我的好勝心會使孩子日益跟我疏遠,如果我不調整自己的模式,不必要的眼淚與憎恨還會發生。我會繼續覺得沮喪。
我的沮喪已經消失了,我已經放棄下棋必贏的慾望,那部分的我已經消失了,死了。它非死不可,是我把它殺死的。我用一個成功父親的慾望殺死了它。做小孩子的時候,求勝的慾望對我很有幫助,但現在身為人父,它對我反而構成妨礙,非消滅不可。時機已經改變,我必須跟著調整。我一點也不想念它。我本來以為我會想念它,但事實不然。
由於心理健康的人必須成長,而放棄過去的自我是心靈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因放棄而感到沮喪是一種相當正常而健康的現象。只有當某些事情干預放棄的過程時,它才會變得不正常或不健康,使得過程無法完成,沮喪一直延續,無法化解。
一般人看心理醫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沮喪。換言之,他們考慮接受心理治療之前,已經開始了放棄(或成長)的過程。就因為這過程中出現困難,促使他們找醫生求助。因此,醫生的責任就是幫助他們完成這段成長的過程。
但是病人本身往往並不瞭解自己所處的狀況,相反的,他們經常擺脫沮喪,「回復過去的老樣子」,他們根本沒有想到,「老樣子」已經不存在了。不過,他們的潛意識卻瞭解真相,而在他們發覺之前,已經在潛意識的層次上展開放棄與成長的過程。病人常常 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會覺得沮喪」,或者把沮喪歸咎給不相干的因素,因為他們意識上還不願承認:過去的自我和「老樣子」已經過時。他們還沒有發現,沮喪是一種信號,代表為著追求成功與適應,必須有重大的改變。
三十年前,著名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c Ericson)曾列舉了八種人生的危機,現在經常有人提起的中年危機,就是因為我們必須放棄過去倚重的處事與看事的方式,才能成功地邁入下一個階段。很多人就是因為不能或不願承擔痛苦,不想放棄無法再保留的過去,以致無法度過危機,也不能以由成長享受重生的樂趣。以下簡單的按照發生的順序,把不斷邁向成熟的人生過程中,必須放棄的生活環境、慾望與態度擇要列出:
我們必須放棄過去倚重的處事與看事的方式,才能成功的邁入下一個階段。嬰兒期,不需應付外在的要求無所不能的幻覺全然佔有(包括性方面)父或母或兩者的慾望童年的倚賴,父母經過扭曲的形象青春期自覺擁有無窮的潛力無拘無束的自由青春的靈敏與活力青春的性吸引力永生的錯覺對子女的權威各式各樣暫時性的權力身體健康能獨立自主最後,自我與生命本身。
上述的最後一點—放棄自我與自己的生命—在很多人的感覺上,可能正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殘酷證據,它使人生成一個可忍受的拙劣笑話。今天的西方文化把自我奉為至為至高無上,格外把死亡視為一種非抵制不可的奇恥大辱。但事實就是如此,人類只有放棄自我以後,才能得到最大的人生喜悅。生命的意義存在於死亡當中,這個「秘密」是一切宗教的核心。
放棄自我是一種漸進的過程,它會不斷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痛苦與折磨。成人的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極其為重要的技巧,我稱之為「涵容」(Bracketing),是促進心靈成長不可或缺的工具。涵溶基本上就是肯定自我、保持穩定與放棄自我 (也就是暫時忘懷自我,為新資料騰出空間)以換取更大更新的知識之中,取得一個平衡。神學家基恩(To a Dancing god)一書中,把這種紀委描述得很好:
我必須超越以既有一切或以自我中心為出發點的觀念。在消除和彌補了從個人經驗中產生的成見以後,才會出現真正成熟的認知。達到這種認知包括兩個步驟:去除熟悉的、追求新鮮的。每當接近陌生的人、事、物,我們往往讓過去的經驗、目前的需求和未來的期望,決定我們要看到的東西。為了充分欣賞每一次接觸的獨特性,我必須涵溶我的成見與情緒相當長的時間,讓陌生新奇的事物能夠進入我的感官世界。無分涵溶、彌補和消除,我都必須要求自己表現成熟的自我認知與誠實的勇氣。若少了這樣的紀律,每一刻現在都將淪為過去經驗的重複。為了體會所有人、事、物真正的新鮮獨特之處,使它們都能在我的裡面扎根,我必須打散自我。
涵溶說明了放棄與遵守紀律的主要結果:你獲得的永遠比你放棄的多。自律就一種擴充自我的過程。放棄的痛苦猶如死亡的痛苦,但舊的死去,新的才會誕生。生與死原是一體之兩面。建立更新的更好的觀念與理論,就代表舊的觀念與理論必須死去。詩人艾略特(T S Elion)在詩作「三博士之旅」(Journey of the magi)末節,描寫三位智者皈依基督教,放棄他們過去世界觀的痛苦:
這一切了生在很久以前,我記得,我完全不後悔,但記下這一點,記下這一點:我們一路被帶去是為了誕生或死亡?是誕生,沒有錯,我們有證據毫不懷疑。我見過誕生與死亡,但一直以為它們不同;這場誕生對我們而言是艱難與痛苦,像死亡,我們的死亡。我們回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王國,但在此再也不覺得安逸,一切仍是老樣子,外邦人抓緊他們的神,我樂於再死一次。
雖然今世肉體的死亡是否真的帶領我們進入輪迴的新生,仍是一個不可解的迷團,但人生卻的確是一連串生死相循的過程。兩千年前,羅馬哲學家西尼卡(Seneca)說:「人生不斷學習生活,更奇怪的是,人生也不斷學習死亡。」顯然,人活得愈久,經歷重生的次數就越多,經歷死亡的次數也就愈多。換言之,也經歷了更多的痛苦與歡樂。
今生今世有沒有可能避免情緒上的痛苦?或換一種較委婉的說法:心靈有沒有可能朝著能把生存之苦降至最低的方向發展?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肯定是因為一旦我們完全接受了痛苦,在某種意義上它就不再存在;同時因為紀律經過不斷練習就可臻於完美之境,個人的心靈成熟度有了長足的進步之後,就像小孩子視為天大的難題,落到大人手上就迎刃而解,痛苦也是如此。最後還有一個理由:心靈成熟的人都有豐富的愛心,愛得愈多,快樂也愈多。
但答案也是否定的。這個世界迫切需要有能力的人,熟練的紀律與盈溢的愛心使心靈成熟的人成為最適當的人選。他們的外表可能很平凡,內心卻擁有無以倫比的力量,默默地,甚至秘密的發揮他們的力量。但發揮力量勢必涉及作決定;在全盤考慮下作決定,遠比一知半解時作決定來得痛苦。就像兩位將軍,各派一萬名士兵去打仗,對其中一位將軍而言,這一萬人是一項戰略工具的一部分,對另一位將軍而言,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每一個士兵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一個家庭的一分子。面臨生死關頭,誰比較容易下決定?或許有人會說:「心智成熟的人跟派兵打仗的將軍根本是無從比較的兩碼事。」但擔任企業總裁、醫生、老師、父母,都會碰到必須作影響別人一生的抉擇機會。最好的決策者必須願意為決策承擔最大的痛苦,而且不損及自己的決策能力。「一個人的偉大與否端視他受苦的能力,但偉大是一種快樂」。這話乍看矛盾,其實不然。佛教徒經常忘懷佛陀歷劫之苦,基督教徒也常忘懷基督救贖之樂。其實基督在十字架上捨身的痛苦,與佛陀在菩提樹下的極樂,也不過是一體之兩面吧了。
最後重申一遍平衡與放棄的本質:你必須先擁有某些東西才能放棄它。還沒有得到的東西不可能放棄,獲勝之前談不上放棄勝利,唯有先確立自我才能放棄自我。這個道理似乎很明顯,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就是因為缺乏實踐的意願而無法成長。他們相信自己辦得到,卻不願面對從頭開始,按部就班的痛苦,他們到偏遠處隱居或學習做木工,以為憑藉這些表面的模仿,就可以操捷徑,進入超凡入聖的境界,卻始終沒有發現,多年來自己一直停滯在幼稚的階段。
或許有人會問,生物反饋、冥思、瑜珈、心理分析是否也算紀律的一部分,我認為它們都只有輔助的作用,真正的紀律訓練還是我介紹的四大重點:不逞一時之快、承擔責任、忠於真理以及保持平衡。只要不斷用心去實踐,任何人都能從而提升心靈的層次。
文章來自網路,內容有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少有人走的路 The Road Less Traveled
線上閱讀: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0822.html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