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足勇氣,現身說法

 

有關集中營的報道和實錄,多已有案可稽。可是,事實真相只有附屬於一個人的經驗時才有其深意。本節所要描述的,正是這些經驗的特質。筆者願意以當今人類所擁有的知識,為曾陷身集中營的人闡釋當時的經驗,並幫助未曾身歷其境的人理解、體會這極少數浩劫餘生、如今卻萬難適應正常生活的人所曾身受的歷煉。這些歷劫歸來的生還者常說:「我們不喜歡談過去的經驗。身歷其境的人,不必別人多費唇舌來替他解說;沒有經驗過的人,不會瞭解我們當時和現在的感受。」

 

要有條不紊地闡述這個主題,實在相當困難。畢竟,心理學家總該維持其學術上的超然。可是,一個坐囚期間從事其研究觀察的人,是否擁有這必要的超然呢?局外人必定有這種超然,可是往往因為相距太遠,事不關已,而無法作出真正有價值的論述。這種事,只有局內人最清楚。他的判斷容或不夠客觀、不夠公允,但這原是無可避免的。

 

如果他想要避免任何個人的偏見,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這也便是撰寫這樣的一本書的困難所在。有時,作者必須鼓足勇氣,寫出極其隱私的經驗,我在撰寫當時,就曾經打算隱匿真實姓名,只附上我坐囚期間的俘虜編號。可是脫稿之時,我又發覺如果匿名出版,本書的價值勢必減半,更何況我必須有勇氣公開陳述我的信念。因此,我儘管十分不願暴白自己,卻沒有刪去任何章節。

 

把本書內容濃縮成理論的工作,我將留待他人去做。這些理論,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深受矚目,而其「鐵絲網恐懼症」為眾所知的監獄生活心理學,可能有所貢獻。晚近,人類在「大眾精神病理學」(容我引用LeBon的一本著作中的著名詞句及書名)上的進展。可以說拜第二次世界大戰之賜,因為這場大戰製造了神經戰和集中營。

 

 

苦役的代價

 

本書所述,乃是我在集中營中身為一名普通俘虜的經驗。因而,我特別要聲明的是,被俘期間,我除了最後幾個星期之外,並未受雇擔任營中的精抻病醫生甚或是一般的醫生。我提到這一點,難免有些自豪。我有幾個同行相當幸運,能夠在簡陋且僅供應繃帶(由破布和廢紙作成)的急救站工作。而我,帶著119104的俘虜編號,大部分時間都在鐵路沿線上挖土和鋪鐵軌。

 

有一次,我獨力挖掘一條地下水管的通道。這項功績後來得到了報酬。就在一九四四年聖誕節,我收到一份所謂「獎金聯券」的禮物,是由承包該項工程的建設公司發給的。我們這些俘虜,實際上是被集中營當局賣給這家公司當奴役,該公司每天按俘虜人數付給當局一筆固定的工資。每份聯券約值五十個芬尼,可以兌換六根香煙。兌換時間,通常在幾星期後,不過有時候也會失效。於是乎,我成了個驕傲的「財主」,擁有一份值十二根香煙的禮券。這十二根香煙本身或許無甚意義,卻可以兌換十二份肉湯,而十二份肉湯在當時看來,委實是一道消饑救急的大餐。

 

抽煙的特權,只保留給每星期都有固定獎券配額的「酷霸」,和在倉庫、工作場所擔任守衛、或領取幾支煙以為擔當危險職務酬勞的人。除此之外,就只有已喪失生存意志,想「享受」生平最後幾天的俘虜,還可以擁有這個特權。因此,我們一旦看到一個同伴在抽煙,就知道他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力量和信心,而生存意志一旦喪失,便很難以恢復過來。

 

------------------------------------------------------

本書簡介

 

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是一位精神官能學及精神分析學教授,以創作「意義治療法」聞名於世,對心理學界的影響及貢獻至深且鉅。納粹當政期間,曾被囚於集中營內,忍受種種非人待遇而終獲生還,因而對存在的痛苦、挫折,及現代人特有的焦慮與空虛感,特別關注。其見解深銳而透徹,為心理學注入前輩諸大師所疏忽的人道精神,開創了心理學的新里程。

 

本書以作者的集中營經歷為本,揭示人類生命的動力在於尋出意義;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而無論處境如何,亦皆有自由抉擇的餘地。本書深入淺出,但振聾發聵人人可讀。自出版迄今,轟動全球,堪稱為研究人類心理學與精神不可不讀的一本經典之作。 

 

 

 

文章來自網路,內容有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活出意義來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作者:弗蘭克Viktor E. Frankl
譯者:趙可式、沈錦惠
電子書:http://www.19cr.com/html/5540.html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