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正在翻譯的帕梅拉自傳《靈魂暗夜》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帕梅拉講述了自己陷入並最終走出靈魂暗夜的經歷以及由此獲得的洞見。第二部分是約書亞、瑪利亞、抹大拉的瑪利亞關於靈魂暗夜的一系列傳導訊息。附錄中呢,則記錄了帕梅拉憶起的若干前世。看得我啊,渾身上下青一塊紫一塊的(舊有的創傷、激湧的情緒、甜酸苦辣的感受、不知所措的細胞...)。

*******

第二部分第十八章 疾病與情緒

 

我是約書亞。我衷心地歡迎你們。能夠與你們在一起,與你們分享我的能量,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你們都有著一顆勇敢的心,雖然你們遇到不少來自於自己與他人的阻力與負面能量,但你們依然堅持著走自己的路,並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成長—尤其是內在的成長。我非常信任你們,你們的意識之光與能量改變了自己與他人的人生。儘管你們自己也時時面臨各種各樣的內在衝突,但你們專注於意識的成長,並因此成為協助地球意識實現轉化的先鋒。

 

今天我要討論的是疾病與健康。你們對此有著林林總總的想法與觀念,它們大多源自於對你們影響深重的、科學與二元的思想體系。這一思想體系將人的身體看作是一樣「東西」,一台「機器」,如果其中一個零部件壞了,能夠被專業「工程師」修好。

 

可是,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身體與精神及靈魂無甚干係,你就失去了對它所擁有的發言權。知道什麼對你身體最有益的不再是你自己,而是醫學專家。這位醫學專業人士曾經在醫藥學領域接受過教育,也學到了一定的知識,現在他將這些知識運用在你的身上。如此這般,你與自己的身體日漸生疏,與它之間的連結也因此被切斷。

 

從靈魂的角度來看,身體絕不是一台獨立於精神的機器,而是靈魂最清楚可見的那一部分。身體並未與靈魂分離,卻反而是靈魂在地球的顯現。靈魂是亙古永存的光之核心,它短暫地彰顯於肉身,以進行學習與體驗,從而不斷地擴展內在經驗。靈魂透過感受與你交流,感受是靈魂與身體之間的橋樑。靈魂藉由感受沉入物質實相。

 

我邀請你們與自己的靈魂建立連結,就在此時此地。請感受一下,你的本質核心完全獨立於時間、空間與形相之外。「寄居於這一身體」乃是你的自由選擇。你的意識覺知為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帶來了生命力,而於最深層面上,這一意識覺知是完全自由的,並不受縛於這一物質實相。你的靈魂決定彰顯於這一身體,來地球度過這一生,而你的身體則使你與靈魂之間的溝通成為可能。

 

生活於物質實相的你,有可能會與靈魂失去連結,可能被這個感覺與觀念、恐懼與幻象的世界吞沒。而身體則是與靈魂保持連結的最直接門戶,它是你之獨特靈魂能量的載體,並一直不斷地對這一能量做出響應。當你與自己的靈魂失去連結,無法再感受到它發送的信號時,你的身體遲早會以疼痛或疾病的形式對此做出反應。

 

從這一點看,你才是自己身體的唯一權威。疾病與疼痛邀請你去聆聽、理解靈魂透過身體帶給你的訊息。儘管醫生能夠在身體層面上為你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及藥物,但還存在著一個更深的層面,在這一層面上,疾病為你帶來了珍貴的訊息。在我們眼中,疾病並不是負面的,這是靈魂試圖與你重建連結的嘗試。

 

你的身體想對你說些什麼呢?如何才能理解身體發出的信號?在日常生活中具體該怎樣做呢?在討論這一點之前,我們需要先後退一步,看一看在與靈魂失去連結、罹患疾病之前,又有什麼事情發生呢?首先發生的事情是,你與自己的感受,與流經你的情緒之流失去了連結。

 

用人類語言來描述的話,靈魂最主要的彰顯方式便是感受,亦即你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與情緒。如果你一直與自己的感受之流保持連結,並一直以開放的態度認知與理解自己的情緒,就不會出現能量上的堵塞,也無需生病。持續系統地壓抑或忽視自己的情緒會導致身體上的不適。這些情緒並未真正離去,它們逐漸影響你的身體,而你與它們卻(幾乎)沒有任何連結,因為你對它們持拒絕的態度。

 

你曾經做出了將這些情緒拒之門外的選擇,不過,你或許已經不記得自己曾做出諸如此類的抉擇。從孩提時代起,人們就教導你要控制,甚至系統性地壓抑自己的情緒。如今,儘管情況已有所改變,但你們依然對蘊藏於情緒之中的強大力量持不信任態度,其背後的想法是,純粹的情緒既危險又難以控制。一言以蔽之,或早或晚,你終將學會「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以成為一個能夠很好地適應週遭環境的人」。

 

壓抑或牴觸自身的情緒會為身體與靈魂帶來什麼影響呢?情緒本身是由流動的能量構成的。讓我們以憤怒為例來進行覺察與探討。心生憤怒之時,你會感到如火的能量在你的腹部、胸部或者喉部湧動。對於不同的人而言,這一情緒在身體內彰顯的部位可能有所不同。儘管如此,它卻是活生生的動態能量流,其中蘊藏著明確的訊息:不,我不想這樣!就在這一情緒之流流經你的時候,你做出了選擇,簡言之:面對還是逃避。

 

你們中的許多人逃避情緒,因為你已被教會一個觀念,亦即,內心有情緒是不對的,不該容許自己的情緒自由流動,這包括憤怒、恐懼、悲傷、嫉妒、野心或渴望等情緒。有時,你們甚至壓抑自己心中的快樂,只因為你們害怕會因此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搶了他人的風頭。

 

壓抑自身情緒會造成身體上的緊張,而且這種緊張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你與他人交往時並不遵從自己內心的感受,而是依據「應該如何」或者他人對你的期望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如此這般,一個善於自控卻身心緊張,業已失去自發性,離自己的真實感受越來越遠的「成人」便被鍛造而成。也因此,你逐漸失去了與靈魂的連結,因為靈魂藉由感受來與你溝通。

 

這些「負面情緒」—諸如恐懼與憤怒—恰恰是在提醒你,對你說,現在需要以一顆充滿理解與愛的心來看看自己了。它們將那些缺乏光的地方展示給你看。而那些「正面情緒」—諸如喜悅與熱忱—則是靈魂在告訴你,你正在做著適合自己的事情,正在閃耀自身之光。如果你一直不斷地監察、調節與控制自己的情緒,靈魂就無法與你溝通。你會感到疲勞、憂鬱,甚至罹患疾病,還滿心納悶靈魂到底想要告訴你些什麼。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其實頗為奇怪,因為最初湧上你心頭的那些情緒早已向你發出了非常明確的信號。只是,在它們不得不柔聲或者通過疾病來提醒你之前,早有一隻權威之手伸向它們。這是一隻否認、評判與壓抑的權威之手,而這些否認、評判與壓抑則最終導致了身體上的病痛。

 

純粹的情緒正如波濤,它湧上海岸,抵達至高點,然後又悄然退下。每一道波濤都有其始與終,都會自然而然地返回大海。作為一個善於自控卻身心緊張的成人,你已學會不隨波而行,而是逆流而上,並築起一道道堤壩來截流。波濤因此被不斷擊破,無法再以自然的方式湧上海岸。如此這般,情緒積存於身體之中,有違天性地長久存在下去。

 

不僅如此,久而久之,你逐漸習慣於這種緊張與壓力,反而認為這很正常—雖然這本非正常之事。「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讓他人看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成了你的第二天性。也因此,你「凍結」了自己的情緒,天性本該流動的能量也被「靜止」住。

 

此外,感受的「凍結狀態」大多都與「思維過度」息息相關。你的腦中充滿了「何為善」與「何為惡」的觀念,並藉此來評判自己的情緒。這些評判使你不再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情緒,並最終變得麻木,無法再感受到它們。而且,這些評判逐漸演變成你內心深處的信念,它們深嵌於你的思維方式與言行舉止之中,阻礙你的情緒體進行自我清理。

 

而「自我清理」本就是情緒體的天性。你失衡之時,情緒便會出現,它提醒你,你需要與某一人事物實現和解。情緒本身具有清理的作用,前提則是,你真正收到了它帶給你的訊息。那麼,這其中的運作機理又是什麼呢?

 

如果你允許情緒之波湧上海岸,且不建築評判之堤來阻礙其流動,又會怎樣呢?讓我們來試著感受一下。你可以選擇最近時時湧上心頭,令你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緒。將它喚出水面,並放下自己對它的評判。讓這一情緒自由地流過你,看看你身體的哪一部分受其觸動,並因此做出反應。

 

帶著意識覺知進入這一情緒,全然地體驗它。假如你感受到憤怒,就讓這一憤怒之流藉由你的身體,藉由胸部、胃部或喉部展現出來。或許你感覺自己想要握拳跺腳,抑或怒吼咆哮或者打碎什麼東西。關注它,覺知它,允許自己全然地感受這一切。

 

當然,你也可以想像自己正在對某一個人發怒,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完全展示出來,這並沒有什麼。你可以運用想像來拍一部電影,任那些自發出現在你腦海中的畫面成為電影的片段,即使你動用暴力,將一切都打得粉碎也沒有問題。不要害怕「做壞事」,至關重要的是,你能夠認知、瞭解自己的內在世界。

 

瞭解自己的內在情緒與真實感受並不會使你成為壞人。真正的「壞」—作惡、傷害他人—往往是因為一個人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直至精神過度緊張,並最終發生情緒大爆炸。有意識地任情緒流動,全然地體驗它,並運用想像來關注與覺察它,反而具有放鬆與澄清的作用。

 

靈魂通過感受來讓你看到某些事情。只有在放下評判,任情緒之波順暢地流過,你才能接收到靈魂的訊息。你會發現,這一情緒之波會自行抵達其峰值,又自行從你的意識海岸緩緩退卻。情緒有其自然的動態特性,如果你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去全然地體驗它,它自會在某一時刻自然而然地讓位給寂靜與安寧。那時,你就能夠收到靈魂帶給你的訊息。

 

想一想波濤完全湧上海岸的那一刻:在海水重返大海之前,總有一個寧靜的片刻,正像呼吸吐納之間的間隙一樣。這可能是覺知與醒悟的時刻。比如你忽然意識到,憤怒是在告訴你,與某一情境或關係告別的時候到了。也可能,你發現憤怒之後隱藏著深深的悲哀,只因長久以來你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看輕自己。

 

正是因為你允許這一情緒全然且不受理智限制地流過你,並透過身體或者想像力來為其創造展現與釋放的機會,這一情緒才會自行消散,為「寧靜與了悟的片刻」騰出空間。因此,如果你心中升起某種情緒,也允許它的存在,那麼,關鍵則在於,任其流動,直到你完全安靜下來並理解這一情緒所帶給你的信號為止。這時,你就圓滿地走完了這一自然的過程。

 

如果你所面對的是疾病或身體上的不適,那麼,瞭解這背後隱藏著何種被凍結的情緒可能會有些困難。不過,你的身體能夠幫助你發現答案。你可以從身染疾恙這件事於你內在所喚起的情緒開始,運用前面所描述的方式來探索與體驗它。生病時,你會體驗到各種各樣的情緒,你或許會為此生氣,或變得焦躁,因為你不再像生病之前那樣精力充沛;或許你對因染疾而不得不依賴他人的情況心存牴觸;也或許,你會感到恐懼、悲傷、寂寞甚至絕望。疾病迫使你回歸自己,而且疾病所喚起的情緒也往往會為你指出方向,告訴你該於何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亦即,瞭解何種被凍結的情緒正在透過疾病呼喚你。

 

要敢於帶著意識覺知完全地沉入這些情緒之中,不要試圖控制它們。僅僅做到這一點,就能夠減輕身體的負擔,使身體得到放鬆。要相信,這一染病經歷會將你帶回最初的情緒,那些曾經受到你排斥與拒絕的情緒。如果你感受到情緒的升起,請將它們看作是療癒的波濤,這一療癒之波最終會為你帶來新的洞見,而這些洞見對於你自內向外地瞭解自己的疾病,則是必不可少的。

 

與凍結已久的情緒重建連結並非一蹴而就之事,這需要你一次次地以中立與開放的態度臣服於已然發生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你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善於自控的成人,難於接納內在那個富於自發性的孩童。請觀想一下,你的情緒體以一個孩童的形象站在你的面前。他/她長得什麼樣子?你最先看到他/她的什麼情緒?試著舉出一個你為其驕傲的獨特品質。問問這個孩童他/她需要什麼才能重新恢復活力,才能與你建立更深的連結?要知道,這個孩童是你之靈魂的使者,是虹架於你與你之神聖核心之間的橋樑。

 

你的靈魂藉由你的感受和情緒與你溝通。即使有時這些情緒彷彿非常負面甚至難以接受,但它們之中總是蘊藏著彌足珍貴的訊息。情緒展示出你對某一事件的感受與體驗,然而,並不是說這是進行體驗的唯一方式;也不是說他人就一定和你具有同樣的感受。儘管如此,這些情緒希望能夠得到你的關注,被你完全看到,因為它們帶給你關於你之本質與真相的訊息。

 

讓我來舉例說明。假設你回憶自己以前與父親的關係時,感受到一種怨恨。你依然對他不滿,覺得自己孩提時代沒有得到他的認可與愛,覺得你們之前缺乏溝通和交流。除了選擇任這種情緒在內心徘徊不去之外,你也可以選擇完全走入自己的情緒核心,與那個感覺受傷的內在小孩建立連結,讓這種情緒在你之內盡情地湧動。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讓你的內在小孩發怒,大喊大叫,讓他/她明確地說出自己缺乏什麼。如果你敢於全然地任這一切發生,這一情緒的暴風雨自會漸漸平息,並最終進入寧靜的那一刻。或許,那時你會感到,一種對父親無法解釋的溫情與惻隱油然而生。你忽然意識到,無論過去曾經發生了什麼,你畢竟是愛他的。也或許,你於內心深處感受到,當初他那樣對你其實並沒有任何惡意,他的父母與他的過去造就了當時的那個他,他在那種條件下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只有全然地體驗這些日積月累的情緒,你才能獲取這一洞見,而與這一洞見相伴而來的則常常是「原諒」。請不要評判與排斥自己內心的怨懟、氣惱、憤怒與悲傷。實現內在療癒的方式就是:全然地感受內心的煩惱與不滿,並賦予這些感受以空間。

 

請信任情緒之推動力。御波而行的話,你終將抵達海灘上的寂靜之地,並了悟這一切都是怎麼一回事。只是,你往往半途而廢,過早地放棄。你心想:「哦,我感到恐懼,感到絕望,感到怨恨,感到失望,我不要臣服於這些情緒,因為這會使一切都變得黑暗與憂傷,那樣的話,我就無法繼續生活,無法繼續發揮作用了。」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只要你持續不斷地壓抑這些情緒,你就是在凍結生命之流,並無法再收到靈魂帶給你的訊息。不僅如此,你也很難體驗與享受生活中的善與美。因此,你需要做的,恰恰是帶著全然的意識覺知進入那些黑暗的情緒,勇敢地沉入深淵。

 

你越有意識地做出這一選擇,就會越清楚地認識到,你並不會被自己的情緒吞沒。你完全能夠接納這些情緒,任其在你的身體內彰顯,而不會因此而沉淪,一蹶不振。這便是意識成長的藝術:帶著全然的意識覺知來覺察所發生的一切,並從中找出其本質核心,那金色的核心。

 

 
傳訊:Pamela Kribbe
譯者:光之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e9a7b0101qhnk.html

 

 

友善提醒:多一分的瞭解就少一分對未知的恐慌,對訊息無須批判分析,知悉即可。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哪些是對自己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困擾、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歡迎轉載~ 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NPeace 的頭像
    LoveNPeace

    LoveNPeace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