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又是怎麼回事?我陷在情緒裡的時候,比陷在心智的時候多。

 

我使用心智這個字,代表的不只是思想。它還包括了你的情緒,和無意識的心理 - 情緒反應模式。情緒在心智和身體的交會處生起。它是身體對心智的反應或者說,是你的心智在身體裡的反射。例如:一個攻擊性的思想或敵意性的思想,會在身體裡創造出能量的累聚,我們稱它為憤怒。身體開始準備戰鬥。你在生理、心理上受到威脅的念頭,導致身體的收縮,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恐懼的生理面。研究顯示,強烈的情緒甚至會造成身體的生化改變。生化改變代表了情緒的生理面或物質面向。當然,通常而言,你並不會意識到你所有的思想模式,往往只能透過觀察情緒,你才能把它們帶進意識之中。

 

你越認同你的思考、好惡、批判、言詮,也就是說,你越不能觀察意識的情況臨在,你情緒的能量電荷就越強,無論你覺察與否。如果你無法感覺到你的情緒,如果你斷絕了與情緒的聯繫,它遲早會以一個生理問題或病症的形式或事件,讓你在一個純生理的層面經驗到它。晚近有關這方面的論著已經很多,我們無需在此過多著墨。一個強烈的無意識情緒模式,可能會以一個外顯的事件,巧合地發生在你身上。例如,我觀察到某人攜帶了大量的憤怒,他沒有察覺,也沒有表達出來,那麼他很可能會遭致其他憤怒者莫名其妙的言詞或肢體攻擊。這是因為他們散發出強烈的憤怒波動,而被某人在潛意識裡接收,因而引爆了他潛伏在內的憤怒。

 

如果你在情緒的感覺上有困難,不妨先把注意力焦集在你身體內在的能量場上。從內在去感覺你的身體。這麼做也會讓你觸及到你的情緒。這方面我們稍後再加詳談。

 

你說情緒是心智在身體裡的反射。可是這兩者之間往往會發生衝突:心智說「不」而感受卻說「好」,或者相反的情況。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你的心智,身體會給你最忠實的反映。所以要審視你的情緒,最好是在你的身體裡感覺它。如果它們之間有很明顯的衝突,那麼思想是謊言,而感受才是真理。它雖然不是有關你是誰的至終真理,卻是你當時心智狀態的相對真理。

 

表相的思想和無意識心理過程之間的衝突,是習以為常的事。你也許還沒有辦法把無意識的心智活動,當做思想一樣帶入覺知裡。可是,它總是會以一個感受的方式,反映在身體裡面,好讓你能夠覺察。用這種方式觀察情緒,基本上就像我先前提過的傾聽或觀察思想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在於:思想在你的頭腦裡,而情緒卻具有強烈的生理成份,因此它主要是在身體裡面感覺到。你可以在不被情緒掌控的情況下,容許它存在那裡。這時候的你,已經不再是這個情緒了,你是觀察者,那個觀測的臨在。做這個練習,會讓你所有無意識的部分被帶進意識的光照之下。

 

這樣來說,觀察自己的情緒和觀察自己的思想同樣重要了?

 

對。要習慣性地自問:「這一刻,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事?」這個問題會把你導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不過,不要分析,只要觀察。把你的注意力向內轉。感覺情緒的能量。如果沒有情緒在,再把你的注意力帶入更深的身體能量場裡面。這裡是通往存在的大門。

 

一個情緒通常代表一個被強化,且蓄滿能量的思想模式。更由於它蓄勢待發的能量,一開始並不容易保持足夠的臨在以便觀察。它想要掌控你,而它通常都會得逞,除非你有足夠的臨在。如果你因為缺乏足夠的臨在,而無意識的被拖進跟這個情緒的認同裡,這是常態,這個情緒就暫時變成了「你」。你的思考和情緒之間,往往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它們彼此餵養。思想模式以一個情緒的形式,為自己創造了一個放大了的映像,而情緒使用它的震動頻率,繼續豢養這個原初的思想模式。思想在情境、事件、或者被感知為情緒肇因的人身上,把能量餵給了情緒;情緒再把能量反饋給思想模式,如此周而復始。

 

基本上,所有情緒都是一個最原始而沒有差別的情緒的變型。它的根源是來自於失去了對我們那個超越名相的本來面目的覺知。因為它無差別的性質,所以很難找到一個精確的名稱,來描述這個情緒。「恐懼」相當貼近,不過除了一個持續性的威脅感之外,它還包含了一個深度的遺棄感和不完整感。也許單純地把它叫做「痛苦」不失為一個最適當的名稱,因為它和這個基本情緒一樣無等差分別。去對抗或剷除這個情緒的痛苦,就是心智的重大責任。這也是它疲於奔命的原因之一。可是它充其量也只是暫時地把痛苦給掩蓋而已。事實上,心智越費心盡力地想要擺脫痛苦,痛苦就越強。心智永遠找不到解答,它也不容你找到解答,因為它本身就是「問題」的一部分。不妨想像一個追查縱火犯的警官,而實際上,這位警官就是縱火犯。除非你停止從心智的認同裡,也就是我執裡,汲取你的自我感,你不會有從痛苦中解脫的一天。如此你的心智才會喪失它的權位,而本體便以你真如本性的面目,不請自來。

 

是的,我知道你要問什麼了。

 

我要問的是:那麼像愛、或喜悅等正面的情感,又怎麼說呢?

 

它們是你與存在有了內在聯繫後,自然狀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當你的思想流產生間隙的時候,愛(love)和喜悅(joy)的驚鴻五瞥,或者短暫的深度和平(peace),便可能來臨。對大多數人來講,只有當殊勝大美當前、體能發揮到極限、甚或生死交關的當頭,才會引發出心智的「失語狀態」。這樣的間隙,才會出其不意地發生。這裡內在的寂靜突然來臨。在這份寂靜中沁沁而出的,又一股微妙又強烈的喜悅、愛和和平。

 

通常這種時刻只是浮光掠影,一閃即逝。因為心智又忙不迭地履行它製造噪音的活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思考。在你沒有把自己由心智的鐵牢中解脫出來之前,愛、喜悅和和平便不可能滋長。不過它們並存是我所謂的情緒。愛、喜悅和和平,在一個比情緒更深的層面。因此你勢必先要全然地意識到你的情緒,並且能夠感覺它們之後,才能進一步感覺到那超越情緒的愛、喜悅和和平。情緒這個字的原意是「干擾」,它源自拉丁文的emovere - 「打擾」的意思。

 

愛、喜悅和和平,是存在的深層狀態,或者更貼切的說法是:與存在的內在聯繫狀態的三個面向。在這種狀況下,它們沒有對立。這是因為它們源自於心智之外的緣故。情緒則另當別論,它是二元心智的一部分。它受制於對立法則。簡言之,就是有好必有壞的意思。因此在一個無明的、心智認同的情況下,往往被誤稱為喜悅的,其實只是痛苦/享樂的交遞循環裡,短暫的享樂罷了。享樂不同於喜悅的內發,它總是向外攀援而來的。同一個事物,今天帶給你享樂,明天卻讓你痛苦,或者是離你而去,讓你在匱乏中痛苦。而那被稱之為愛的,也許能帶給你一時的歡樂和刺激,可是它畢竟是一個上了癮的攀緣,在極度需求的情況下,可以瞬間由愛生恨。許多「愛」的關係在蜜月期結束之後,便在愛、恨、吸引、攻擊之間擺盪。

 

真愛不會讓你受苦。它怎麼會呢?它不會在瞬間轉愛為恨。真正的喜悅,也不會變成痛苦。我曾經說過,即使在你開悟之前 - 在你解脫心牢之前 - 你也許淺嚐過真愛、真喜悅、或者深度的內在和平,它雖靜止卻生機昂然。亮相都是你真如本性的面向,卻遭到心智的蒙蔽。即使在一個「正常」的愛癮關係裡,也會覺受到一種更純真、更不可毀滅的片刻。不過它們也只是春光乍現,隨即又被心智的干擾遮蔽了。你也許有如失去瑰寶之痛,或者你的心智會說服你說,畢竟這只是一場空幻。事實上,它既不是空幻,你也不可能失去它。它是你自然狀態的一部分,它可以被心智遮蔽一時,卻永遠無法被摧毀。縱或烏雲鋪天蓋地,太陽卻不曾消失。而太陽就在烏雲的另一端。

 

佛陀說痛苦或受苦,源自於慾望和渴求,所以斷欲是離苦的究竟之道。

 

所有的渴求,全都是心智為了取代存在的喜悅,而向外境和未來尋求救贖或成就。只要我還是我的心智,那麼我就是那些渴求、那些需要、那些匱乏、脆弱,和厭離。離開它們,便沒有「我」。我只是一個可能性、一個有待實現的潛力、一顆尚未萌芽的種籽。處於這種狀態下的我,即使對解脫或開悟的慾求,都只是另一個要在未來付諸實現或完成的渴求。因此,切勿尋求慾望的解脫,或「達成」開悟。要變成臨在。以心智觀察者的身份臨在。而不要套佛陀的話:要當佛陀、要當「覺醒者」 - 佛陀這個字的本意。

 

自從人類由恩典的狀態中墜落,而進入時間和心智的領域,喪失了對存在的覺知,便被痛苦折磨了億萬年之久。人類在痛苦中,視自己為了無意義的斷瓦殘片,在一個疏離的宇宙中,斷絕了自己和源頭以及彼此之間的聯繫。

 

只要你與心智認同,也就是說,只要你在靈性上是無意識的,你便難逃痛苦的藩籬。我所談的主要是指情緒的痛苦。它是生理痛苦和生理疾病的元兇。怨憎、恨、自憐、愧疚、憤怒、沮喪、嫉妒等,甚至最輕微的惱怒,都是痛苦的形式。而每一個享樂或情緒的「high」裡都潛伏了痛苦的種籽:它們是一體的兩面,必將應時而顯。

 

任何一個曾經藉毒取「駭」(high)的人,都知道駭的盡頭就是漏(low),樂極生痛的道理。也有許多人,由親身的經驗得知,一份親密關係居然會在反掌之間,由享樂的源頭變成了痛苦的淵藪。從一個更高的觀點來看,正、負兩極都是底層痛苦的一體兩面。而這個底層的痛苦,與心智認同的我執意識狀態是如影隨形、不可分割的。

 

你的痛苦有兩個層面:一層是你現在創造的痛苦;另一層是仍然活在你心智和身體裡的舊痛。停止製造眼前的痛苦,並且瓦解舊痛 - 就是我接著要探討的。

 

 

文章來自網路,內容有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當下的力量 The Power of Now
作者:埃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
好讀書櫃經典版 http://www.haodoo.net/?M=u&P=H10O3:0
支持好讀的夢想 http://www.haodoo.net/?M=hd&P=donate
感謝 Susan Chan整理製作本書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NPeace 的頭像
    LoveNPeace

    LoveNPeace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