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當下的力量 (5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所有內心的抗拒都是各種形式的消極體驗。所有的消極心態都是抗拒。在這種情況下,這兩個詞幾乎是同義詞。消極心態包括煩躁、沒耐心、暴怒、壓抑、怨恨、自殺性的絕望等。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臨在和本體相同嗎?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在東方,這種未顯化狀態是否被稱為氣,一種宇宙生命能量?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純地觀測一個情緒,透徹地感覺它,如此一來你就是照它本然的樣子承認它、接受它了。我們最容易辨識的一些情緒是:憤怒、恐懼、悲傷等。其他的也許比較難以標識。也許只是介於情緒和生理知覺之間,模糊的不安感、沉重感、或拘束感。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重要的不在於你是否能給它一個心理標籤,而在於你能否盡你所能地把它的感受帶到覺知裡。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智的問題,無法在心智的層面得到解決。一旦你瞭解了心智的根本失能之後,你需要去學或瞭解的實在不多。研究心智的複雜,並不能使你超越心智。就像研究瘋狂不足以創造理智一樣。你已經瞭解無意識的基本機制:心智認同。它創造一個虛假的自我—我執,作為植根於本體裡真我的代用品。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內在有一個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實相。我們稱之為隱含生命(unmanifested)、萬有的無形源頭,所有眾生內在的本體(存在)。這是一個深沉的寧靜與和平,卻又洋溢喜悅和深刻生命力的領域。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情裡有喜悅、有容易和輕快嗎?」如果沒有的話,那麼時間就掩蓋了當下這一刻。而你也把生命感知成一具重擔或掙扎求存了。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當你的思想流產生間隙的時候,愛(love)和喜悅(joy)的驚鴻一瞥,或者短暫的深度和平(peace),便可能來臨。對大多數人來講,只有當殊勝大美當前、體能發揮到極限、甚或生死交關的當頭,才會引發出心智的「失語狀態」。這樣的間隙,才會出奇不意地發生。這裡內在的寂靜突然來臨。在這份寂靜中沁沁而出的,又一股微妙又強烈的喜悅、愛和和平。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年累月所積聚的痛苦,就是盤踞在你的身體和心智裡的負能場。如果你把它當成一個名符其實的隱形實體來看的話,會更接近事實。它就是我們情緒的痛苦之身。它有兩個存在模式:潛伏的和活躍的。一個痛苦之身也許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是潛伏的,但對一個非常不快樂的人來說,它也許高達百分之百的活躍。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他們的痛苦之身中渡過,有人卻只在某種情境—如親密關係中,或者與過去的失落、遺棄、生理或情感的傷害等關聯的情境之下—體驗到它。任何事都能觸發它,特別是與你過去的痛苦模式相互呼應的事件。當它準備要從潛伏階段覺醒的時候,即使至親好友的一個想法或無心之言,都能啟動它。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那些似乎是執意要受苦的人呢?我一個朋友的伴侶對她施虐,而她之前的關係也是同樣的情形。她為什麼選擇這種男人?又為什麼拒絕走出這個情境?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執意要選擇痛苦?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描述人們透過深沉的受苦而找到神的記載。基督徒也有「受難之路」的說法。我猜想指的是同一回事吧。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讀過一位古希臘斯多葛派哲人的軼事,他聽說愛子死於非命的噩耗時,回道,「我早知道他不是不朽的。」這算臣服嗎?如果算的話,我不要。有些情境裡的臣服似乎違反自然和人性。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至於佔世界人口大多數,依然執迷於無意識的人來說,只有一個臨界的極限情境才具有粉碎我執的硬殼,並逼使他們進入臣服,繼而進入覺醒狀態的潛力。當個人遭逢鉅變、劇烈的混亂、深層的失落、或者受苦時,導致整個世界崩潰,生命的意義蕩然無存的時候,就是極限情境應運而生的時機。這就是你與死神面面相覷的時候 - 無論是身體的或心理的死。我執、心智、世界的創造者,因此分崩瓦解。在舊世界的廢墟裡,一個新世界於焉誕生。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有人患了重病,而且完全接受病情,向疾病臣服,他們不就是放棄了復原的意志嗎?想與病魔對抗的毅力就不在了。對嗎?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那些想利用我、操縱我、或控制我的人怎麼辦?我還是要向他們臣服嗎?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下抗拒知易行難。我對如何放下還是不太清楚。如果你的答案是臣服,那麼我的問題仍然是「如何做?」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屢次提到「臣服」。我不喜歡這個理念。它給人宿命的感覺。如果我們老是接受現狀,就不會做任何改善的努力了。我總覺得個人生活和集體的進步不在於接受現狀的局限,而是憑著奮鬥超越它們,進而創造出更好的。人類若非如此,如今還會住在山頂洞裡。我們要如何在臣服和改善之間取得折衷而有所做為?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越心智的對立之後,你就變成了一個很深的湖。生命中的外境,和任何發生的事件都是湖面。湖面會因應循環和氣節的變化,時而風平浪靜時而狂風驟雨。然而湖底卻始終紋風不動。你就是這個湖。你不只是湖面。你和你如如不動的內在深處連繫著。你不會因為對任何情境的貪愛而抗拒改變。你內在的平安並不依賴它。你安住在本體裡 - 不變、無時、不滅。你不再依附外境中起伏不定的形式尋求實現或快樂。你可以享受這些嬉戲,你可以做樂,你可以創造新的形式,你可以欣賞它們的美。可是卻沒有執著它們的需要了。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有內在抗拒,都會以一種形式的負面情感被經驗到。所有的負面情感都是抗拒。在這個脈絡裡,這兩個詞可以說是同義詞。負面情感的範圍,從惱怒或不耐煩到暴怒,從心情沮喪或懷恨在心到自絕。抗拒有時會觸發情感的痛苦之身。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個輕微的情境,也許都會產生憤怒、沮喪、或深沉的哀傷等負面情感。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然而,只要你仍處於身體的向度,並且與集體人類心靈連結的時候,肉體的痛苦就仍然可能。不要把肉體的痛苦與受苦和心理情感的痛苦混為一談。所有的受苦都由我執創造且源於抗拒。而且只要你還在這個向度裡,你就仍然受制於它循環的本質和無常的律法。不過,你不再把它視為「壞的」 - 它只是「是」。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