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憤怒的那一剎那,停一下,去聆聽憤怒,憤怒其實是一種強烈的需求。我對你憤怒,是因為我想從你那要,想從你那拿一些東西來得到滿足。
我有多憤怒,其實是我有多需要你。需要你在我身邊,需要你陪著我,在意我,關心我。我對你發這些火,只不過是想指責下你為什麼沒有做。
但是用憤怒和抱怨表達的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憤怒會讓人產生無力感,覺得做什麼都是錯,從而什麼都不想再做,即使想去做到也會感到力不從心。被抱怨會讓人產生淹沒感。
被抱怨的時候,人會感覺到自己做了多少都是0,被盯著的永遠是沒做到的部分,即使做了30、60分,只要沒有達到對方的100,都被定義為了0,繼而產生了做什麼都白做的感覺,像是被吞沒了一樣。
人類是一個奇怪的物種。既然如此的需要被愛被安全被看見,為什麼不能直接表達說"我需要你來關心我、愛我",反而要用一種反面的、推開的方式來表達呢?
我很需要你。這是一個事實,卻又很難說出口。"需要"這個詞,給人帶來的最原始印象就是弱者才需要別人。一旦承認了需要,就意味著我比你低,我比你低豈不很危險嗎?自尊心上就受不了。
有的人會覺得,如果我開口表達我的需要你才滿足我,那你並不是真的想滿足我,你只是出於某種義務或不耐煩而做的,索要來的就沒意義了。那感覺像是一種施捨,好像我在乞討你的愛一樣,即使我得到了愛,我也沒有尊貴感。其本質就是不安全感:如果我不能在心理層面上完成比你高,我就是危險的。
我需要你,也意味著你可能不滿足我。當我需要你卻不滿足,那我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挫折,我害怕你拒絕。於是我不能直接要,我只有通過憤怒的方式,來讓你知道你錯了而改正,好滿足我。或者通過假裝不需要來告訴自己:I don't care。
再深一步,我需要你,那麼你就掌管著我。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是:你掌握著我的生存資料,掌握著我生命的權利。這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了,你掌控了我,萬一你拋棄我怎麼辦,你傷害我怎麼辦,這不是很挑戰我的原始安全感嗎?
這是較深的恐懼感,而我們習慣面對這種恐懼感的方式就是進化,成為憤怒。
憤怒是一種保護,會讓人感覺起來強大一些。能憤怒的人,企圖用情緒來壓迫對方。因此從感受上來看,憤怒是把自己抬到了比對方高的位置以自保。憤怒是通過反向的形式防禦恐懼的方式。
如果我們看到了自己或別人的憤怒,也同時看到了恐懼。剝開這個憤怒的外衣時候,被拋棄、被傷害的恐懼就會呈現出來。
有的人連憤怒都無法表達,直接跨越到絕望。發展出合理化的信念進一步的安慰自己:其實我不需要,我沒有這些我也可以過得很好。沒有人有義務滿足你,你只能變得更強大,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人們之所以會恐懼,是因為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滿足。我們從來不會對必然會發生的事感覺到恐懼,比如當我對ATM機有需求,插入金融卡操作後必然會出錢,我們從來不會恐懼萬一錢不出來怎麼辦。(前提當然是你卡裡有錢且你記得密碼)。
但是心理需要不是,我們內心並不相信它真的能被滿足。因為我們有太多沒有被滿足的經驗,每當我有需要的時候,他經常就不滿足我。
沒有人可以完全滿足、理解、在乎、重視另外一個人,總會有照顧不到的時候。被照顧到內心感受是一種間斷性強化的過程,間斷性強化最能強化人的核心信念。
間斷性強化就是有時候能滿足,有時候不能滿足。比如說賭博,有時候能贏,有時候不能。正是這個偶爾的強化,讓人欲罷不能,並想每次都贏。假如從此概率真的為0,人也就真放棄了。
被滿足也是這樣的,你所在意的人有時候能滿足你,有時候不能,讓你產生了"他是可以滿足我"的感覺,繼而讓你想要每次都得到滿足。與賭博相同的是,每次得到強化了,你就小小開心一下,每次沒有得到強化,你就會啟動各種防禦機制:憤怒、抱怨、假裝不需要。並再次驗證了這個信念:"沒有人真的完全在乎你,沒有人可以完全滿足你。他們終究會忽視你。"
這是一種很深的不值得感。雖然我在要,但是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滿足。如果你去審視內心,你會發現,憤怒與抱怨的背後,有一種徹頭徹尾的絕望感與孤獨感。一種難以言表的壓抑和悲傷,無處安放,不能流淌,不可言說。
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痛苦其實就是:我從內心並不相信你能滿足我,但是我還是想向你要。結果就是你真的不能滿足我,然後我就很生氣。
這是很典型的投射性認同。你把自己不值得被滿足的部分投射出去,每當他滿足了你,你就高興或自動化忽視掉。每當他沒有滿足你,你就驗證了自己:看吧,我就是不值得被滿足的。你會完全忽視了他曾經滿足過你的時候,只盯著他沒滿足你的部分,成功的讓自己陷入悲傷。
投射就是你只能看到自己內心有的部分。人們內心本來就有一種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和絕望,對於不能自我滿足的憤怒。為了應對這種悲傷,就以憤怒的形式投射出去要別人來滿足。
並不是只有親密關係才這樣。我們對於身邊親近的人,都會如此重複這個模式。我所理解的內心感知到的自己強大,有4個層次:
1、憤怒
憤怒真的讓人看起來很強大,理智上我們知道憤怒其實並不是強大的表現。但感受上來說,憤怒的時候,我們避免了自己比別人顯得低,我們借此完成了心理強大的過程。
2、假裝不需要
當我得不到,起碼我可以告訴自己說我其實不需要。也就是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樣就可以拿回主動權,不讓自己顯得比別人低,以完成我的內心其實很強大。
3、修行到不需要
很多心理學家、修行的人都在告訴人們:你可以先愛自己,你完全可以自我滿足。
4、坦然地需要別人
我所理解的真正強大,是有需要別人的能力。當我們表達需要,並不意味著自己比你低,更不意味著我就失去了自我或者沒有尊嚴。我只是承認我在某些方面的確是無能,需要你。就像是我去餐館點個菜,此刻我沒有能力和條件做飯,需要餐館給我一個菜。
同時我不覺得我因此就比你低了,因為我堅信我對你有同樣的其他付出也讓你很滿足,我們是平等的。當我表達需要,我也不強迫你滿足我,你可以說不好意思本餐廳今日沒有那道菜,那我換個菜或者換個餐廳就好了,而不會大吼你為什麼居然沒有這個菜!你平時不是都有的嗎?!
一個看起來強大的人,會自己在家做飯,他有足夠的能力不依賴餐廳。而他不想下廚時也可以選擇外食,這樣的生活會更愜意,更自由。
需要別人與依賴不同。依賴就是完全不相信和不行使自己的能力,而交付給對方來滿足。依賴會有強迫,你不滿足我,我就很受傷,很失望。而需要則是我表達我需要你,這是我的事。你能否滿足,是你的事。但我不會因為不確定你是否能滿足而就不表達需要了,更不會因為我有很多沒被滿足的經驗就概括為你不能滿足我。"All I need is you"的心態,就是一種典型的依賴。
依賴就是我不行,你來替我。健康的需要是:我也努力,你陪我一起。其實很多矛盾,尤其是親密關係的矛盾,都來自於我們不能直接的表達自己的需要,甚至不能覺察到自己的需要。我們太習慣了不表達需要,因為表達需要就意味著要被傷、被拒絕、失望、沒面子。
真正的強大就是,我表達需要,但我不受傷。有表達就有不被滿足的概率,表達本身就是一場賭博。得到很好,失敗也無需受傷。
人們對於心理營養的很多需要,從他人那裡得到滿足要比自己創造容易的多。我需要空氣,我有3種方法來應對:開窗,這是危險的,會帶來霧霾、顆粒、噪音進來。開空調或淨化機。告訴自己其實你不需要空氣也可以活的,然後練習內心強大的屏氣大法。
我會覺得真正的強大,是我開窗,允許空氣和傷害同時進來。但是我的房間和身體都足夠強大到能夠抵抗顆粒和噪音。這也來自於自己的信念:我不需要把外面的霧霾和噪音的傷害,放大到致命的傷害。
當我們能夠坦誠表達:此刻,我需要你。如果你方便,就滿足我下。如果不方便,就下次再滿足。我需要而不是依賴,我們的關係就會和諧很多。這就是一致性溝通。當我需要,我就表達需要。而不是憤怒,或者假裝不需要。
沒有壓力的需要,是促進關係的。如果你能滿足我,我相信你會去做的。當你不能的時候,我不會根據你曾經能的經驗而認為你每次都能。我相信我值得被你滿足,當你不滿足的時候,我相信這不是你不想,而是你的覺察能力、精力、意識範圍都受限。因此,當你做的時候,你有成就感,我也有滿足感,我們的關係就是促進的。
我也會盯著那些你曾經滿足的部分,來強化自己是值得被滿足的。就像是我去餐館,我覺得應該有某道菜的,即使今天沒有,我也相信下次會有。
進一步的和諧就是:我表達我的悲傷,分享我內心深處的孤獨、脆弱和無助。此刻,我需要你滿足我,但我並不相信你能滿足我。我很害怕,也很難過。當我能一致性的剝開我的感受並向你表達,我表達的感受越深層,我們的連接就會越深。也就是:我把內在感受包括負面想法清楚的表達出來,讓你懂我。憤怒就不會再有。
謹防—把需要變成依賴。有自我的需要,沒自我的需要,動力完全不一樣。有自我的意思是:我需要你來支援我,這會解決我一大困境。但是你不支援我,我自身的系統也能獨立運作。
轉自:https://www.awaker.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285
友善提醒:閱讀文章時請善用自己的直覺與內在智慧,感知哪些是對自己有正面幫助的訊息,提取它們,並放下沒有共鳴的部分,無須執著或恐懼;保持心態的正面與開放,樂觀迎接新的可能,一個活在永久和平、自由、繁榮與實現真善美之新世界的可能。感謝所有光愛存有們的付出,感謝一切美好的發生~
留言列表