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地觀測一個情緒,透徹地感覺它,如此一來你就是照它本然的樣子承認它、接受它了。我們最容易辨識的一些情緒是:憤怒、恐懼、悲傷等。其他的也許比較難以標識。也許只是介於情緒和生理知覺之間,模糊的不安感、沉重感、或拘束感。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重要的不在於你是否能給它一個心理標籤,而在於你能否盡你所能地把它的感受帶到覺知裡。


關注是轉化的關鍵—全然的關注就隱含著接納的意思。專注就好像一道光束—它是把一切轉型為本然的意識焦聚力。
 

在一個全面動作的有機體裡面,一個情緒的存活期很短。它就好像本體上的一個漣漪或水波。當你不駐守在身體裡的時候,它的殘存期就會延長至數日或數星期之久,或者與其他相同頻率的情緒並聯,而變成痛苦之身。痛苦之身經年累月地寄生在你的內在,蠶食你的能量,導致生理疾病,讓你的生命悲慘不已。

 
因此,把你的關注擺在情緒的覺受上。並且檢查你的心智是否執著在一個怨懟的模式裡,比如飼養這個情緒的譴責、自憐、或怨恨。如果是這種情況,表示你還沒有寬恕。不寬恕通常是針對另一個人或你自己而發的。不過也可能是對一個情境或情狀—過去、現在或未來是你心智拒絕接受的。沒錯,甚至對未來都可能會產生不寬恕。這是因為心智拒絕接受未來的不確定性,不接受未來是徹底超越它所控制的。


寬恕就是拋棄你的怨懟,因而放下了悲傷。一旦你體會出怨對除了強化你虛假的自我之外一無用處的時候,寬恕就會自然地發生了。寬恕就是對生命不做抗拒—容許生命透過你而展現。除此之外你只剩一條路可走,就是痛和受苦,或是生命能量的停滯受困,還有許多生理疾病的案例。

 
在你真正寬恕的那一刻,你就從心智那裡收回了你的力量。不寬恕是心智的本性。就像心造的假我,我執一樣,沒有衝突和對峙就無法存活。心智不寬恕,只有你能。你變得臨在。你進入了你的身體。你感覺到本體放射出燦爛的和平和寧靜。這也是耶穌說,「進入廟堂之前先寬恕」的原因。

 


作者:艾克哈特
譯者:曹植
摘錄及編輯:宛沂
本文摘自《當下的力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0776da80102vu8h.html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世界正在往好的方向轉變~感謝一切~歡迎轉載~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