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條線索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孩子的錯誤目的。

 

第一條線索


大人對孩子行為的情感反應。初看起來這好像很奇怪。你可能會疑惑自己的感覺怎麼就能讓你知道孩子的錯誤目的。如果你留心體會自己的感覺,就會發現其中的奧秘。

 
當面對四種錯誤目的的行為時,大人體驗到的最初感覺如下(請參照「錯誤目的表」中第二列):

如果你的感受是惱怒、著急、內疚或煩惱,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尋求過度關注。

如果你覺得受到了威脅(你也和孩子一樣想要主導一切)、受到了挑戰、被激怒或被擊敗了,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尋求權力。如果你以權力回應,就會陷入權力之爭。

如果你感覺受到了傷害(你那麼努力地想做個好父母或者好老師,這孩子怎麼能這麼對你?)、感到失望、難以置信或者憎惡,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報復。

如果你覺得很無能為力(我到底怎樣才能走進這孩子的內心,幫孩子鼓起勁頭來啊?)、絕望、無望或無助,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自暴自棄。

如果任由自己的感覺支配你,你也就和孩子一樣會放棄。

 
當被問到對孩子行為的情感反應時,很多成年人的回答都是憤怒和沮喪,這兩種情緒都是對最初感覺的第二回應。這是有原因的。受到了威脅、傷害或感到無能為力,都會讓人有非常無助的感覺,以致於我們會很快用憤怒作為第二回應把它們掩蓋起來。憤怒至少讓我們有一種虛假的力量感—我們可以做些事情,儘管這個「事情」只是怒吼、咆哮或者對孩子的猛烈攻擊。沮喪和憤怒都是對造成了我們的最初感覺的無法控制的局勢的第二回應。如果你用憤怒來掩蓋自己最初的感覺,而不是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你很可能會陷入報復循環之中。

 
你應該問一問自己:「我憤怒和沮喪的背後是什麼呢?我覺得受到傷害了?被擊敗了?受到威脅了?感到害怕了?」對照一下"錯誤目的表"中第二欄列出的感覺,看你符合哪一條。許多父母 和老師說,他們把這張表作為一項很有用的參照貼在桌子或冰箱上。這張表能幫助他們記住大多數行為的根本原因,從而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更能有效地幫助孩子。

 

第二條線索
 

當你要求孩子停止其行為時,孩子的反應(見「錯誤目的表」第四欄)。


尋求過度關註:孩子會停下來一會兒,但通常不久就重新開始原來的行為,或能夠引起你的關注的其他行為。

 
尋求權力:孩子繼續其不良行為,並且可能對你的要求進行言語頂撞,或者消極抵抗。這通常會升級為你和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報復:孩子以一些破壞性的行為或傷害你的話來反擊你。這常常會升級為你和孩子之間的報復循環。
 

自暴自棄:孩子往往很消極,希望你快點放棄努力,別再打擾他。有時候,這樣的孩子會把這種感覺「以行動表達出來」(或許會成為經常在班上鬧笑話的人)來掩蓋他們在學業上的不勝任感。


這些線索能幫助我們「解碼」,讓我們知道孩子的行為真正想要說的是什麼。即使我們知道了這些線索,事情仍然沒有那麼容易。因為當我們面對一個做出不良行為的孩子時,我們太容易以憤怒和沮喪的第二反應來回應(這很正常),而不是停下來想一想:這孩子到底想要告訴我什麼呢?
 

在「正面管教研討班」上,我們有一個名為「蠻荒世界」的體驗活動,這是根據約翰?泰勒《心連心》中的一項活動改編而成的。在這項活動中,一些成年人站在椅子上,另一些成年人扮演孩子的角色,仰臉望著他們說:「我是一個孩子,我只想有所歸屬。」我們要求「成人」假設這些「孩子」行為不當,並以懲罰性的、讓人洩氣的話來回答,比如「別再打擾我了,你沒看見我正忙著嘛?你為什麼就不能像你哥哥那樣呢?你怎麼就這麼自私呢?你幹嘛不去收拾你的屋子或做你的作業去?我得說多少遍啊?」

 
之後,我們會問扮演「成年人」和「孩子」的每個人當時的感受,當時心裡想的是什麼,以及做了什麼決定。這是一種情感體驗。我們一般不會讓人體驗這種經歷,除非沒有其他辦法能更有效地幫助成年人看到、聽到和體驗到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直接反應—而不是「解碼」並瞭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所造成的即時影響和長期的影響。
 

在此之後,我們會問:「你從這個活動中學到了什麼?」小組成員都認為自己學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收穫,就是理解了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其實是在說:「我是一個孩子,我只是想有所歸屬。」當我們不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錯誤觀念和目的時,我們只是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反應,而沒有對其行為背後的觀念作出反應。

 
一旦大人真正懂得了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他們就會樂意去想辦法鼓勵孩子。鼓勵是改變孩子行為最有效的方法。一個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為不當。

 
重複一下:一個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為不當。這是父母和老師們最難以理解的一個概念。我們太習慣於用懲罰、說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責難、羞辱和痛苦來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了。

 
最近,我接到一位好朋友的電話。她的情緒非常低落,她在養育自己的十一個孩子的過程中始終相信,激勵孩子們做得更好的方法就是當孩子做了錯事或做得不夠好時,就要先羞辱他們。她現在正在設法消除幾個孩子的自卑感和對她的強烈不滿。
 

鼓勵並不像很多人相信的那樣,是對不良行為的獎勵。不是的。鼓勵會消除孩子對不良行為的需要。

 

 

《正面管教》節選
作者:簡·尼爾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5aae370100zh6b.html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世界正在往好的方向轉變~感謝一切~歡迎轉載~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