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思考者」是什麼意思?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個乞丐在路邊行乞了三十年。有一天一個路人經過。「賞我幾個零錢吧?」乞丐喃喃地說,順手伸出了他那頂老舊的球帽。「我沒有東西可以給你,」路人回答說。接著就問道:「你*股坐著的是什麼?」「沒什麼,」乞丐回答。「只是口舊箱子,從我有記憶以來,就一直坐在上面。」「你打開看過嗎?」「沒有,」乞丐說。「何必呢?裡邊啥也沒有。」「打開看一下,」路人堅持著說。乞丐勉為其難地撬開了箱子,這時他喜出望外,滿臉狐疑,因為他看到箱子裡裝滿了黃金。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少取用過往,也很少思考它;然而,我願意把自己如何成為靈性導師,和這本書的誕生過程做個簡單的介紹。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有一位乞丐在路邊坐了三十多年。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9 Fri 2011 16:13
  • 後記

這個有關量子論的系列自去年開始動筆,其間因為各種原因(包括本人不可思議的懶惰),寫寫停停,到最後完成時用了正好差不多一年時間。最需要感謝的是讀者們異乎尋常的熱情和支持,不然我很可能半途而廢。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論的漫漫征途中,物理學家一開始採用的是較為溫和的辦法。他們試圖採用老的戰術,也就是在征討強、弱作用力和電磁力時用過的那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把它同樣用在引力的身上。在相對論裡,引力被描述為由於時空彎曲而造成的幾何效應,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量子場論把基本的力看成是交換粒子的作用,比如電磁力是交換光子,強相互作用力是交換膠子...等等。那麼,引力莫非也是交換某種粒子的結果?在還沒見到這個粒子之前,人們已經為它取好了名字,就叫「引力子」(graviton)。根據預測,它應該是一種自旋為2,沒有品質的玻色子。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但量子論的道路仍未走到盡頭,雖然它已經負擔了太多的光榮和疑惑,但命運仍然註定了它要繼續影響物理學的將來。在經歷了無數的風雨之後,這一次,它面對的是一個前所未有強大的對手,也是最後的終極挑戰--廣義相對論。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了各位,到此為止,我們在量子世界的旅途已經接近尾聲。我們已經流覽了絕大多數重要的風景點,探索了大部分先人走過的道路。但是,正如我們已經強烈地感受到的那樣,對於每一條道路來說,雖然一路上都是峰迴路轉,奇境疊出,但越到後來卻都變得那樣地崎嶇不平,難以前進。雖說「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但精神和體力上的巨大疲憊到底打擊了我們的信心,阻止了我們在任何一條道上頑強地沖向終點。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照退相干歷史(DH)的解釋,假如我們把宇宙的歷史分得足夠精細,那麼實際上每時每刻都有許許多多的精粒歷史在「同時發生」(相干)。比如沒有觀測時,電子顯然就同時經歷著「通過左縫」和「通過右縫」兩種歷史。但一般來說,我們對於過分精細的歷史沒有興趣,我們只關心我們所能觀測到的粗粒歷史的情況。因為互相脫散(退相干)的緣故,這些歷史之間失去了聯繫,只有一種能夠被我們感覺到。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3年,年輕,但是多才多藝的物理學家穆雷‧蓋爾曼(Murray Gell-Mann)離開普林斯頓,到芝加哥大學擔任講師。那時的芝加哥,仍然籠罩在恩里科‧費米的光輝之下,自從這位科學巨匠在1938年因為對於核子物理理論的傑出貢獻而拿到諾貝爾獎之後,已經過去了近16年。蓋爾曼也許不會想到,再過16年,相同的榮譽就會落在自己身上。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已經是我們第三次在精疲力竭之下無功而返了。隱變數所給出的承諾固然美好,可是最終的兌現卻是大打折扣的,這未免教人喪氣。雖然還有玻姆在那裡熱切地召喚,但為了得到一個決定性的理論,我們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太大了點?這仍然是很值得琢磨的事情,同時也使得我們不敢輕易地投下賭注,義無反顧地沿著這樣的方向走下去。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斯派克特在1982年的實驗(準確地說,一系列實驗)是20世紀物理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實驗之一,它的意義甚至可以和1886年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相提並論。但是,相比邁克爾遜的那個讓所有的人都瞠目結舌的實驗來說,阿斯派克特所得到的結果卻在「意料之中」。大多數人們一早便預計到,量子論的勝利是不在話下的。

LoveN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