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麼走來的?

 

在第一部分我們談到了處境危險的證據:我們乃由太陽的能量所構成;我們正在花費“初始資本”(指存在地底“存款帳戶”所剩不多的古老陽光)以取得能源;我們正將維持水迴圈、固定表土與控制二氧化碳的樹木砍伐殆盡;大量的生物絕種,以及氣候變化正危及作物與人類。

 

我們是如何陷入這個局面?

 

半世紀前,我們前景一片大好,是如何走到今天似乎離大災難襲擊工業化國家之期只有一代之遠?而今天,第三世界早已陷入劫難,饑荒遍地而疾病橫行。

 

本書最後將會思索如何脫困。如果我們有正確的轉變,有理由對未來抱著希望,但我們得先瞭解這造成冰凍三尺的“非一日之寒”。這是第二部分的主旨,其中涵蓋以下重點:

 

歷史觀:

 

◆“年輕文化”和“古老文化”的觀念:人類今昔行為模式之重要成分。

 

◆一稱為Wetiko之非常劇烈的文化轉變:在人與人(及與自然)和諧共存10萬後,人類開始侵伐、奴役對方(與自然)。

 

社會心理學:

 

◆對所謂“故事”的重要性之洞察:我們如何闡釋所見所聞?我們所述說的生命的故事會引我們步入歧途,或直達解答的康莊大道?

 

◆我們曾熟知卻已遺忘的古老智慧。

 

◆達爾文學說對嗎?真的適者生存?

 

◆今昔的社會結構有何不同?

 

為了瞭解古時陽光的絕對重要性,我們得先審視從以前到現在,文化在文明裏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觀點的力量:古老的和年輕的文化

 

“最弱的環節決定一條鏈子的強度,而生命就是一條鏈子”—威廉·詹姆斯(1842~1910)

 

由於人類的作為(和無作為),我們的星球正走在與災難碰撞的軌道上。世界人口早就超過了不過分依賴石油而仍能維生之數。因此,為了要餵飽在地球太空船的60億乘客,我們正消耗著存在3億年之久的植物化石資源(若依此勢,該資源會在我們下一代枯竭)。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餓死,更甚於今日。

 

而政府可說坐以待斃。

 

我們能做什麼?回收、吃素、開省油的汽車,覺得好像做了些好事;但無法改變的事實是,即使是紐約包威利大街的流浪漢一個月所討到的財物,也比世界多數人一年所見的多。即使在那種“貧窮階級”的資源消耗率,若不使用即將於一兩代內油盡燈枯的石油,也無法支持下去。

 

大多數人認為他們無力稍稍紓解這問題。

 

但錯了,的確存在強有力、有意義的事可以去做。

 

要避免所有即將面臨的破壞也許太晚了(據許多專家看法,至少晚了40年):數十億人口的滅亡、戰爭帶來大規模的環境破壞、自然資源的濫用,以及工業污染。就在你讀著本文時,戰爭之火已點燃,饑荒已蔓延,而人口爆炸已達到一個程度,在第三世界許多大都市,由中上階層年輕人和下班員警組成的“打獵俱樂部”用強力來福槍在街上獵殺兒童。有些人認為我們正見證美歐帝國的末日,正如1600年前羅馬人眼見其帝國崩潰一般。

 

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在此時,為我們的子子孫孫有一個正面而充滿希望的世界播下種子,造就新文明的濫觴,所謂的後石油世代。

 

他們的未來就掌握在我們手裏。

 

我們怎樣看待事物,就有怎樣的力量

當你走過或開車經過城市街道時,放眼所見的都是思想的實化。每棟建築物都始於某人心中的構想。有人取得土地,有人設計房子,有人則組織工人搭建。你看到的樹則是有人種在院子裏、人行道上和街道旁。我們視為自然景觀一部分的道路鋪面,乃是透過思想穿針引線而構思、設計、製造、裝設和維護。

 

思想創造物理實體,亦創造更大的實際。很久以前,人們把雷電視為神的聲音,若有人被閃電擊中,表示那人犯了罪或觸怒了神。當雷聲在近處轟隆作響,人們就趕緊跪下呼喊出禱告;當看見懾人的電光劃過天際,他們知道自己看見了神的手正在寫下或傳達資訊。今日,雷電被認知為在空氣中離子與相反電荷的地表間電能的釋放。被閃電打到不外乎愚蠢(如在高爾夫球場舉起球杆)或運氣差。面對狂風暴雨,我們之所以躲避,是因對危險的自然現象的懼怕,而非憤怒之神。同樣一件事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感覺、思想和行為。重點在於,對真實的體驗有所不同,而歧異的造成乃由於思想。

 

幾年以前,我應邀至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主辦的研討會演講。演講後,我和妻子路易絲信步於老城,穿過多數觀光商品店所在的阿拉伯區。當天是星期五,回教的安息日;但我們不是回教徒,所以想應該不會影響觀光購物。那是個5月炎熱夏日,路易絲穿了條休閒短褲,就在我們漫步逛街時,一個店員沖出來,對著路易絲大喊“西方豬”、“褻瀆豬”,“你這妓女,知道今天是聖日嗎?你無權展露雙腿!”

 

我提起這個文化衝突,是因為那個店員所認知的真實是一個婦女(回教婦女的社會地位與多數猶太基督教或西方文化中的婦女不同)正可恥地違反律法。路易絲所感受的真實是在炎炎夏日的旅遊中心,穿著西方標準下保守的短褲,卻受到攻擊。我認知的真實則是那位男土對我們的宗教文化、婦女,甚至是一個人的無禮輕視,選擇大喊而不是安靜地走過來表達看法。

 

我們三者都沒錯。

 

而現在全人類也面臨了許多令人混淆且相互衝突的“真實”。我們的選擇將決定人類的未來。試想想人們對與生命相關之事的不同看法:

 

◆“我們需要電力來維持舒適的生活”,或“發電會排放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至大氣,造成全球暖化及破壞力極大的天氣形態”。

 

◆“能以低廉的成本開著車,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是人類的自由”,或“美國人的開車習慣正在加速地球的毀滅”。

 

◆“自然萬物都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而存在”,或“人與其他生物對地球有同等的重要性”。

 

以上這些想法都基於所謂的“故事”—我們文化的神話、我們的典範和信念,這些形成了我們自認為是真實的核心。這裏所謂的故事,乃指我們加在原先經驗上任何可以改變思考方式之事。

 

因為許多我們稱之為真實之事乃來自於主觀判斷,因此少有對或錯,而是“有用”或“無用”,視你屬於何種文化,以及在文化中的地位,更視你和自然界的關係以及對於未來的願景而定。

 

漸漸的,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有數世紀之久的“故事”;從有用移到無用一類。

 

例如聖經裏有關多子多孫的教訓便屬於此類。在挪亞和亞伯拉罕的時代,通常有最多年輕人以組成軍隊的部落才能存活,“生養眾多”成了文化延續的公式,雖然往往會造成“當資源和生存空間不夠時,滅去鄰人並奪取他們的”之狀況。

 

多年來我們為這種征服和支配的生活方式找藉口。說它帶來了電視、登陸月球、各種現代工具,以及許多疾病的根除等等好處。我記得高中時有位招募新兵者到校演說,他說;“我們文明中多數重要的進步,從火箭到抗生素,都源於戰爭的需要。”這又為屠殺提供一個藉口,戰爭是好事,帶來進步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以前當地球上只有數百萬人時,有人追求大家庭、增加人口,以及掠取土地,雖然道德上有待商榷,但在以生存和成長為最高目標的文化下,他可以振振有詞。而如今,這樣的故事卻危及產生這故事的文化。

 

古希臘人以結合民主和蓄奴的觀念改變了世界,並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礎。其實每次文化轉型,無論好壞,都是因為一個觀念、想法,以及對現況與未來可能性的新理解。觀念帶領每次變革、每場戰爭、每種轉化和每項發明。

 

因此好消息是如果我們重新定義文化規範,改說另一套故事,人類會隨之改變以符合新故事。

 

但首先我們必須對現在與過去的故事有一番瞭解,方能創造有效的新故事。

 

 

文章內容可能不完整,僅提供參考,需要詳細內容請搜尋相關網站或購買書籍,謝謝!

 

 

 

古代陽光的最後餘暉-搶救地球資源
作者:ThomHartmann,NealeDonald
譯者:馬鴻文
網頁:http://www.self-learning-college.org/oldsun/index.htm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