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Shivai


巴夏:你好!Shivai

Shivai是我們古代語言的一個詞,意思是把自己聚焦到一個點,然後前進,不帶一丁點的其他想法(雜念),所以Shivai!


問:我的問題是,在我去夏威夷的時候,我體驗到一種通靈的感覺,尤其是當我在$$$的北海岸時,我走進水中的一個平穩的漩渦中,然後又走了出來,這個過程中,我感覺自己的意識,漸漸地從身體飄離出來,然後莫娜就進入來了


巴夏:可以這麼說


問:好! 也許…


巴夏:從原理上講,發生的過程不是這樣的,但我能理解你所描述的,在實相中的這個經歷


問:當時我還不知道莫娜到底是誰,那祂是不是“另一個我”的變現形式?


巴夏:是的!更高的表現形式,但這並不意味著祂沒有祂自己獨立自主的存在形式,你所體驗到的,是你跟那個層次的祂振頻相匹配,然後這個振頻通過你彰顯出來,也就是你所說的更高層次的另一個版本的你


問:是來幫助我調整,好讓我能夠去做我該做的事嗎?


巴夏:是的!是的!是的!那你做了沒?


問:還沒!


巴夏:好吧,為什麼還沒做呢?


問:我會去做的


巴夏:什麼時候呢?我不知道?很快?


問:說得太對了!


巴夏:是什麼在阻礙你呢?


問:缺乏安全感


巴夏:關於什麼呢?


問:恐懼


巴夏:恐懼什麼?害怕什麼呢?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會是什麼樣?


問:我會死!我會…


巴夏: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


問:對!因為我的神聖本質是無法被毀滅的,但我內心的恐懼,根深蒂固


巴夏:恐懼什麼呢?死亡嗎?你認為做你自己你會死掉?


問:是的,有點像是這樣


巴夏:沒錯,舊的你會死去


問:新的我也將誕生?


巴夏:是的!這又能怎麼樣呢?


問:好吧!


巴夏:你知道一秒之內,你要死去幾萬億次嗎?


問:知道


巴夏:你之所以能創造出時空轉變的體驗,就是因為你的意識在每秒之內,穿越了數以萬億次的平行版本的你,即使在這次談話的過程中,你已經當過萬億個人了,多加一個又何妨?


問:太棒了!


巴夏:真的沒啥好怕的,你已經在這麼做了,你要意識到你“已經在做”這個事實,這是你需要做的全部


問:但我仍想加快“做”的速度


巴夏:從真正的運作原理上講,沒有所謂“加速”這回事,而是,隨著你變得更加覺察到“更宏偉的你”,你知道你已經在以“無限”的速度移動,而且你更覺察到在你在移動,但記住,以無限的速度移動,每一刻都出現每一個地方,感覺起來,像是你站著一動不動,這就是所謂的悖論平衡點(不動的動者),有道理嗎?


問:是的,謝謝!


巴夏:很好!所以真的沒什麼好怕的,你已經在這麼做了,而且你做到很好,明白嗎?


問:所以我該重新檢視我的信念系統嗎?


巴夏:檢視你的定義,只有你的定義,才會帶給你不適,記住!請大家都記住!沒有什麼與生俱來的困境,只有你對這境況的定義才會讓你有“困境”的感覺,如果你覺得困難,那是因為你在抗拒你的真我,這才是真正的困境,也是你感覺困難的原因,對真我的抗拒,你明白嗎?


問:明白!謝謝!


巴夏:這對你有幫助嗎?


問:是的!謝謝!


巴夏:感覺輕鬆點了沒?


問:是的!


巴夏:感覺要死了嗎?


問:死翹翹了!


巴夏:好吧


問:每刻都在鳳凰涅槃


巴夏:很好!你每時每刻都在這麼做,根本沒啥好怕的,這是一種自然行為,你一直都在轉變 轉變 轉變…,你們是一群(詭異而)善變的人


---

《與神對話》:不動的動者


曾經,有一塊岩石,充滿了無以計數的原子,質子,中子,和次原子微粒。這些微粒子依照某些規則,不停的在飛馳,從“這裡”到“那裡”。這樣做需要時間。然而他們卻飛馳的如此之快,以致那岩石本身似乎完全不動。而只是存在(was)。它就躺在那裡,餐風飲露,沐浴陽光,全然不動。


“我的裡面,那在動心的,是什麼?”岩石問。

“是你。”遠處的聲音說。

“我?”岩石說,“怎麼可能?我根本沒動。這是誰都看得出來的。”

“沒錯。遠看確實如此,”那聲音說,“從這裡看,你看起來就真像固體的,不動的。但是當我更近一些,當我非常近的來看實際上發生的事,我看出,一切組合為你是誰的東西都在動。它們透過時間與空間,以某種特定規範,以不可置信的速度在動,創造了稱為“岩石”的你。所以你真像魔術!你同時在動,又不動。”

“那麼,”岩石問道,“哪一種是幻相呢?岩石的一體與不動,還是它各部分的分別與運動?”


我告訴你:在這岩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誨。因為這就是礦古的岩石。這就是未留一塊石頭不被翻動的永恆真相。在這小小的故事中,我已把這真理為你們解說殆盡。


這就是宇宙真相。


生命是一系列微小的,極其快速的運動。這運動卻全然不影響那萬有的不動與存在(Beingness)。

---

達摩:
動外無心,心外無動。
動不是心,心不是動。
動本無心,心本無動。
動不離心,心不離動。
動無心離,心無動離。
動是心用,用是心動。
即用即動,不動不用。
用體本空,空本無動;
動用同心,心本無動。
故經云:“動而無所動。”

---

Aristotle, Metaphysics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
“And since that which is moved and moves is intermediate, there is something, which moves without being moved, being eternal, substance and actuality.”
“由於那既被推動又推動它物的事物是居間的,故必有不動的推動者、永恆的本體和現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6bc7ca0102wpeb.html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世界正在往好的方向轉變~感謝一切~歡迎轉載~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