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關於"愛",有過各種荒謬的認識。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把男女戀愛,尤其是把墜入情網當成是愛,或者說,墜入情網起碼是愛的體現。墜入情網的人,常常激情洋溢地表白:"我愛他(她)!"這只是一種主觀願望罷了。

 

首先,墜入情網,通常涉及與性有關的慾望。可想而知,不管我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都不可能與他們墜入情網(除非是在亂倫的家庭)。許多人都有關係密切的同性朋友,但除非有同性戀傾向,不然決不會與其墜入情網。只有意識和潛意識的性衝動,才會使我們陷入情網。

 

其次,墜入情網的"愛"不會持續太久,不管愛的對象是誰,早晚我們都會從情網的羈絆中"爬出"。誠然,這不意味著我們不再愛對方,不再愛與我們墜入情網的人,可令人頭暈目眩的戀情,終歸有一天會徹底消失,這就如同美好的蜜月,遲早要歸於結束,鮮艷的花朵,勢必要枯萎凋零。

 

要瞭解墜入情網的本質,我們必須認識心理學上所謂的"自我界限"。不妨以嬰兒的成長為例。嬰兒出生最初七個月,還無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當他在地板上爬來爬去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都跟著一起移動;他感覺飢腸轆轆時,以為整個世界與他一塊兒挨餓;他看見母親活動身體,以為自己也跟著母親一同活動;母親哼唱起搖籃曲,他以為那是他自己的聲音。在新生嬰兒的感覺裡,在一切移動和固定的事物之間,在他和周圍的人群之間,在單個個體和整個世界之間,沒有任何界限和差別。

 

隨著嬰兒慢慢成長,認識和經驗不斷增加,於是發現他和世界不是一回事。他感覺飢餓,母親不見得立刻出現,並給他飲水餵食;他想玩耍時,母親未必能及時配合,與他一起玩簡單的遊戲。他的意願和母親的行為,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在這種情況下,嬰兒的"自我"產生,自我意識開始出現。

 

通常,嬰兒的自我意識能否健康發展,取決於同母親的關係是否融洽。嬰兒失去母親的愛,或母親患有嚴重的性格缺陷,就會使嬰兒和母親的關係遭到干擾,隨著嬰兒長成兒童直至成年人,其自我意識就會出現障礙。

 

當嬰兒意識到他的願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圍世界的願望,他就開始在自己和世界之間做出區分。他想活動的時候,他的胳膊甚至先於眼睛活動,可是童床和天花板卻沒有活動,於是嬰兒知道,他的胳膊和他的願望緊密相連,因此胳膊是他的"財產",而不是別的東西,更不是別人的胳膊。

 

在出生第一年,我們作為嬰兒,就知道了一些基本常識:我們是誰,我們不是誰;我們是什麼,我們不是什麼。出生一年後,我們就清楚地知道:這是我的胳膊、我的腳、我的頭、我的舌頭、我的眼睛,甚至我的視角、我的聲音、我的想法、我的肚子疼、我的感覺,…此時,我們已能區別出自己和外在世界更多的不同,能夠認識到身材的大小、體能的局限性,這樣的認知就是所謂的"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的認識和發展,持續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後。孩子到了兩三歲左右,更能認識到能力有限。在此之前,儘管他知道,他無法讓母親完全按照自己的願望行事,但他仍然會把自己的願望和想法,同母親的行動混為一談。

 

兩三歲大的孩子,往往是家裡的"小皇帝",事不順心,就會大發雷霆,甚至鬧得天翻地覆。到了三歲,孩子的態度有所收斂,對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腦海裡還是幻想如何隨心所欲。這樣的心態只有再過幾年,當他經受到更多打擊以後,才能夠逐漸消失。

 

在此之前,他還是幻想自己無所不能,強大的超人、太空飛俠之類的故事,也最受他們的歡迎。而對於進人青春期的少年而言,超人和飛俠已不能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不過,他們卻更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肉體和能力有著多麼大的局限性!

 

他們也隱約意識到,所有的個體都要聯合起來,惟有彼此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他們渴望突破自身局限,卻要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這通常使他們產生無助的痛苦。

 

永遠活在自我界限中,只會給人帶來孤寂。有些接受心理治療的"神經衰弱者",其童年生活通常很不快樂,甚至遭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對於他們而言,世界充滿險惡,自我界限是保護傘,而孤獨和寂寞反而能帶來安全感。但大部分人還是渴望擺脫寂寞,衝出自我界限的牢籠。

 

墜入情網,似乎能夠使之實現"逃亡",擺脫孤獨和寂寞(儘管這種擺脫是暫時性的);墜入情網,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我們突然衝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決堤的洪流,聲勢浩大地湧向所愛的人,於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們跟愛人結合在了一起!

 

墜入情網,是情感和心靈的退化現象。與心愛的人結合在一起,跟童年時與父母相伴的記憶彼此呼應,彷彿體驗到幼年時無所不能的快感,我們又感覺到強大有力,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實現願望。我們感覺愛無比強大,能夠征服一切,我們的前途充滿光明。但我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感覺是虛幻的,常常與現實脫節。這種感覺就和一個兩歲大的幼兒,自認為能稱霸世界一樣不可理喻。

 

殘酷的現實,遲早會擊潰兩歲孩子的幻想,也會擊潰我們的愛情之夢。日常瑣事和難題,會使我們產生矛盾和衝突。男人渴望性愛,女人卻因心情不好而予以拒絕;女人想要看電影,男人卻想留在家裡看電視;男人想把錢存進銀行,女人卻想拿來買洗碗機;女人想談談自己的工作,男人卻想談談他的工作。雙方都驚訝而痛苦地意識到,自己沒有跟對方融為一體,慾望、愛好、想法相去甚遠,局面好像難以改變,差距好像無法縮短。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攏,他們又恢復成為兩個不同的個體。幻覺破滅,就可能面臨勞燕分飛的局面。毋庸置疑,若想避免這種情形,他們就必須面對現實,學會真正的相知和相愛。

 

我為什麼要用"真正"兩個字呢?我想強調的是,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情侶只有脫離情網,才能夠真正相愛。真愛的基礎不是戀愛,甚至沒有戀愛的感覺,也無須以之為基礎。

 

我在本章開頭給愛下了定義,根據定義可以確知,墜入情網算不上真正的愛,原因如下-墜入情網,不是出於主觀意願,不是有計劃、有意識的選擇。不管懷有怎樣的期待,沒有機遇和緣分,就永遠無法體會到戀愛的感覺,愛的情網,也不會為你張開。

 

有時候,它卻有可能成為不速之客,不請自來。你完全可能愛上某個與你毫不相稱的人,甚至不願接受對方身上的缺點,可你卻對對方產生深深的依戀。與此同時,也許另一個人各方面都很出色,值得你全身心地去愛,你卻始終不能墜入情網。

 

成年人有時會以理性和原則作為約束,控制自己不顧一切的狂熱行為-比如,心理醫生可能對病人產生戀情,病人也可能不自覺地把情感寄托在醫生身上,但是基於對病人的責任以及自己的身份,醫生必須在情感和行為上有所約束,維持自我界限的完整性,不能不負責任地把病人當成戀愛對象。為此,他們甚至要忍受難以想像的痛苦,這是理性和感性較量的必然結果。

 

另外,不管自我約束如何嚴格,你只能控制戀愛進程,卻無法創造出戀愛的感受。戀愛的激情到來時,你可以憑借願望和意志力做出反應,卻不能憑借它們創造戀愛的體驗。

 

墜入情網,只能使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發生暫時性的崩潰。自我完善,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墜入情網卻可能無需氣力。墜入情網的經歷終結,美好時光歸於結束,自我界限必然恢復原狀,你感受到的只是失落和幻滅,而心靈絕不會因此成長。真正的愛,卻可使自我界限擴充,而且不再恢復原狀,這是墜入情網無法實現的結果。

 

墜入情網,唯一的好處就是消除寂寞。即便經由婚姻,使這一功用得以延長,也無助於心智的成熟。只要墜入情網,我們便以為生活在幸福的巔峰,以為人生無與倫比,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彼時彼刻,我們覺得心智成熟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前的滿足感。

 

我們忘記了一個事實:我們和愛人的心靈其實並不完善,而是需要更多的滋養。可是,在我們眼中,對方近乎十全十美,雖然有缺點和毛病,那也算不上什麼,甚至只會提升其價值,增加對方在我們眼中的魅力。

 

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其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僅僅是自我界限暫時的崩潰嗎?在我看來,它與人的"裡比多"(性的需求和原動力)有關,或與受基因支配的生物交配本能有關。

 

墜入情網,是人類內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產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的反應,意義在於增加人類生殖機會,促進物種繁衍和生存。

 

或者說,墜入情網是人類基因對於人類理性的征服,使我們心甘情願地落人婚姻"陷阱"。倘非原始基因在起作用,不知有多少戀人或者配偶(包括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在步人婚姻殿堂之前,就會因想到婚後要面對的現實,而感到張皇失措,只想落荒而逃!

 

 


 
文章來自網路,內容有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少有人走的路  The Road Less Traveled
線上閱讀: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0822.html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