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感知的那個市密度的實體結構,那個難免於生、老、病、死的身體,並不究竟 - 它不是你。它是你對超越生死的本質實相的錯誤感知。這歸因於它與本體(存在)失去連繫後,所產生的心智局限,繼而創造出身體作為它孤離信念的證據,並且藉著身體把它的恐懼狀態合理化。不過,不要因此棄你的身體於不顧。因為在這個心智所創造的幻相裡,在這個無常、有限和死亡的象徵裡,隱含著你本質的和不朽實相的光輝。不要向你的身外覓求真理,因為真理就在你的身體裡面,此外無處可覓。
不要和你的身體對抗,因為這麼做無異對抗你自己的實相。你就是你的身體。你那可見、可觸的身體,只是一層虛幻的薄幕。它的底層有一個無形的內在身體,是通往本體(存在),進入隱含生命的門徑。透過了你的內在身體,你便與這個隱含的至一生命 - 無生亦無死的永恆臨在取得了不可斷離的連繫。透過內在身體,你與神永遠合一。
往內紮根
關鍵在於和你的內在身體取得恆常的連繫 - 隨時隨地去感覺它。你的生命會因此而快速加深和轉化。你導入內在身體的意識越多,它的波動就越高。這很像轉動調光開關,增加電流使燈光更亮一樣。在這樣的高能量的層面,負面的情感再也無法影響你了。而你也更加容易吸引能反射這個高能場的環境。
如果你盡可能地關注在身體上,你就會把自己錨定在當下。既不會在外境裡迷失自己;也不會迷失在心智的迷宮裡。某個程度的思想和情感、恐懼和慾望還在,卻不再掌控你了。
請你檢視一下,你這一刻的關注在哪裡。你是在傾聽我說的話,還是在閱讀書裡的文字。這就是你關注的焦點。你同時也概略地覺知到你處身的環境、和其他的人等等。另外,在你傾聽或閱讀的行為裡,還附帶了一些心智活動 - 一些心理評論。可是你不需要讓這些干擾,吸走你所有的關注。試試看你能否在同時間與你的內在身體取得連繫。保留一部分在裡面。不要讓它外洩。從內在,把你整個身體當做一個單一的能場來感覺。就好像你在用你整副身體傾聽或閱讀一樣。以後的這幾天、幾星期裡就做這個練習吧。
(回家功課!)
不要把你的全部的關注交給心智和外境。不計一切地專注你手頭上的工作。不過要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感覺你的內在身體,向內紮根。然後再觀測它是如何改變了你的意識狀態和工作的品質。
當你在等候的時候,不管你等的是什麼,利用這段時間感覺你的內在身體。這種方式可以把塞車和排隊變成一件樂事。避免在當下之外,投射你的心智。藉著深入你的內在身體,而深入當下。熟練了內在身體的覺知藝術之後,你就能發展出一個嶄新的生活方式:一個與本體連繫的恆常狀態。為你的生命增加了前所未有的縱深。當你根植在你身體的內在之後,你會很容易地以心智觀測者的身份保持臨在了。不管外在發生了什麼,你還是如如不動。
除非你保持臨在(進駐身體裡是它的基本功夫),你的心智會繼續地掌控你。你腦海裡習染多年的劇碼、你心智的製約,就會支配著你的思考和行為。你也許間隙地擺脫了它,卻鮮少持久的。這種情形特別發生在事情「出錯了」、遭受失落、或不如意的時候。你制約的反應,在這時候變得不自主、自動化,而且可預期,你會因此而得到主導心智認同意識狀態的基本情感:恐懼的滋養。
當這種挑戰來臨的時候 - 這是常情 - 你要習慣性地立刻進入內在,並且盡你所能地專注在內在身體的能場上。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幾秒鐘而已。不過你需要在挑戰出現的當時就這麼做。稍有遲滯,一個制約了的心理情感反應,就會趁虛而入接管你了。當你專注於內在,感覺你內在的身體時,你會在意識從心智撤離的同時,立刻變得寧靜和臨在。如果那個情境需要你做反應,你的反應會來自這一個更深的層面。你本體裡面的無上智慧就像陽光一樣,勝過心智的燭火不知凡幾。
每當你有意識地與內在身體連繫的時候,你就好比一棵紮根在大地的樹木,或是一棟根基穩固的建築一樣。這個蓋房子的比喻,耶穌曾經用過。可惜這個寓言卻廣遭誤解。他說有兩個人都在蓋房子。其中一人蓋在沒有地基的沙上,房子在暴風洪水的侵襲下垮了。另外一個人卻把基鑿深進入表土之下的磐石上,因此歷經洪水的衝襲屹立不搖。
進駐身體前,先寬恕
我嘗試著關注內在身體的時候,覺得很不舒服。我有一種惱怒和反胃的感覺。你所說的我都沒辦法體驗到。
在你開始把一部分的專注擺在身體裡面之前,你感受到的可能是一個你覺察不到的情緒滯留(累積的負面情緒)。除非你先給它一些關注,否則它就會阻擋你進入內在身體的通道。這個通道就在情緒的下一個層面。關注不是開始去思考它的意思。它的意思是單純地觀測這個情緒,透徹地感覺它,如此一來你就是照它本然的樣子承認它、接受它了。我們最容易辨識的一些情緒是:憤怒、恐懼、悲傷等。其他的也許比較難以標識。也許只是介於情緒和生理知覺之間,模糊的不安感、沉重感、或拘束感。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重要的不在於你是否能給它一個心理標籤,而在於你能否盡你所能地把它的感受帶到覺知裡。關注是轉化的關鍵 - 全然的關注就隱含著接納的意思。專注就好像一道光束 - 它是把一切轉型為本然的意識焦聚力。
在一個全面動作的有機體裡面,一個情緒的存活期很短。它就好像本體上的一個漣漪或水波。當你不駐守在身體裡的時候,它的殘存期就會延長至數日或數星期之久,或者與其他相同頻率的情緒並聯,而變成痛苦之身。痛苦之身經年累月地寄生在你的內在,蠶食你的能量,導致生理疾病,讓你的生命悲慘不已。
因此,把你的關注擺在情緒的覺受上。並且檢查你的心智是否執著在一個怨懟的模式裡,比如飼養這個情緒的譴責、自憐、或怨恨。如果是這種情況,表示你還沒有寬恕。不寬恕通常是針對另一個人或你自己而發的。不過也可能是對一個情境或情狀 - 過去、現在或未來是你心智拒絕接受的。沒錯,甚至對未來都可能會產生不寬恕。這是因為心智拒絕接受未來的不確定性,不接受未來是徹底超越它所控制的。寬恕就是拋棄你的怨懟,因而放下了悲傷。一旦你體會出怨對除了強化你虛假的自我之外一無用處的時候,寬恕就會自然地發生了。寬恕就是對生命不做抗拒 - 容許生命透過你而展現。除此之外你只剩一條路可走,就是痛和受苦,或是生命能量的停滯受困,還有許多生理疾病的案例。
在你真正寬恕的那一刻,你就從心智那裡收回了你的力量。不寬恕是心智的本性。就像心造的假我,我執一樣,沒有衝突和對峙就無法存活。心智不寬恕,只有你能。你變得臨在。你進入了你的身體。你感覺到本體放射出燦爛的和平和寧靜。這也是耶穌說,「進入廟堂之前先寬恕」的原因。
文章來自網路,內容有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當下的力量 The Power of Now
作者:埃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
好讀書櫃經典版 http://www.haodoo.net/?M=u&P=H10O3:0
支持好讀的夢想 http://www.haodoo.net/?M=hd&P=donate
感謝 Susan Chan整理製作本書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