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想想這句話:"先尋找上帝的王國及其公正(指對其加以善用),那所有這些東西都將加倍給予你們。"為什麼會加倍給予這些東西呢?因為它們是用和聖靈同樣的本質做成的。得讓意識先發現聖靈,然後才能形成想要的事物。


明白人覺察到這內在的創造原理,然後就有了洞察和領悟。那時他就會碰到他人生的機遇。他會看到自己的潛力,開始認識到在自己面前打開的領域。因為他知道這個創造原理是內在的,所以他會重拾內心的種種願望,而這些願望會變成一個個理想、一個個模型,吸引著力量和材料來將其填滿。"我見"是靈魂的構想,是"應許之地",是會變成現實的夢想—這個夢想是靈魂可以滿懷信心地去注視的。


人也許無法清晰地意識到這個實相。但當他執行了那個法則時,這實相就必定會顯現出來。他可能必須要經歷荒漠中的種種考驗並戰勝它們。當靈魂懂得了那個意向是"應許之地"、是應該實現的一個理想時,這靈魂就會只看到其益處,只看到自己想達成的目標。到了這一步,靈魂就不應懷疑、猶豫、動搖。那必定會帶來不幸。應該忠實於那個意向並向前進。那個意向是這個靈魂所特有的。它對於生命來說必不可少,就像建造一棟建築不能沒有圖樣和設計一樣。人應該忠實於這個意向,正如承攬工程的人應該忠實於建築師的圖樣和設計。一切不真實的東西都應除去。


所有偉大的靈魂都忠實於自己的意向。一切成就最初都是一個意向,都是一粒被植入靈魂之中、被允許生長和綻放的思想種子。那些偉大的靈魂從不讓他人的懷疑影響到自己。他們已準備好為自己的意向而犧牲一切。他們相信自己的意向,而那意向最終按照他們所相信的被實現了。耶穌一直堅定地忠實於他的意向,致力於實現他的藍圖,即使當他的親人們表示懷疑、當他最好的朋友不忠於他時也是如此。他的藍圖如他所相信的那樣完成了,對每個人來說也都會是這樣。


當一個人出發前往"應許之地"時,他就得放棄黑暗之鄉並將其遺忘。必須離開黑暗,才能走向光明。人不能同時既留下又出發。必須放棄舊的想法,接受新的;必須忘記我們不願記起的,只記住我們想要記住的。這兩件事缺一不可。只有那個意向應該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假如我們想讓它實現的話。我們回想著它,把那要再現的事物保持在思想中。我們把那不想再現的事物割除掉,拒絕去想它。為了讓那意向顯化出來,必須使我們所有的念頭、思想、話語、行為都與之保持一致。這是真正的專心致志,是虔誠的全神貫注,是將所有力量都集中於最重要的部分。這表明我們愛那個理想。而理想只能通過愛來顯現,因為事實上愛才是理想。


即使人剛開始遭遇到失敗,他也得堅定地繼續下去。這是對意志的運用,是自信的吶喊,是信念的流露,而這信念會將力量引向理想。人如果不有意識地把力量引向理想,不運用自己的意志,就永遠達不到理想。但如果那理想不是一個理想的意志,這對它來說是注定會不幸的。理想和意志都必須既有益又可用,否則靈魂便無法釋放出意志想要引領的那股力量。如果那意志不是服務於人而是被人所服務,這就會使生命之流回過頭來衝擊自己。服務於人的意志則會通過靈魂保持生命之流的流動,並會保持住人格的光輝。


服務於人的意志給那個意向提供了目標,並使愛得以在生命中展開。愛只有通過表達生命的人才能顯露出來,難道不是嗎?當愛通過意識時,人的整個機體都會做出響應,使每個細胞都因這機體所表達的愛而振動起來。這時身體和諧了,靈魂閃光了,思想變亮了,想法變得精闢、鮮明、生動、清晰。語言變得積極、真實、有創造性。肉體得到更新、淨化,充滿了生氣。種種事務得到順利的解決,一切都呈現出其真實的面貌。


"我是"通過"我"顯現出來,而"我"不再被允許取消"我是"。如果肉體不服從精神,它又怎麼能顯現出聖靈呢?有覺悟的智者應該渴望和尋找聖靈,以便瞭解聖靈的力量。這樣人就會知道,聖靈是對需求的實現。當人允許聖靈去滿足他人的需求時,這聖靈就得到了最高的表達。當人允許聖靈流向他人時,擋住聖靈儲藏的大門就會打開。服務他人的意志是連通著上帝所有無限儲備的,這意志可以使靈魂充分地成長起來。


一旦靈魂感知到了服務他人的意志,這靈魂就已回到了天父的家。這提供服務的浪子變成了天父的寵兒。這吃殘羹剩飯的雇工變成了皇家的王子,而那座皇室豪宅便是他自身能力的居所。他瞭解上帝之愛,懂得天父贈予他的才能並善用這才能。除了兒子,沒人能收到這份贈禮。沒有一個僕人、一個雇工能體驗到兒子繼承產業的那份歡樂。僕人總在尋求收益,而那兒子已繼承了天父所擁有的一切。


當我們知道自己屬於天父的家並且是祂所有財產的繼承者時,我們就可以開始按照天父的願望去生活了。"喏,我們現在是上帝之子了。"做兒子的意識會引來成就,而做僕人的意識會引來匱乏。一旦我們在思想、言語和行動中扮演天父之子的角色,我們就會發現天父已滿足了我們心中的所有渴望。」

 
說到這裡,這位演講者站了起來。他祝我們晚安,並表示希望在我們到達冬季宿營地時與我們的許多夥伴再見。然後他就離開了。

 

●作者:[美國]Baird Thomas Spalding (英文版於1921年出版)
●法文版譯者:[法國]Louis Colombelle (法文版於1946年出版)
●廬影譯自此書法文版,原書名為:《大師們的生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0b07e0102vc75.html
《靈修大師們的生活與教導》
http://san23.pixnet.net/blog/category/1415040

 


友善提醒:閱讀訊息時請保持身心靈的平靜與開放,並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擔憂、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種接近真善美的可能。

感謝一切~歡迎轉載~NAM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