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監管機構對匯率操縱案件的全球調查繼續深入,美國司法部最近發現,處於利率醜聞中心的幾大銀行和個人有潛在的犯罪行為。
據熟悉此案的一些政府官員說,司法部的刑事部門正在對數家金融機構及其僱員進行立案,包括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的交易員。由於此案還在進行當中,這些官員沒有透露姓名。其中一位官員說,官方有望在今年內對至少一家銀行進行起訴。
刑事指控的可能性會震動整個銀行界,也會促使金融機構與政府妥協。在私人投資者提起訴訟,以及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Commission)展開全面行政調查之後,司法部的刑事調查接踵而至。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兩者一起,會給銀行業帶來上百億美元的損失。
各國監管機構正在調查金融公司是否在金融危機前後對匯率進行了操縱,以擴大其利益和轉移對其健康狀況的審查。美國和英國的監管機構已在上個月對銀行業發出警告,指出巴克萊銀行在匯率操縱案中需要為和解方案支付4.5億美元。該調解方案不會使巴克萊銀行的僱員免於刑事訴訟。
這項已經歷時多年的調查涉及了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十多家銀行。據了解案情的律師說,面臨刑事訴訟的數家公司,包括至少兩家歐洲機構,正在競相安排和解。這一部分是因為他們希望避開起源於巴克萊銀行一案的公眾抗議,此案導致了數位高管的辭職。
民事和刑事調查都集中在銀行對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也就是Libor利率的操縱上。Libor利率是銀行間相互借貸採用的基準利率,被用來決定價值上萬億美元的金融產品的借貸成本,包括抵押貸款、信用卡和助學貸款。一些市和州的政府,以及自治市當局也在調查自身是否在利率操縱中蒙受損失,有一些已經提起了訴訟。
在民事訴訟中,監管機構可以對銀行執罰,並強迫銀行對內部管理進行改整。但司法部可以通過對交易員和其他僱員提起刑事詐騙訴訟而施加更強大的威脅。如被認定有罪,他們將面臨牢獄之災。
與此同時,公眾對抵押貸款危機中針對某些知名高管的訴訟不力仍然感到憤怒。金融界的危機不斷,如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損失,這一切更是給消費者和投資者火上澆油。
但Libor一案對檢察官來說可能是一個機會。從問題波及的範圍和受嫌的機構數量來看,對匯率操縱醜聞的調查將能提供一個重要契機,讓大銀行為他們在金融危機中的所作所為負責。
“很難想像還有比Libor醜聞更嚴重的案件,”一位和此案有關的政府官員如是說道。
美國司法部對巴克萊銀行案有司法管轄權,這是因為該基準利率也影響到美國市場。現在還無法獲知司法部的刑事部門接下來會追究哪家機構。
據知情人稱,瑞銀集團(USB)是監管行動的下個目標之一。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正考慮對瑞銀提起民事訴訟。該機構的監管者目前還沒有決定是否對該行提起訴訟,庭外和解的談判也為展開。瑞銀已經和司法部的某一部門達成了豁免協議,在滿足某些條件的情況下,瑞銀將不會受到刑事訴訟。瑞銀拒絕就此事發表言論。
知情官員說,對國際銀行的調查特別複雜,且會持續多年。最後會以和解,而不是起訴,告終。目前,監管機構正在逐個調查,因為不同案件的相關事實有很大不同。據涉及此案的一位律師說,這樣一來,就很難達成全球性的和解方案,儘管一些銀行更傾向於用行業性的和解協約來迴避聚光燈下的嚴厲審視。
在巴克萊銀行一案中,該銀行被譴責發佈造假的利率來榨取額外營業利潤並化解關於其健康狀況的擔憂。在金融危機中,銀行擔心報告高利率會顯示出其金融狀況不佳。
英國和美國的立法機構也在檢查銀行監管機構在銀行操縱利率的時候是否故意視而不見。周五,有消息透露說,一名巴克萊銀行的僱員在2008年4月曾向位於紐約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Reserve Bank)透露,說巴克萊銀行低估了其借貸成本。儘管有警報信號,不法行為還是又持續了一年。
但在2008年4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一名高級執法官員文森特・麥戈納格爾(Vincent McGonagle)展開了一項調查,他和另一位資深官員格蕾琴・洛(Gretchen Lowe)一起負責這一案件。
據知情官員說,此案一開始停滯不前,因為巴克萊銀行抗拒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以至於該機構為獲取厚達幾百萬頁的文件而等待了數月。直到2009年秋天,交易委員會才獲得了大量寶貴信息,對銀行的違法行為有了較全面的了解。
調查人員說,一系列可以作為罪證的電子郵件和短訊讓這一持續多年的銀行行為見光。在一份文件中,一名巴克萊銀行的僱員說,該銀行“完全不誠實。”
BEN PROTESS, MARK SCOTT 聯合報道2012年07月17日
Susanne Craig對此文亦有貢獻。
翻譯:陶夢縈
原文:http://cn.nytimes.com/article/business/2012/07/17/c17libor/zh-hk/
提醒:內容提供參考,請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哪些是對自己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困擾、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歡迎轉載~ NAMAST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