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以金字塔圖像呈現,基本需求最強的在最底部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心理學評論》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所提出的理論。
理論內容
個人是一個統一的、有組織的個體,個人的絕大多數慾望和衝動是相互關聯的。驅使人類的是若干始終不變的、遺傳的、本能的需要,這些需要不僅僅是生理的,還有心理的,他們是人類天性中固有的東西,文化不能扼殺它們,只能抑制它們。
人類的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由低級的需要開始,逐級向上發展到高級層次的需要。當一組需要得到滿足時,這組需要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
也稱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要,如:食物、水、空氣、性慾。
未滿足生理需要的特徵:什麼都不想,只想讓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觀明顯變得脆弱。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
同樣屬於低級別的需要,其中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擁有家庭、身體健康以及有自己的財產。
缺乏安全感的特徵:感到自己對身邊的事物受到威脅,覺得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險的。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危險的、而變的緊張、徬徨不安、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惡」的。
社交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屬於較高層次的需要,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
缺乏社交需要的特徵:因為沒有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懷,而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
尊重需要(Esteem needs)
屬於較高層次的需要,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無法滿足尊重需要的特徵:變的很愛面子,或是很積極地用行動來讓別人認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虛榮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來證明自己的強悍。
自我實現需要(Self-actualization)
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包括針對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項需要都能滿足,最高層次的需要方能相繼產生,是一種衍生性需要,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缺乏自我實現需要的特徵:覺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虛感給推動著,要自己去做一些身為一個「人」應該在這世上做的事,極需要有讓他能更充實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讓一個人深刻的體驗到自己沒有白活在這世界上的事物。也開始認為,價值觀、道德觀勝過金錢、愛人、尊重和社會的偏見。
超自我實現(Over Actualization)
是馬斯洛在晚期時,所提出的一個理論。這是當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充分的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求時,所出現短暫的「高峰經驗」,通常都是在執行一件事情時,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時,才能深刻體驗到的這種感覺,通常都是出現在藝術家、或是音樂家身上。
摘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80%E6%B1%82%E5%B1%82%E6%AC%A1%E7%90%86%E8%AE%BA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世界正在往好的方向轉變~感謝一切~歡迎轉載~NAMAST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