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們的思維裡,對於「創造」的運作過程有許多困惑。其實,這也就是我之前講過的,你會體驗到你所選擇的看法。雖然你本是一個完整、完美的眾生,本沒有一絲匱乏的感覺,但如果你願意,你還是可以讓自己相信,你之所以努力去創造物質的需求,是因為你缺它不可。然而,換個角度,如果你能保持你真我的認知,同時去創造物質所需,你看到嗎?你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做。那時,你的出發點,將沒有匱乏的恐懼,也沒有抓取物質事物的執著。你會將創造僅僅看成是又一個你所選擇的遊戲。或者是另一個玩具而已。在這個物質界裡,你可以擁有你所選擇的任何東西。
其實,之前我已說過這些話了,但你們從未真正理解它。「富裕的宇宙」這個用詞,如果指的是,因為你內心感覺不足而去渴求「富裕的宇宙」給予你想要的,那麼這個概念是來自於我執。實際上,用「神聖無限的宇宙」這個詞要更準確些,因為這個詞可以在你的意識中加深這樣一個概念~神聖無限就是上帝。認為富裕存在於上帝的思維裡,只會讓你產生匱乏的念頭。「富裕」一詞有著對立面~匱乏,而在上帝的思維裡,沒有相互對立的事物存在。
在這個物質世界裡,你希望有多麼富裕,你都可以去創造。然而,你要明白,這種類型的富裕與上帝無關,也不是上帝贊助的。不過,這其中有價值的認知是,你在物質界裡,創造富裕的能力,源自於你自性無限的真實創造力。然而,當明白你是誰、是什麼時,你創造力的表現方式將會是非常不同的。即使你處於夢境中,但你的能力並未被剝奪,因此,你仍然能以你喜歡的方式去使用你的創造力。如果你希望通過生病來證明些什麼,那麼你就會生病。如果你用自己的能力去創造富裕,我希望你明白,那富裕也是你創造出來的。
有時你可能會注意到,在你試著去獲得金錢上的富裕或者想去擁有你想要的東西時,常常有個想法如影相伴,那就是你覺得自己並不配擁有這些東西。我想告訴你,這個念頭並不正確。如果你相信這種說法,那說明你又被我執拖入困惑的泥潭中,因為它一方面鼓動你去追求,另一方面又說你不配擁有。如果你拚命追求,又得不到,你似乎又在證明我執的謬論:你就是不配。
在這裡,我想指出的是你頭腦中的另一個想法,那就是在你試圖去創造、去追求你所定義的那些富裕之物時,你心中總有一種厭煩的感覺,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是因為你還覺得富裕有價值,而這正是我希望你改變認識的地方。放下這個富裕有價值的念頭吧。
如果你真的希望擁有某種東西,把它作為你在物質界裡的一種體驗,你要明白,你是可以擁有。同時你要知道,在你運用創造力獲得你想要的東西時,這其中唯一有意義的就是,這創造力與你自性的真實創造力是息息相關的。在你物質意識中被創造的事物並沒有什麼價值。然而你能創造、顯現具體事物,以及這創造與你本性的真實展現有相通之處,這個事實才有價值。
我還想告訴你,當你的我執拚命想維持它在你自我定位中的重要性時,一方面,它會在背後嘀咕,你不配擁有你富裕的創造,而另一方面,在你就要完全明白創造的真正含義時,它又會換一張笑臉,與你共同歡呼,「哇,看,真是太美妙了,『我們』真能擁有我們想要的!」不管你聽從了我執的哪一個蠱惑,都會加強你受限制的感覺。只要你還覺得你創造的東西有價值,這種限制感會一直存在。然而,如果你願意認出你在世間的創造力不過是你本性創造力的延伸,那所有的一切將擁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問:當我們的思維沒有限制時,我們的需求立刻就會得到滿足嗎?
答:當你完全覺醒之時,需求這個詞根本不會出現在你的詞彙中。那時,你只知道圓滿具足與同一體(合一)。在這裡,我還想提醒你一件事。不管你視自己為一個肉身,還是把自己看成是一個靈體,思維中的侷限感,仍然可以存在。你是一體思維(Mind),但只要你的思維仍有任何受限制的感覺,那你還是不能體驗你無邊無際的本性。然而,肉身的體驗,為你呈現出與一體思維決然不同的概念。
在你完全覺醒之後,如果仍然希望保留肉身,你不會完全丟棄感覺上身體的需求。那些需求不會消失,因為它們是物質世界固有的規則。如果你希望保留這個身體,你會很快明白我們之前討論過的,要創造你身體之所需,或者支持你體驗的架構,對你來說,都會很容易。這些東西只不過是你在物質世界體驗的副產品。我之前向你提過,在你覺醒的過程中,道理是一樣的。去創造你喜歡的,但要明白其中的不同之處。
之前,我們提過很多次,認出自己做事背後動機的重要性,這次我希望你更能明白為什麼認出動機是那麼地重要。你可以因為匱乏而去創造你想要的,但這只會將你的注意力拉離真我,你也可以為展現本性而去創造,這樣你才會與你的目標一致,也才會深植心中。如此所有你試著從意識帶入物質界的事物,不過是支持你在世間的體驗,而在實相世界中,你明白它們並不存在。
宇宙中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任何力量會支持你基於匱乏的創造,因為其它所有與上帝一致的力量,從未見到匱乏的存在。我不是要你放棄你的需求,而是要你更正對需求的定義。明白創造只是為了維持在物質世界的體驗之後,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讓我再補充一點,以免你還不夠明白。你的我執會讓你像追野鵝一樣盲目追求世間的目標,而且會讓你以為你做的選擇都有意義,都會幫助你覺醒。請明白,這完全是混淆視聽。這些都是我執為了阻擋你認清你真正問題所扔的煙霧彈。如果你能理解這一點,在你面對每一個選擇時,能夠知道選擇本身並不重要,那你就可以安心去選你喜歡的。
這其中的微妙之處在於,你要明白,在你做每一個選擇時,都要從幫你認出本性的出發點去做。這也正是為什麼我之前一直強調,只做帶給你安寧感覺的選擇。這種安寧感是目前最能確定你做選擇的那一刻是與你的真我相通的。所有的選擇本身並無價值,但你在做出選擇時的背後動機,才是值得關注的。
你渴望覺醒,你祈求體驗自性。你祈求的,自會得到,這也符合你之前學到的原則。既然我們說去創造你所需,來維持你在物質世界的體驗,那就以能幫助你認清自性的方式去創造。你在物質世界創造所需,與在實相世界延伸你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有相通之處。明白它們是相關的功課,這很重要。你怎麼可能一方面夢想去創造一些東西支持你的物質體驗,同時又認為這些東西是你本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你把重心放在創造的結果,而不是創造的過程,你就會有之前的困惑。
簡單的允許事物進入你的意識中。容許是你本性自然的表達。當你發現自己有了努力爭取的衝動,你就知道我執又插進來了。
過去,當你基於恐懼、需求、匱乏的感覺去創造事物時,這些東西並沒有出現。讓我提醒你,這些東西沒有出現,是因為它們與你尋求覺醒的渴望不一致。如果你基於恐懼而去創造你之所需,而這些東西又出現,這將無法確認你本性的真實定位。你不希望再次被欺騙。你的渴望是記起你真我的自然狀態。因此,所有發生在你身上的事,都是應你渴望覺醒的需求而發生的,現在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一些?當你的我執追求某些東西而沒有得到,你就知道你對覺醒的渴望又被應允了。
問:一旦我們明白了這些,那麼這個世界就像是一個遊樂場嗎?
答:你所指的那種遊樂場,並不只侷限於物質世界。只要你還有受限制的感覺,不管你處於哪一個空間或哪一種狀態遊樂場都會存在。如果一方面鼓勵你在夢中玩耍,另一方面又鼓勵你從夢中醒來,這會讓你困惑的。更好地投放你注意力的方法是,明白這一切只是一個夢。我說它是夢,是因為你對自己的定義不是真的。就好像你在舞台上做了一個背景,然後你在台上表演你的喜劇與故事,而且知道你演的角色不過是你真我的扭曲形象,用這種心態可以把世界看成是一個遊樂場。帶著這份瞭解,輕鬆地去演你的角色。
我希望你明白,你放下夢境中的限制之後獲得的喜悅,比你把自己看成是在夢中玩耍時獲得的樂趣,要超出很多。
文章來自網路,內容有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覺醒的對話Dialogue on Awakening
傳述:Tom Carpenter
譯者:Joshua
在線閱讀:http://hi.baidu.com/zen_of_jesus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