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時首先要選擇僻靜的地方,遠離憒鬧和紛擾,在家可選一靜室,室內空氣要流通,冷熱要適中,光線要柔和,因為光線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則容易昏沉。準備一個柔軟舒適的坐墊,屁股下面可增加一個十公分左右高的小墊,這樣坐著比較舒服。
目前分類:佛道相關 (48)
- Dec 26 Mon 2016 11:48
【參考】打坐的基本方法
- Dec 25 Sun 2016 13:51
【南懷瑾】阿彌陀佛是一個大秘密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這句話中的"阿彌陀"就是"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就像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樣。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當前中國漢地很多佛寺牆壁上,都題寫"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
- Dec 23 Fri 2016 11:21
【南懷瑾】為什麼某些人身容易生病呢?
以佛法來講,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來,所謂心不正,心不淨,人身就多病。什麼叫淨心呢?平常無妄想、無雜念,絕對清淨,才是淨心。有妄想,有雜念、有煩惱,是因喜怒哀樂、人我是非而來的。
- Dec 18 Sun 2016 13:19
【南懷瑾】談陽氣陰氣與人體的關係
我們人身體上每天的氣,從夜裡十一時開始,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二點,都是陽氣;下午屬於陰氣。現在都市很多年輕人,都是陽氣不夠,上午起來昏頭昏腦,一點精神沒有;到下午睡一個午覺起來,精神慢慢好了;到夜生活一來,精神越來越好。這些人都是陰氣很盛,學中醫看病就要知道了。
- Dec 17 Sat 2016 11:25
【南懷瑾】治心的藥
一位醫生來看我,他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為善,而依他行醫數十年的經驗觀察所得,人心是越來越壞了。醫生只能治療生理上的疾病,卻沒辦法醫治人的心理疾病。這是什麼道理呢?他的這番話很值得注意。
- Dec 06 Tue 2016 14:20
【參考】南懷瑾講述先天一氣
最近幾十年,道家的書出來很多,大家都亂看,這裡又是密宗,那裡又是道家,聽了頭都昏了,不曉得"先天一氣,從虛無中來",這虛無從哪裡來?怎麼有個氣從虛無中來?為什麼稱先天?
- Nov 27 Sun 2016 11:50
【一念行者】2016-11-26 修行修什麼
修行修什麼?修掌控嗎?
- Nov 21 Mon 2016 11:51
【一念行者】2016-11-20 末法時期、像法時期和正法時期
忘記法的源頭或產生過程,迷失在法本身上,以假為真,就是末法。末法又可稱為魔法,不正確的、磨礪人心的、給人帶來苦的法都是魔法,也都是末法。
- Sep 15 Thu 2016 12:01
【一念行者】2016-9-14 把你的能量由莖、葉、花移到根上
不管做什麼事,當你應付別人,你的能量由樹根移到樹梢,你會變得搖擺不定,他人很輕的風都能影響到你;當你只做自己,你把能量由莖、葉、花移到根上,這時,不管別人吹什麼樣的風,都影響不到你或很少影響到你。
- May 26 Thu 2016 14:57
【一念行者】2016-5-26 須菩提:即從座起
如果"佛陀"這個概念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一個人的一種心智清晰、解脫的狀態的話,那麼,它的十大弟子,也都是非人格化的。
- May 08 Sun 2016 13:06
【一念行者】修行是一種體會
體會什麼?體會無我智,體會你的單獨性,體會你是超越思想的。“無我智”、“單獨性”、“你是超越思想的”,這三者其實是一回事。一旦能體會其中一個,另外兩個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的其他表達。
- May 07 Sat 2016 14:27
【一念行者】佛是用來發現和體會的
佛是一位沒有身份者,若有任何身份,那是眾生,不是佛。
- May 03 Tue 2016 12:48
【一念行者】修行三步曲:尊重、接納和愛上
在修行中,如果你一打坐、一觀呼吸、一安靜或放鬆,就頭部發緊,眼睛發困,好像某種能量灌入你的身體,然後陷入昏沉。尊重這種現象,不要反對它。比排除這種現象更重要的是練習尊重、接納和愛上。尊重所有出現在你身心上的現象,接納它們,愛上它們,一個也不剩餘。
- Apr 23 Sat 2016 13:50
【一念行者】佛是一位成熟的人
大男人主義都是不成熟主義,若成熟了,你幹嘛要堅持一個男人主義呢。當自我佔據男性角色,並在其上發展自我時就是大男人主義。大男人主義的本質是自我主義。自我主義都是不成熟主義,若成熟了,沒有人持有自我。
- Apr 20 Wed 2016 14:11
【參考】修行人究竟在修什麼?
心猶如相續的河流,假如你無法運用你的修持來把握它的每個當下,你做的持咒,觀想,念誦,禪修,乃至談吐高超的見地,顯現高超的行為,這些都是在浪費時間。
- Apr 17 Sun 2016 15:02
【參考】純陽之體與返璞歸真
各種疑難雜症的治療根本方法就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道家講"純陽之體"、"形而上道"、佛家講"本性"、"法身"、儒家講"返璞歸真"、"赤子之心",說的都是一個。
- Apr 17 Sun 2016 14:41
【參考】南懷瑾:初學靜坐,如何達到靜?
初學靜坐,如何達到靜?大家不要特別求一個靜,姿勢坐好,六根不用,眼睛不外視,耳朵聽到外界種種音聲,雖然非常吵鬧,但六根意識不動,與你如同兩個世界,毫不相干,鬧市就同山林一樣,內心自然就靜了,何必再去求一個靜的境界?當然,自己覺得心理的思想妄念來去不停,這是個問題。大家不要忘記了一切學問修持都從靜中來,人性本來是靜,動是後天的染污,從古至今,從生至死,始終是靜,思想來去你不要理它,也不要歡迎它,不迎不拒,自然「隨它落地自成灰。」你越想去注意思想,反而激盪內心的思想,發而成為外在的語言聲音,從身心深入體會參透這些道理,慢慢就會進入觀世音入道之門。
- Apr 05 Tue 2016 13:58
【南懷瑾】一般人都是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Apr 05 Tue 2016 13:57
【一念行者】孤獨和單獨
生命是單獨的,但不是孤獨的。如果你體會到單獨,這是正常的;如果你感到孤獨,這是病態的。
- Dec 13 Sun 2015 12:46
【一念行者】成熟和成熟的人
成熟意味著,當有人和你爭辯時,你不和他爭,讓他贏。如果他要掌控,讓他掌控;如果他要勝利,讓他勝利。成熟的人對他人而言是一雙合腳的鞋子,決不是鞋中的一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