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讀這些話使我心中充滿敬畏。感謝你以這種方式與我同在這裡。感謝你與我們所有的人同在這裡。因為讀過這對話錄的人已經好幾十萬,還會有好幾百萬將會讀到。你來到我們心中,讓我們有無以言宣的受惠感。
神:我至為親愛的人們—我一向就在你們心中。只是我很高興你們現在真的感覺到我在這裡。
我一向就與你們同在,我從未離開過你們。我是你們,而你們是我。我們從不會分離。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尼:然而有些日子我卻覺得孤單得可怕。有些時候,我覺得是在獨自打這場戰爭。
神:我的孩子,那是因為你離開了我。你放棄了你對我的覺察。然而,只要你覺察我。你就不可能孤單。
尼:我如何才能保持著這種覺察呢?
神:把你的覺察帶給他人。不是由說教,而是由榜樣。成為所有他人生命中的愛—也就是我—的源頭。因為凡是你給予他人的,就是給予自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
尼:謝謝你。是的,你曾經給過我這個線索—要成為源頭。你曾說過,你自己想要經驗什麼,就成為他人生活中的這種經驗的源頭。
神:是的。這就是那偉大的秘密。這就是那神聖的智慧。你想要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別人。
在你們的星球上,一切關於喜悅與和平方面所產生的問題、衝突與困難,都是由於你們未能領會這個單純的教誨,並遵從它。
尼:我明白了。你又再一次的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讓我得以領會。我將永不再讓它「失去」了。
神:凡是你給出去的,你就不可能「失去」。請永遠記住這點。
尼:謝謝你。我可以再問幾個關於靈魂的問題嗎?
神:關於你過的生活,我還有一個意見想說。
尼:請說。
神:你剛剛提到,有時候你覺得好像是獨自在打這場戰爭。
尼:是的。
神:什麼戰爭?
尼:這只是形容詞。
神:我不認為。我認為那真的表示了你(和許多人)對生活的真正想法。
你腦子裡認為它是一場「戰爭」—是在進行某種鬥爭或掙扎。
尼:好吧。有時候我真的是這樣覺得。
神:它並非天生就這個樣子的,它也從來不是非要這樣不可。
尼:請原諒我。但我很難相信。
神:這就是為什麼那不能成為你的實相。因為凡你相信是真的,你就會使它成真。然而我告訴你:你的人生從來就沒有必要成為鬥爭,而且也從不非這樣不行,現在如此,永遠如此。
我已給了你工具,讓你可以創造最恢宏的實相,你卻選擇不用它們,或者說得更正確一些,你誤用了它們。
我說的是創造用的三種工具。關於這個,在我們的對話中我已說過不少。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尼:思(意念)、言、行。
神:很好。你記住了。我曾給米爾德麗德‧辛克雷(Mildred Hinckley)—我派遣的精神老師之一 —靈感,讓她說出:「你天生在舌頭上就具有宇宙的創造能力。」
這是一句意涵深刻的話。我派遣的另一位老師也說過類似的真理:「由於你信了,就讓它在你的身上發生吧!」
這兩句話跟思與言有關。我的另一位老師則說到行:「始是神。終是行。行是神在創造,或是被體驗了的神。」
尼:你說過這個—在第一部裡。
神:我的孩子,第一部是由你帶出來的,正如所有由我給予靈感的偉大教誨,都是由人帶出來的。那些任許這樣的靈感感動他們,並無所畏懼的公開分享的人,就是我所派遣的最偉大老師。
尼:我不能確定我是否可以把自己放在這個類別裡。
神:你由靈感而說的話,已感動了數百萬人。
數百萬人啊,我的孩子。
這些話也已經被譯成了二十四種語文。它們已經傳佈到整個地球。
你以什麼標準來認定偉大的老師呢?
尼:以行為,而不是以言詞。
神:這是非常聰明的回答。
尼:我這一生的行為都乏善可陳,而且確定不會讓我有資格成為老師。
神:你這是把歷來一半的教師都勾銷了。
尼:你說什麼?
神:我說,我曾在《奇跡課程》(A Course in Miracles)中透過海倫‧舒克曼(Helen Schucman)這樣說:你教你必須學的。
你以為在教如何可以達到完美之前,你必須先展現完美嗎?
而當你已經分沾了一份你所謂的錯誤—
尼:—超過我應有的份—
神:—你將與我的對話呈現出來也顯示了很大的勇氣。
尼:或說很大的愚勇。
神:為什麼你總是堅持要貶抑自己?你們個個都是如此!每一個!你們否認自己的偉大,正如否認我在你們之內的存在。
尼:我沒有!我從沒有否認這個。
神:是嗎?
尼:嗯,最近沒有就是了…
神:我告訴你,在雞啼以前,你要三次否認我。〔譯註:引用《聖經》中耶穌在被捕前對彼德所說的話。〕
你每次把自己想得比真正的自己更渺小時,都是在否認我。
你每一句貶抑自己的話,都是對我的否認。
你每一個顯示自己「不夠好」、有缺欠、有所不足的行為,其實都是對我的否認。不僅是思,不僅是言,而且是行。
尼:我真的—
神:除了你對你是誰所曾有過的最偉大意象之最恢宏的版本外,不要將你的生命表現為任何其他的東西。
那麼,你對自己所曾有過的最偉大意像是什麼呢?不是有一天你將成為偉大的老師嗎?
尼:嗯…
神:是不是?
尼:是。
神:那就讓它是。而它就是。除非你再度否認它。
尼:我不會再否認了。
神:不會?
尼:不會。
神:證明看看。
尼:證明?
神:證明。
尼:怎麼證明?
神:現在就說:「我是偉大的老師。」
尼:呃…
神:照直說就是。
尼:我是…你明白的,問題是,所有這些對話都是要出版的。我現在知道我在這紙上所寫的一切,之後都會在某個地方被印出來。在比奧裡亞(Peoria,美國伊利諾州中部城市)的人也許都會讀到。
神:比奧裡亞!哈,你何不說北京?
尼:好吧,中國人也會。這就是我的難處。自從第二部出版的那個月後,許多人都在問我—問得我頭都大了—第三部什麼時候出來!我已經一再的說為什麼會拖那麼久了。我試圖讓他們瞭解,當全世界的人都眼睜睜的看著你在怎麼寫、都在等著你時是什麼滋味。這跟第一部和第二部完全不同。那兩部等於是在無人處寫的。我從來沒想過它們會變成書。
神:你想過。在你的內心深處。你想過。
尼:好吧,或許我會希望它們成書。可是現在我卻知道,這就使我寫在筆記薄上時也不一樣了。
神:因為現在你知道人人都會看到你寫的每個字。
尼:對。現在你要我說,我是偉大的老師。當著所有人的面這樣說。是困難的。
神:你希望我要求你私下宣佈?你認為這會強化你自己嗎?
我要求你當眾宣佈你是誰,正因為你現在是當眾的。這整個的觀念就是要你當眾說出。
當眾宣佈是最高的呈現方式。
把你是誰的最高意象的最恢宏版本實踐出來。用公開宣佈來做實踐的開始。
公開的宣佈。
達成的第一步就是先說。
尼:但謙虛又放在什麼位置呢?禮貌又放在什麼位置呢?見到每個人都跟他宣佈我們對自己最偉大的意象,難道得體嗎?
神:每個大師都是這樣做的。
尼:沒錯,卻不是傲慢的。
神:「我是生命與道路」這句話是何等傲慢?對你來說,這還不夠傲慢嗎?
你說你再也不會否認我,可是這十分鐘你卻一直在想要這樣做。
尼:我不是在否認你,我們在談的是我對自己最偉大的意象。
神:你對自己最偉大的意象就是我!那就是我!
當你否認你最偉大的部分,你就是否認我。我告訴你,在天亮前你會三次否認我。
尼:除非我不。
神:沒錯,除非你不。只有你可以做決定。只有你可以做選擇。
好,你聽說過任何偉大的老師是私下做偉大老師的嗎?佛陀、耶穌、克裡希那—不都是公開的嗎?
尼:沒錯。但也有並不出名的偉大老師。我母親就是。你先前說過,做偉大的老師並不必須聲名遠播。
神:你母親是先驅。是使者。是鋪路的人。她為你鋪路,為你指路。而你,也是老師。
你母親這位好老師,從沒有教你否認自己。這也是你要教別人的。
尼:噢,我太想了!這就是我想要做的!
神:不要「想要」(want to)。你可能得不到你所「想要」的。〔譯註:英文Want有「缺少」之意,本書第一部曾說,當你說你「缺」什麼時,宇宙就認為你缺,因而使此「缺」變為事實。〕你只是宣佈了你「缺」它,於是你就會留在那裡—留在「缺乏」的地方。
尼:好吧!我不是「想要」,我是選擇!
神:這好多了。那你選擇什麼?
尼:我選擇教他人永不否認自己。
神:好,你還選擇教什麼?
尼:我選擇教他人永不否認你—神。因為否認你就是否認自己,否認自己就是否認你。
神:好得很。那你選擇時有時無的教一教,幾乎是「偶然的」?還是選擇盡心盡意的?
尼:我選擇盡心盡意的教。像我母親。我母親教我絕不要否認自己。她天天這樣教我。她是我一生最大的鼓舞者。她教我相信自己,相信你。我理當做這樣一個老師。我選擇去教我母親教過我的一切智慧。她使她整個一生都成為教材,而不僅是她的言詞。偉大的老師之所以偉大,就在這裡。
神:你說得對,你母親是偉大的老師。你原先說的話也是對的。偉大的老師並不一定非要遠近馳名。
我剛才是在「試」你。我想看看你會往哪裡走。
尼:我走向我「該走向的地方」了嗎?
神:你走向所有偉大的老師所去的地方。走向你自己的智慧。走向你自己的真理。這是你永遠得走向的地方。因為這是你在教世人的時候所須轉入、所須從出的地方。
尼:我知道,這我是知道的。
神:而關於你是誰,你自己至深的真相又是什麼?
尼:我是…
…偉大的老師。
永恆真理的偉大老師。
神:這就對了!安安靜靜的說,溫溫和和的說。這就對了。在你內心深處你知道,你只是把心裡的話說出來。
你不是在吹噓,沒有人會覺得你在吹噓。你沒有在自誇,沒有人會覺得你在自誇。你沒有拍胸;你是把心打開,這有很大的不同。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知道自己是誰。或者是偉大的女芭蕾舞家,或偉大的律師、偉大的演員、偉大的一壘手、偉大的偵探、偉大的推銷員、偉大的父母、偉大的建築師、偉大的詩人、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營造業者、偉大的治療者。每個人都各以各的方式是偉大的人。
人人在自己心中都知道自己是誰。如果他們把心打開,如果他們與他人分享內心的渴望,如果他們去實踐深心的真理,他們將使世界充滿壯嚴華美。
你是偉大的老師。你認為這秉賦從哪裡來?
尼:你。
神:所以,當你宣佈你是誰的時候,只不過在宣佈我是誰。永遠都宣佈我是源頭,就沒有人會在意你宣佈自己偉大。
尼:可是你又一向敦促我,要我宣佈自己是源頭。
神:凡我所是的一切,你都是源頭。你這一生最熟悉的偉大的老師就說:「我是生命與道路。」
他還說:「來到我身上的一切,都是從父而來。沒有父,我什麼都不是。」
他也說:「我和父是一個。」
你明瞭嗎?
尼:我們只有一個。
神:正是。
尼:這又把我們帶回到靈魂問題。我可以再問幾個關於靈魂的問題嗎?
神:說吧。
尼:好。靈魂有多少?
神:一個。
尼:以最大的意義說是一個。但這是一切的一,「個體化」成了多少呢?
神:嘿,我喜歡這個用詞。我喜歡你用這個詞的方式。那是「一切能量」的「唯一」能量將其本身個體化為許多部分。我喜歡這個。
尼:我很高興。那麼,你創造了多少個體?一共有多少靈魂?
神:我無法用你可以瞭解的話來回答你。
尼:讓我試試。是常數?是變數?是無窮數?從「原始那批」 以後,你還創造了「新靈魂」嗎?
神:沒錯,是常數。沒錯,是變數。沒錯,是無窮數。沒錯,我創造了新的靈魂;沒有,我沒有創造新的。
尼:我無法瞭解。
神:我知道。
尼:所以,請幫助我。
神:你真的這樣說?
尼:說什麼?
神:「所以幫助我,神哪!〔 so help me,God,譯註:是賭咒用語,意為「我敢斷言」「千真萬確」。〕
尼:真聰明。好吧,如果非得這樣我才能懂,我就說吧:所以幫助我,神哪!
神:我會的。你既然下定決心,我就會幫助你—不過,我警告你,從有限的角度來試圖瞭解無限,是十分困難的。但我仍然要做一番嘗試。
尼:酷!
神:真的酷。好,讓我先提醒你一下,你的問題跟一個叫做「時間」的東西有關。但事實上,並沒有這樣一個東西。存在的只有一個時刻,那就是永恆的此刻。
凡是發生過的,都在現在發生,並永遠發生,在此刻發生。沒有什麼是「以前」發生的,因為沒有「以前」。沒有什麼是「以後」會發生的,因為沒有「以後」。永遠都只是現在。
在此現在,我不斷在變。因此,我「個體化」(我喜歡這用詞!)的方式是永遠不同,又永遠相同。由於唯有現在,靈魂的數目永遠是常數;但由於你喜歡以現在與那時的詞意去思考,它就永遠是在變的。當我們談到「轉世」、較低的生命形態和靈魂如何「回歸」時,曾說到這一點。
由於我常變,靈魂的數目就是無窮的,然而在任何特定時刻,數目都顯得是有限的。
從這樣一種意義上來說,是有「新靈魂」的:靈魂在達到終極覺醒,與終極實相結合為一後,自願「忘記」一切,「重新開始」;他們決定走向宇宙之輪上的新處所,有些則選擇再做「新靈魂」。然則所有的靈魂都是「原始那批」的一部分,因為所有的靈魂都是在那唯一的現在時刻正在被創造(已被創造、將被創造)出來的。
所以,靈魂的數目是有限的,又是無限的,是改變的,又是不變的—隨你怎樣看而定。
由於終極實相的這個特質,我常被稱為不動的動者。我是那永動者,那不動者,永變者,那不變者。
尼:好吧。我懂了。沒有任何方面是絕對的。
神:除了一切都是絕對的以外。
尼:除非它不是。
神:正是。正是!你「搞懂了」!真棒啊!
尼:嗯—事實是,我認為我一向就明白這碼子事。
神:沒錯。
尼:除非我不懂的時候。
神:正是。
尼:除非它不是。
神:正是。
尼:誰在先。
神:不對。「什麼」在先。「誰」在其次。
尼:達!達!原來你是阿波特,我是科斯提羅〔譯註:Abbott與Costello是美國喜劇演員〕,而這一切都只是歌舞雜耍的表演。
神:也可能不是。有些時刻、有些事件是你可能想要認真的。
尼:除非我不要。
神:除非你不要。
尼:那麼,讓我們再回到靈魂的課題上…
神:好傢伙!這是個了不起的書名…靈魂的課題。
尼:說不定我們可以來寫這本書。
神:你在說著玩?我們已經在寫了。
尼:除非我們還沒有。
神:對。
尼:除非它不對。
神:你沒法確定。
尼:除非我們確定。
神:你知道了嗎?懂了吧!你現在記得了它真正是什麼樣子,你跟它玩了起來!你現在又可以「輕鬆度日了」。你輕鬆了(lightening up,點亮了)。開悟(enlightenment,點亮)就是指這個。
尼:酷。
神:非常酷(cool,冷)。這表示你熱!
尼:對,這就叫「活在矛盾中」。你說過許多次了。現在,回頭再談靈魂課題;老靈魂和新靈魂有什麼不同?
神:一個能量體(也就是我的一部分)可以設想它自己是「年輕」或「老」,端賴它在達到終極的覺醒後所做的選擇。
靈魂在返回宇宙之輪時,有些選擇為老靈魂,有些則選擇為「年輕」靈魂。
實際上稱做「年輕」的經驗假設不存在,則稱做「老」的經驗就也不可能存在。有些靈魂「自願」被稱做「年輕」的,有些則自願被稱做「老」的,以便那一個靈魂—這也就是「一切萬有」—可以完全認識它自己。
同樣理由,有些靈魂選擇被稱為「好」,有些選擇被稱為「壞」。這是何以沒有靈魂會遭到懲罰。因為,那一個靈魂的部分是為了要成為全體的一部分才這樣做,那全體怎麼會為此去懲罰自己的一部分呢?
這全都在兒童故事《小靈魂與太陽》(the Little soul and the Sun)中做過美妙的解釋了,孩子都能懂。
尼:你有能耐把話說得讓人口服心服,把複雜的概念說得極為清楚,連孩子也能懂。
神:謝謝你。
尼:關於靈魂,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有「靈魂夥伴」(Soul Partner)這回事嗎?
神:有;但和你們想像的不一樣。
尼:怎麼不一樣?
神:你們把「靈魂夥伴」浪漫化了,用來指「你的另一半」。事實上,人的靈魂—我「個體化」的部分—要比你們想像的大得多。
尼:換句話說,我所謂的靈魂比我以為的要大。
神:大得多。那不是一個房間中的空氣。那是整個房子裡的空氣。而房子有許多房間。「靈魂」並不局限於一個身份。它不是餐廳的「空氣」。它也不是「分」為兩個個體,稱為靈魂夥伴。它也不是起居間與餐廳合一的「空氣」。它是整個大廈的「空氣」。
在我的國度,有許多大廈。雖然所有大廈裡裡外外的空氣都是同一個,某個大廈中各個房間的空氣卻可能覺得比較「接近」。你進入這些房間時會說:「我在這裡覺得『親近』。」
那麼,你就可以瞭解,其實只有一個靈魂。然而你們所說的個體靈魂卻很大,包含著千百個身體,在它們的裡裡外外。
尼:同時?
神:沒有時間這麼一個東西。所以我只能回答你說:「是,又不是。」你的靈魂所包著的身體,以你們的瞭解而言,有些是「現在活著」的,有些則是你們會稱為「死了」的。有些靈魂則包著你們認為活在「未來」的身體。當然,這一切都發生於現在。但你們所設想出來稱為「時間」的這個工具,可以允許你們對實際的經驗有更多的感覺。
轉自:http://yushenduihua.haotui.com/thread-89-1-1.html
文章來自網路,內容有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